为什么一个35岁的老阿姨会去看《死侍2》?为什么一个分身乏术的二胎宝妈会去看《死侍2》?
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请看今天的文章……
啊咳咳,对不起放错片头了……
首先我要吐槽一下这个片名,什么鬼?死侍是漫威宇宙里的一个嘴炮啊,我爱我家是我国经典的家庭情景喜剧啊,这两者怎么能连接在一起呢,这就好像《孙悟空:保卫羊村》这样天马行空般的拼接啊。
但是同期就这个排片最多,而且主角也挺奇葩的,我也不是循规蹈矩的人啊。看!走起。
哈哈,一开始这奇葩的价值观,主角想要成长必须杀一个亲人祭天,于是,准老婆死了。
他们说的一句情话却戳到我这个老阿姨的心了,
They give us a chance to be better than we are. “重点是,孩子们,他们给我们机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我出生在一个工薪家庭,父亲是采油工人,妈妈是幼儿园厨师。一个读到小学,一个读到高中。他们没有学过心理学、没有学过教育学,只是凭着自己的经验、道听途说、父辈的样子、望子成龙的心态来养育孩子。更多的也是一日三餐,至于眼界、知识、素养、情商、表达能力,他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就别指望教给孩子了。教给孩子的有什么呢,善良、踏实、节约、勤奋、老实。这是一个好人的标配啊。但是人生一世,一个好人就足够了吗?
我记得我爸爸教我要按时上班,但是没教我结交同事,巴结领导。即使我在单位勤勤恳恳,但是由于不谙世事,被领导画的大饼摆了一道,空降后被直属上司排挤;由于不善交流,走了5年的弯路而不自知;由于不会识人,没有及时辨别出口蜜腹剑的同事;由于不会“哭着要糖吃”,半夜独自加班到哭泣。
我记得妈妈教我要好好学习,但是没教我人情交际。我情商极低,纵使高考全班第一,进入985大学第一的专业,但是与舍友的交往走了不少的弯路,但是仗着善良的底色,倒还是磕磕绊绊地度过了。学校的环境毕竟还是单纯,进入社会后,就没这么幸运了。工作中详见上一段,生活中倒是因为秉承着“不论黑猫白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的原则没有排斥相亲,竟然相亲到了现在的Z先生,不知是不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Z先生也是善良人,除了懒一点,智商不如我(其实也挺高)之外没有缺点。他情商高,懂管理,温柔,能够包容我的小性子和幺蛾子,平时也不矫情,还挺幽默,在我使小性子的时候往往能把我逗笑,也就不生气了。我俩三观符合,现在结婚6年,平时有说不完的话题,这就是传说中的性格互补?哈哈,不知道到了7年会怎样啊,7年之痒有木有?
再说说爸爸妈妈的缺点吧,爸爸是社交恐惧症,在家庭聚会上轮到他举杯时从来没有祝酒词,就是“喝酒!”,但就是这样的他在我婚礼的时候竟然准备了一个讲稿,在他拿出的时候我十分惊讶,同时也很感动。
妈妈没有朋友,情绪化,没有底线、原则,情商低,说话总是噎人。从小到大我没见过她朋友来家里玩。在她喜欢我女儿静儿的时候就百般呵护,情绪一上来,静儿哇哇哭快从床上掉下来她都不管。静儿一天吃了3块巧克力,按道理不能再吃了,结果她一求我妈,她就赶紧妥协,再给她一块。说话总是抬杠、呛人、噎人,从来不鼓励。下面我摘抄几个家庭生活对话让你们感受一下。
“我觉得我好像感冒了”——“感冒了跟我说有什么用找医生啊”;
“我晚上不回家吃饭了”——“你回也行不回也行,反正晚上吃面条”。
“下雨了不能出去玩了”——"那除了待在家里还能干啥”。
“我把东西从地下室拿上来了”——“那你除了拿上来还能咋办”。
静儿早教课上完了。“回家吃饭去?”——“那当然是回家了,不然能去哪里呢?”
我坐爸爸的车要在路边下车,爸爸问我“是在前面停车吗?”——妈妈抢答“就是到那里停车,不然在哪里停车啊!”
批评人一类:
妈妈:“你最近是不是在培训?培训啥内容?”,我:“XXX”。——“肯定是那种无关紧要的培训,为了凑人数就把你派去了”。
我:“我在我们家干活是主力啊”——“哎呦~家务活你干的好的很?比我差远啦”
我:“我要是像你这么刻薄,早不知道得罪多少人了”。——“哼,要是这样说话就得罪人了,那他还不如你呢。
除了抬杠就是噎人,就不能好好的回答一声,“我知道了”、“好的”之类正常一些的话。其实她挺关心我的,就是刀子嘴。
学生时代的我被妈妈洗脑觉得只有学习顶天大,没有朋友就没有朋友,还省的有人问我题拖累我呢。
在人生的前18年里,我说话跟妈妈一样刻薄,问题是我还完全不觉的有!问!题!。因为不去别人家串门,我不知道正常的说话方式。
你猜我用这种欠抽的方式跟人聊天,我会有朋友吗?毫无意外,答案是没有。
现在我用有限的情商把上述对话换个回答,你们再看看:
“我觉得我好像感冒了”,——摸摸我的头,确实很烫“我找个温度计量量吧”(显示关心);
“我晚上不回家吃饭了”——“好的,在外面注意安全”。 (显示关心)
“下雨了不能出去玩了”——"那我们在家里看书吧。”(出谋划策)
“我把东西从地下室拿上来了”——“好,知道了”。(正常回应)
静儿早教课上完了。“回家吃饭去?”——“好。要么咱们在饭馆吃?”(出谋划策)
我坐爸爸的车要在路边下车,爸爸问我“是在前面停车吗?”——我回答“恩,前面那个岔路口请停一下”(不要抢答,明确地点)
妈妈:“你最近是不是在培训?培训啥内容?”,我:“XXX”。——“培训派你去就是重视你,你要好好学啊”。(肯定培训的价值)
我:“我在我们家干活是主力啊”——“现在年轻人好少有主动干活的了,你要继续保持。”(鼓励)
我:“我要是像你这么刻薄,早不知道得罪多少人了”。——“妈妈那时吃饱穿暖就行了,没人教这些,你要好好学,不要像我这样嘴欠的很。”(承认不足,鼓励学习)
怎么样,好很多了吧,为什么我知道这些呢,因为18岁上大学后,我的身心脱离了妈妈的控制,真正开始了成长。
下面摘抄自一个知乎回答:
作者:舒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312659/answer/4208530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和朋友合租。有天有几个同学来我们租的地方聚会。
有个同学帮忙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盘子。
我的本意想向他表达一下关心,以表示我是个善良体贴的好姑娘。
于是我说:“哎呀,要死了。你怎么把盘子打碎了。”
我并不在乎盘子打碎了。
我会这么说,是因为在我这里,这就是一句关心人的话。
——从小到大,我打碎盘子或是类似的事,得到的都是“哎呀,要死了,你怎么xxx。”这种句式开头的指责。最后在家里人骂骂咧咧中收拾残局。
而他们和其他身边那些跟你们一样的智障则会告诉我:“你看你家人多爱你,多关心你,这就是爱的表达啊。”
所以我当时是真的摸着良心觉得这是一种爱的表达。我确实那么相信,所以我才那么说的。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get到这种隐晦的关怀。
这位同学听了我的话脸色得有多不好看我想大家都想象得到。而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这时候我室友听到动静走进来。弄清楚怎么回事,她说:“你手没受伤吧?没事没事,人没事就好。”
我那时的感觉就好像大晴天一个霹雳打中我的脑门。——夭寿哦!这才是关心的正确打开嘛!“哎呀,要死了!”是个什么鬼的关心啊?!这叫哪门子的善良体贴啊?!!o>_<o
其实我当时很想跟同学解释一下:我说那话其实也是关心你手有没有划破的意思。不过最后我也没好意思那么跟他说。
因为这话我自己都觉得扯淡啊。
——哦,人家关心问的是人有没有事。你关心人家的手你问的是盘子碎了?!——还“哎呀,要死”?!-_-||
再说我当时只是出于人类的本能知道这种时候好像应该表达一下关心,我也确实不知道具体应该关心人家的手有没有事。因为一直以来,直到那天以前,我也只是接收到过“哎呀,要死”这种关心,我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手有没有事”这种关心。
从这天起,我就知道了自己的情商有多么的可怜。
后来跨入社会,我也有意识地去做跟待人接物,沟通相关的工作。
当然,因为先天不足没少闯祸,也没少被领导嫌弃,起点等于凭空比别人低了一截。但是随着接触人多了,历练起来。现在不敢说情商有多么高,至少勉强达到了普通人的水准。
----摘抄完毕---
看到了吧,我情商历练的过程跟这位小姐姐几乎一摸一样。原生家庭带来的情商不足,靠在社会上撞的头破血流来增长,很是羡慕那些原来情商就高的。不过现在好了,起码我孩子起点是平均水平。
上大学了,生活自理能力差、不重视专业英语、只知道埋头学习、缺乏规划、缺乏目标等缺点一一暴露。这些都是隐形炸弹,他的破坏性会在几年之后爆发。当时还没产生严重后果所以没有引起重视,而且当时我也不知道这些是缺点,周围的同学好像也是这样,说到底还是眼界的问题啊。
如果我的孩子问我“妈妈,大学应该怎样度过?”我会告诉她:“1、不要太在意成绩,不要总想着考98。大学啊,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行了,不要花100%的时间在上面。2、学好英语,一定要学好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后面你会知道好处的。3、多输出。抓紧一切场合刻意锻炼自己的说和写的能力,一辈子受用。4、多输入。多看看书,啥书都行,言情、玄幻、侦探的都行。5、练习搞关系。练习一下来事啊、送礼啊这些,有些事还是有经验的好,到社会才开始其实有些晚。和老师搞好关系,和大牛的校友搞好关系,如果有真心教你的老师,一定要珍惜,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好老师实在是太少了,不是不想讲就是不会讲。6、提升情商。多看看情商之类的书,多实践。7、锻炼独立思考能力。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意见。8、关于考研。想读博的话就读研,否则就别读研了,高不成低不就。9、对自己的职业有个规划。将来想干什么,从大学就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10、大学时间多,兼职、旅游、从商什么都可以尝试,毕竟只有尝试了,亲身实践了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不要怕花钱、不要怕犯错,爸爸妈妈给你保障。”
我要是当时就知道进入央企,那我就好好提升工作能力,word、excel、专业软件学起来;要是知道自己不善于搞人际关系,那就乖乖做一个技术控;要是知道自己说话欠抽那就赶紧多看书、多学习、多实践来改观。可是当时的我不知道,也预测不到。
爸爸妈妈受到文化背景和自身阅历的限制,他们会在我下面条水放少了和烙饼盐放多了时数落我半小时,但是大学和专业该怎么选择,大学该锻炼什么能力给不出只言片语。
话说到哪里了?说完前18年再说说前35年。
工作之后也就是30-34岁之间是我的低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时被一位领导忽悠,加上自己的当官欲强,加上自信爆棚,加上工作特别苦混合到一起导致我听信了领导的话,吃了画的大饼,事实证明,画的就是画的,根本就不管饱。
现在想想,当时的我根本就不清楚短板在哪里,那时碰到大领导我都躲着走,因为想着“没混出个人样,无颜见大领导啊”,其实你长时间没跟领导说话,领导日理万机的根本就不记得你。我的短板是人情交际,长版是科研啊。即使当了SB主任也是熬资历而已。
总结一下当时被忽悠的原因:1、领导画饼。领导说“说不定一年之后你就能当上SB主任了呢”,其实5年之后我也没当上,进来的d一年没到就提SB副主任了。说明还是我的能力不足。或者平台不好。2、工作太累。当时又要练舞又要工作,没有“哭着要糖吃”,分担和诉苦意识太差。其实国企工作都是team嘛,可以调度一下的。3、当官欲望太强。容易被诱惑,其实当官哪里有这么简单。情商呢,关系呢,缺一不可。4、自信太强。其实本来在组里挺好的,领导也看好我。无奈被加班吓着了。以为自己走上仕途也会好,其实不是的,我的短板就是人情交际啊。
描述一下那几年低谷的表现:1、看到大领导躲着走。因为想着“没混出个人样,无颜见大领导啊”,其实你长时间没跟领导说话,领导日理万机的根本就不记得你。2、得了甲亢。这个就是情绪方面长期低落导致的。进入SB后,直属领导排挤我,说好的工作内容不移交给我,让我自己摸索。现在想想,自己当时是傻透了,身体已经发出了警告,而我却不自知。3、否定自己。那段时间,我过年过节短信和朋友圈都是0发送。不想发东西,觉得发了也没用。不想出去聊天,不想跑腿,只想在办公室坐着。
我性格中一些不对的认知:1、觉得聊天没有价值。其实跟同事聊天是很好的沟通方式,了解你也就亲近你,不然就会觉的你怪怪的。2、觉得祝福短信没用。其实还是有作用的,发了就是一个出现在人家视野的机会,发一遍你就在他印象里深一些。3、觉的没有朋友也没关系。多个朋友多条路嘛。再说了,你没有朋友,静儿还能没有朋友吗?静儿要是跟你学就麻烦了。4、好为人师。实际上应该“医不叩门”。 不要太主动了,您自个儿跑到患者那里,冲患者说,我来给你治治吧,患者会觉得你特不靠谱,不会领情,而会颇为反感,他绝对会拒绝你,甚至是迁怒于你。我考取了国家注册三级心理咨询师,自学了儿童教育心理学。觉得自己对这块简直是专家,但是大姐和二姐就不领情,对我提的建议他们都觉的是纸上谈兵,没有用,我就很生气,觉的他们真是不相信科学。看着PP对学习完全丧失热情,看着ll不停地作来求妈妈关注。真为小孩们感到悲哀。但是啊,医不叩门。真的不要主动,人家不会领情的。
浅谈一些我的缺点:1、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觉得自己聪明,多读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懂得多,其实读万卷书后面还有行万里路这条呢,还是得靠实践啊,实践出真知。2、患得患失。一件事还没做呢就天天想细节,想着出现了困难了怎么办,最后举步不前。3、钻牛角尖。一个事情翻来覆去的想,能记好多天,容易往心里去。4、敏感。听到什么不好的事容易往自己身上靠,其实不是说我的。
优点:1、爱钻研、爱总结。要不怎么保研了。思考一些问题也容易深入,适合搞科研。2、对色彩、气味更为敏感,更有艺术天赋。3、处理问题更为谨慎。拥有极强的危机管理能力。4、共情能力更强,更懂得倾听他人、善解人意。 我还考取了国家注册三级心理咨询师,对他人的情绪变化较为敏感。
宝贝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让父母变成更好的人。所以我决定扬长避短,变成更好的自己。
2019年刚刚开始,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想做到以下几点:1、交朋友。多和兴趣相近的人交往,多和孩子相似的人交往,多和眼界宽阔的人交往。2、过年过节恢复发短信、微信。开始发朋友圈。3、钻业务。重回技术岗位就需要重新捡起来,努力吧。4、多联系二j,我觉得二j比较直率,情商也高。5、多去别人家里玩。这样一是深入交往,一是让静儿多看看别人家里是怎么交流的。


死侍2:我爱我家Deadpool 2(2018)

又名:死侍2 / 死侍往事 / 死侍2:童话篇 / DP2 / Once Upon a Deadpool

上映日期:2019-01-25(中国大陆) / 2018-05-18(美国)片长:119分钟

主演:瑞安·雷诺兹 乔什·布洛林 朱利安·迪尼森 斯蒂芬·卡皮契奇 

导演:大卫·雷奇 编剧:略特·里斯 Rhett Reese/保罗·韦尼克 Paul Wernick/瑞恩·雷诺兹 Ryan Reynolds/杰克·科比 Jack Kirby/斯坦·李 Stan Lee/罗伯·莱菲尔德 Rob Liefeld/Louise Simonson/莱恩·韦恩 Len Wein/克里斯·克雷蒙 Chris Claremont/Dave Cockrum/费边·尼谢萨 Fabian Nicieza

死侍2:我爱我家的影评

Snowy
Snowy • 死侍2
s7xy
s7xy • 还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