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一些评论,有些人根本就没看过电影就来没事找事,直接打1分并且附上恶毒语言。之所以说这些差评者都没看过,是因为这样,《喜羊羊》系列不是一天两天了,在观众心里也有了一定的位置。能去看这部电影的应该都是认同它的,认为好看值得看才去看的,既然认为好,看完电影以后肯定也不会觉得太差,人嘛都有思维惯性,正是因为我之前一直觉得好才会买票去看,如果之前一直认为该动画很差,那么他肯定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去电影院看的。你说对吗?
然后我们再分析那些差评。如果我一直喜欢这部动画,我去影院看了,即使结果真的没预料的好看,或许我会给差评,但这样的差评一定会指出来具体哪里不好看,哪里应有改进,而不是用很空泛的话来贬低,将这部电影批评得一无是处。 因为去看的人,都是对这部动画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他们会有差评,但不会有恶意。

如果你看着有点迷糊,我做个简单的归类:
1 原来就喜欢该动画的人,去影院看了,觉得好看,评价好
2 原来就喜欢该动画的人,去影院看了,觉得不好看,评价差,但是这个差评会有根有据,讲道理,而不是恶意攻击
3 原来就不喜欢该动画的人,他会去影院看吗?既然没看过,那这些差评是基于什么?为什么要打差评呢?按正常人的思维,比如某某电影要上映了,我觉得电影可能不合我口味,可能不好看,那我不会去看,但是也不会特意跑到豆瓣上踩人一脚。不喜欢看绕道就好,你说是吧! 可是偏偏有些人,真就特意来踩一脚,请问这是基于哪种思维呢?
4 那些声称该动画很差的人,请问你们真的去电影院看过吗?那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反感这部动画的呢?是去影院看之前还是看之后?还是你根本就没看过直接来诋毁这部动画呢?


曾经有一个体育界的名人这样说过,他的女儿看国外的动画看不进去,惟独看《喜羊羊》能看得进去。而我认识的小孩子,也都喜欢看《喜羊羊》,不需要多说,我相信有孩子的家长都会有同样感受,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国产动画正在慢慢复苏,慢慢崛起,而且《喜羊羊》确实也凭借着它的剧情和传达的美好征服了小孩子。 这或许是某个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最不愿意看到了,于是在中国的网络上,我竟然看到了一群人气势汹汹地对国产动画的处处针对。 有仇吗?有多大的仇啊?不破口大骂就代表不了他们的心声,不诋毁就表达不了“网友意见”,这样的差评根本就是不是差评,而是想将一个国产动画扼杀在萌芽之中的作为!

下面这个人的差评就是一个典型:
“我只是感叹中国的孩子好可怜!小时候的我们都或多或少被动画片陪伴过,长大之后却觉得动画片好低幼,其实并不是我们成熟了,而是动画片越来越幼稚了!”
我只能说,这样的评价看着像那么回事,读起来朗朗上口,还不忘用感叹的语调来增加气氛。其实这句话对于电影真正的评价非常空洞,没有实质内容!请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
“中国的孩子好可怜”——那请问哪国的孩子不可怜呢?相信看完下面两句你会得出结论
“小时候我们被动画陪伴过“——显然这一时期多为日本动画
“动画片越来越幼稚”——显然是在用国产动画和日本动画对比,得出国产动画“低幼”的结论。
也就是说,作者并不知道电影演的是什么,他只想通过这样一段表达诋毁这部国产动画,扼杀中国的动画事业,同时又在“嬉笑怒骂”中引导国人的自卑情绪。说小了,某国是在捣乱,说大了,是在用“舆论”来一点点摧毁中国的文化!
我不想对某国评价些什么, 但是我想对我的同胞们说说心里话。
我知道现在网上有很多所谓的“网民”已经不纯了,他们不是真的网民,而是各路的网络特务。中国的互联网早已经不单纯了,这个动画被攻击反映的不过是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一样。我知道我这个影评一定会被很多很多所谓的“网民”点踩,但是我不在乎。只要有一个中国人听懂了我在说什么,我就没有白写。 也请你们,不要在乎有多少人点过踩,而是用你自己的思考来评价谁是谁非,听从你内心的声音,而不是所谓的“大多数”。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2014)

又名:喜羊羊与灰太狼6 / 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6飞马奇遇记 / Meet the Pegasus

上映日期:2014-01-16(中国大陆)片长:83分钟

主演:祖晴 张琳 白百何 郑恺 邓玉婷 赵娜 梁颖 刘红韵 高全胜 

导演:简耀宗 编剧:王舒 Shu Wang/吴潮威 Chaowei Wu/石建娜 Jianna Shi/郭鹏 Peng Guo/吴颖 Ying Wu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