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曾幻想过这样的场景:如果我当初这样做,或者不这样做,现在的自己会不会更好。

但最多只能是想想,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回到过去。可是在影视作品中,这样的想法可以轻而易举被实现。

可是时间久了,人们的想法不再限于通过改变时间线来改变现实处境,由此在影视作品中催生出多元宇宙这一概念。

也就是在现在的宇宙中存在着平行宇宙,在另一个宇宙中有着同样的主人公,却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在漫威系列影视作品中,最早呈现这一概念的是动画片《蜘蛛侠:平行宇宙》。在收获到不错的口碑后,漫威在新的十年中,让多元宇宙赋予系列作品更多的天地和更丰富的故事。动画剧集《假如……》就是这样一部脑洞全开的爽片。

但真的到了真人电影之后,多元宇宙则显得形式大于内容。

实际上,两部动画系列作品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多元宇宙这一概念本身多受观众认可,而是基于原有IP广泛的观众基础之上,你给观众呈现出另一种可能,是会带来新的感官刺激的,让观众觉得新鲜,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差感。比如美队原来可以是女的,星爵也可以是黑豹,诸如此类。

《蜘蛛侠:英雄无归》的时候,就看出来原有的故事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多元宇宙这一概念了。因为你让更多的、性格迥异的蜘蛛侠凑到一起,让他们产生情感连接,制造戏剧冲突,同时还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这不是一部120-150分钟电影所能完成的任务。

可是列车已经出站就没有办法回头了,新的十年漫威确实是这样铺排的,其实在我看来这也是漫威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亦如漫画系列,众多超级英雄形象,在拯救世界的过程,变得越来越同质化,要想复刻初代复仇者联盟的成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他用了十年时间,让全球粉丝为之疯狂,新的十年你不可能换另外六个人,继续让观众买账。多元宇宙既可以让老人物有新故事,继续留住老观众,不至于将辛苦打造的形象全盘抛弃。

想法最初都是美好的,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很多都会失控。《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完全来不及吸取《蜘蛛侠:英雄无归》的失败经验,就给了观众另一个失控的范本。

《蜘蛛侠:英雄无归》至少在人物形象上还有系列电影的延续性,种种行为也还能够比较贴合荷兰弟版彼得帕克的人物性格。可是到了《奇异博士2》,对人物塑造的首鼠两端,则让这部电影真的变得疯狂起来。

《奇异博士2》让奇异博士和旺达进行联动,两个顶级法师的斗法,想想应该是精彩的。但是好故事从来不是靠包装的,要靠的是内核。《美队3:内战》虽然有铺陈《复联3》的刻意,但是你不能否认的是,经过前面数部作品的铺排,美队和钢铁侠之间的恩怨情仇已经有了很坚实的观众基础。

但是奇异博士和旺达并没有。两人虽然在同一战场上见证了钢铁侠的牺牲,但是他们并没有任何的互动。就好像是《天龙八部》里的北乔峰和南慕容,江湖人士都认可两人,但是两人之间并没有任何交集。

所以为了让二人有交集,阿美莉卡被赶鸭子上架了。这个能在多元宇宙穿梭的人,在主打多元宇宙概念的影片中出现再合适不过了。原以为她是个重要人物,实际上她的出现只是为了证明旺达的黑化。

光有交集还不够,还要为奇异博士和旺达找到一个共同的心结——爱。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只有一面,我们都是多面的,超级英雄也不例外。心中有善念,自然也有恶念。甚至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旺达因爱而狂,变成了绯红女巫。奇异博士爱而不得,却愿意放手,终于守护住了自己的宇宙。将两人的想法互换,就演变出了《奇异博士2》中的多元宇宙。

其实本没有必要去硬套多元宇宙的概念,在一个宇宙中,去探讨人性的复杂,去展现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反差,就足以让人物性格变得丰满。刻意去追求形式的多样,概念的宏大,到最后只会舍本逐末,让内核变得干瘪,那好看的皮囊也变得毫无意义了。


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2022)

又名:奇异博士2 / 斯特兰奇博士2 / 奇异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港/台) / 奇异博士2: 失控多元宇宙(港) / Doctor Strange 2 / 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

上映日期:2022-05-04(中国台湾) / 2022-05-06(美国)片长:126分钟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伊丽莎白·奥尔森 切瓦特·埃加福 本尼 

导演:山姆·雷米 编剧:史蒂夫·迪特寇 Steve Ditko/斯坦·李 Stan Lee/迈克尔·沃尔德伦 Michael Waldron

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的影评

阿诺
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