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此言不虚。
《奇异博士2:疯狂的多元宇宙》就成功扯到了漫威的蛋蛋。嘶,好痛!
其实,漫威的步子大,也不源于此片,而是此前就很大,但总算有惊无险,被成功避过。这一次,终于没能绕过去。嘶嘶,蛋好痛!
究其根源,还得聊下漫威电影宇宙的崛起与DC电影宇宙的落寞。
早在《复仇者联盟》出炉之前,或者说在更早一点的《钢铁侠》出炉之前,漫改一直是DC的天下。也不多,只超人与蝙蝠侠两位顶级英雄,被一再改编,而且每每总能掀起风潮,催火了饰演“超人”的克里斯托弗·里夫、饰演“蝙蝠侠”的迈克尔·基顿、饰演“小丑”的杰克·尼克尔森,以及饰演“猫女”的米歇尔·菲佛等诸星。而漫威则只能靠售卖版权续命,几乎到了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造成这种状况的缘由,不赖漫威不努力,而是环境使然。
漫威与DC,都崛起于二战期间。那时候,普通民众面对战火与乱世,无不希望能有一个超级英雄,能够凭借一人之力,拯救大家于水火之中。所以,早期的漫威与DC英雄都是超级英雄,每一个都能够做出凡人所不能做的壮举,或胖揍希特勒,或吊打法西斯。
二战后,世界进入了复兴阶段,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分处于铁幕内外,剑拔弩张,世界依旧不太平,普通人依旧有强烈的英雄崇拜情节,超级英雄依旧能够大行其道,甚至得到进一步发展。
英雄崇拜情节自古就有,只是会变种。
直到2000年前后,超级英雄依旧是被需要的。所以,超人及蝙蝠侠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钢铁直男,依旧享有市场,诺兰版蝙蝠侠的大火就是明证。漫威在这个时期也是靠《X战警》《神奇四侠》这种远离普通人的特异功能人士赢得不少存在感,只是版权都不在自己手中。其他,像史泰龙在《第一滴血》系列中主演的兰博,哈里森·福特在《空军一号》饰演的总统,基本上都是超级英雄的变种。
但变化,已经在发生。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级英雄可以大行其道,食尽人间烟火的超级英雄也在崛起,像布鲁斯·威利斯在《虎胆龙威》系列饰演的麦卡伦,它只是一名小警察,而是总是被打得很惨,但又总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成为不是超级英雄的超级英雄。而且,这种凡人化的英雄越来越大行其道,逐渐有取代传统DC超级英雄的趋势。
等到冷战终结,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超人及蝙蝠侠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传统超级英雄慢慢变得不再吃香。史泰龙、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哈里森·福特等老一批铁汉演员逐渐失去市场。小白脸类型的演员则成功上位,像不再卖肌肉只卖帅的“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科鲁兹、布拉德·皮特则开始大火。至于当下,已经成了瑞恩·高斯林、罗伯特·帕丁森、埃迪·雷德梅恩这种纯文艺小生的天下了。
所以,时势造英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电影。一个时代有一个被喜欢的影星类型。
《钢铁侠》出炉之前,漫威英雄最火的是《蜘蛛侠》系列。小蜘蛛之所以大火,就在于他不是单纯的超级英雄,而更像是一位邻家小兄弟。作为变身前的彼得·帕克,他只是一名很屌丝的学生,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位超级英雄,只有在变身之后才能力非凡,这种设定很让普通观众喜欢。可感可触,就生活在普通人中间。就像是一个人走在街上,遇到了危险,此时随身暴起的就是一名英雄,可以及时帮助你,这与那种遥不可及的传统英雄相去甚远。与之相对应的,是布兰登·罗斯主演的《超人归来》扑街,传统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级英雄难以维持下去。
《钢铁侠》就恰逢其时,小罗伯特·唐尼身上所拥有的那种雅痞的劲儿,与“钢铁侠”相得益彰,既有超级英雄的超强能力,又具有普通人所应有的疲软与无助感,让观众在产生英雄崇拜的同时,又多了些认同感。
漫威同期推出的《无敌浩克》,就因为脱离普通人更远,而没能够走得更远,成为漫威第一阶段难得的失败之作。
漫威的敏锐,在于他们及时抓住了时代风潮。在推出《雷神》时,就特意改变了漫画中的设定。原本,“雷神”是北欧的神祇,具有天然脱离普通人生活环境的特质。但漫威为了让它更贴近观众,让雷神成为了一种类外星人的设定,而且“雷神”所在的阿斯加德以及神力甚至也被改成了外星科技,整部影片的类型都被打造成科幻气质浓郁的影片,而不是荒腔走板的传统神话故事套路。这种改编的努力与决心,不可谓不大。至于效果,在漫威的强行硬凹之下,观众也算接受了。
隔壁DC,则依靠诺兰神奇的魔力,让克里斯蒂安·贝尔版的“蝙蝠侠”拥有了更多黑暗的气质,让他背负了更浓重的思辨能力,客观上也让这位从来不杀人的超级英雄走向了民间,成为了凡人的一份子。乃至“渣导”扎克·施耐德导筒下的“超人”,也变得更黑暗,拥有了更多人类所拥有的情感,凡人化气息浓郁。但是,这是牛导的个人作用,在离开诺兰与渣导之后,DC立马就不灵了。《海王》的成功只是特例。
漫威的后手还在于它推出了《复仇者联盟》,在漫威电影的第一阶段,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先拍单个英雄的单人影片,然后再来一次大集结。单打独斗,已经不再过瘾,集群起来,一起打架才是更爽的。在单人影片里,漫威英雄依旧努力走凡人化路线,而结集起来后则走传统超级英雄的路线。用钱砸出非同一般的视觉效果来。所以,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雷神》《美国队长》的表现差强人意,但为了接下来的大集结,观众还是接受了。
但现在,漫威电影宇宙到了第四阶段,《尚气》《永恒族》《奇异博士2》先后被推出,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不知道,似乎就没有。这样的话,为了推出而推出,为了扩展而扩展,步子太大了。没有明确的目标,就缺少足够说服人的理由,《雷神》《美国队长》大家勉强接受了,但观众为了接下来的《复仇者联盟》,选择了接受。现在呢?很难接受。《尚气》《永恒族》《奇异博士2》,无一例外,口碑都不怎么好,起码不能说服所有人。
漫威第四阶段前的成功,按说是可以复制的。无非就是让超级英雄更加亲民化,走进人间中去,电影更加类型化。但结果却是谁都没能学好。DC与孩之宝都想学,可惜都学不会,DC电影宇宙早早塌房,“变形金刚宇宙”与“特种部队宇宙”都无疾而终。乃至环球的黑暗电影宇宙,也是只拍了汤姆·科鲁兹的《新木乃伊》就直接宣告了结局。只有华纳的“怪物电影宇宙”,靠金刚与哥斯拉两头巨兽,小打小闹,算是勉强凑合。
这些失败的宇宙,主要缺陷就是让超级英雄依旧不食人间烟火,飘在半空不接地气。只能眼睁睁看着漫威电影宇宙越做越大,枝繁叶茂。
但是。
漫威渐渐也走到了头。
《复仇者联盟4》,终结了一个时代。
前三个阶段所在的“无限传奇”时代终结了。进入第四阶段的漫威,失去目标了,突然不会玩了。
之前的三个阶段,单人角色拍一拍,紧跟着就来一部英雄集结的“复仇者联盟”,现在联盟已经倒了,接下来该怎么玩,漫威没有方向了。
相伴随的是,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积累,所有的运气,似乎都伴随《复仇者联盟4》消散而去。
硬被划到第三阶段的《蜘蛛侠2》就已经在消费情怀了。《蜘蛛侠3》依旧在消费情怀,毕竟三虫集结让好几个年龄段的观众心恸不已。好在,粉丝者众,搜刮票房的能力尚在。
但《黑寡妇》就不行了,消费情怀没消费到正点上,白白消费了一下斯嘉丽·约翰逊,还没有效果,直接扑了,口碑也一塌糊涂。
再之后的《尚气》《永恒族》就整个莫名其妙,不知道漫威在干嘛。似乎以为之前三期的“无限传奇”时代积累的人品已经足够,只要埋头扩展宇宙就够了。
大荧幕之外的《旺达·幻视》《猎鹰与冬兵》《洛基》《假如...》《鹰眼》《月光骑士》《惊奇女士》等等,也是要么在消费情怀,要么在做一些不知所谓的事情,对于整体宇宙的补充作用并不大,甚至衔接都成问题。
似乎,漫威一边在努力摆脱之前留下的桎梏,一边又想有所成就,想得太多,做得却远远不到位。这些剧集,成功者少,大部分都流于形式,没能形成有益的拼图,反倒对漫威的口碑形成拖累。
毫无疑问,漫威迷失了,找不到了北。
作为制作人,千万别想着坐享其成。
观众永远在追求新奇。当你打算躺平,用之前的模式去复制自己的时候,一定会一败涂地。
《尚气》《永恒族》的失败,就在于它们放弃了漫威让超级英雄人性化的优点,打造出了新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级英雄,高高居于观众之上,需要遥望才行。
可是,早已被惯坏了的观众,怎么会接受这种姿态呢?
至于《奇异博士2:疯狂的多元宇宙》,同样如此。在这部影片里,你看不到神经外科手术专家史蒂芬·斯特兰奇的性格是怎样的?也看不到人物的成长变化到底是什么样的?作为神经外科医生的设定,这个最能与观众引发共鸣的身份,为什么就消失了呢?
整个就是空中飘来飘去,没有一点儿地气,为了开拓而开拓,搞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有网友调侃的很对,哪里有什么《奇异博士2》,有的不过是《绯红女巫1》罢了。
就是在这一部单人英雄的影片里,过度渲染的反倒不是男主,而是反一号。
当然,反派越强,正面人物也就越强。这种衬托作用总没有错。可是,绯红女巫不是单纯的反派啊,她也是复仇者联盟成员之一啊。归根到底还是搞错了。
我们都知道,《奇异博士2》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担了推动漫威电影宇宙以后的发展方向的任务。
但你搞的如此之乱,就不是想法有问题了,《美国队长2》也承担了推动电影宇宙往前走的任务,但完成度就很好,甚至大大提升了漫威电影的品质与深度。
这个锅,并不能由导演来背。执导《美国队长2》的导演罗素兄弟当然不错,但执导《奇异博士2》的导演山姆·雷米其实水平一点都不差。单论视觉,《奇异博士2》还是相当不错的,一惊一乍的小片段也蛮有看点。但整部影片的不给力,明显不是山姆·雷米的错,而是更上层的漫威高层,没有想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要问《奇异博士2》怎么样?其实看的时候还是挺抓人的,能够督促人一口气看完,细节上做的蛮不错的。但是,看完之后一品味,就整个人都不好了。
哪哪都不对,压根就不是心头菜。
一句话:漫威的步子实在是太大了,终究扯到了蛋。
对于没有规划与方向感,漫威的老大凯文·费奇也间接承认了这一点。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我们接近第四阶段的结束,人们将开始看到下一个阶段的走向…我认为已经有很多线索,关于第五阶段会如何发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会更直接一点,制定计划,让想要了解更多的观众可以看到详细的路线图。”
凯文·费奇的言下之意,就是第四阶段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一部《复仇者联盟》那样的汇总剧。只说已经有了线索,到了第五阶段后,才会有规划。这都是在承认目前不过是在乱打,在胡来,第四阶段没有规划。
没有了方向与细节的漫威,自己乱了自己的步伐,不再稳扎稳打,一味求奇求快,还丢掉了自己宝贵的传统经验。于是,只剩下了乱来,留下一地鸡毛,多年积累的人气,眼看着就要被透支干净。
就凭这,还希望观众能够照单全收,没有负面评价?
扯几把蛋。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又名:奇异博士2 / 斯特兰奇博士2 / 奇异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港/台) / 奇异博士2: 失控多元宇宙(港) / Doctor Strange 2 / 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
上映日期:2022-05-04(中国台湾) / 2022-05-06(美国)片长:126分钟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伊丽莎白·奥尔森 切瓦特·埃加福 本尼
导演:山姆·雷米 编剧:史蒂夫·迪特寇 Steve Ditko/斯坦·李 Stan Lee/迈克尔·沃尔德伦 Michael Wald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