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故事时后,我就想到:一定会很多人会说《The Air I Breathe》是《Crush》的翻版,而且,还一定有一些人也会说它很像《Pulp Fiction》,还会有一小部分人现在怎么开始流行《Babel》吗?

黑帮柔情,无论电影经历了多少年的洗礼,从独立小成本制作的的独立电影瞬息万变成制片人下的商业电影,这个关于黑帮柔情的永恒主题就都从来都没有断过。

对于美籍韩裔导演李志昊,我了解不多。从这部影片的一开始,眼睛就一直被黑人影帝福里斯特·惠特克所吸引,虽然《The Air I Breathe》中不乏众多好莱坞大牌,而惠特克的演技无疑是让我关注它的初衷。

如果:丹泽尔·华盛顿是个“国王”,摩根·弗里曼是个“英雄”,那么福里斯特·惠特克在演艺道路上,我能想到的比喻实在是很“普通”;嗯,他仅仅是个表演天才,是个不但可以演大任务,也可以凌驾在小角色上做到游刃有余的表演天才。2007年的小金人颁奖上他哭了,像个孩子,从那一刻,我便完全被他所吸引。

只可惜惠特克在影片中的时间太少。


李志昊在黑帮柔情上成功的抓住了以下几点:

第一,核心人物的穿针引线。他要是个hero,不想入黑道,但命运的安排驱使他不得不进入黑帮,他虽然厌倦黑帮的罪恶生活,但又不得不默默接受这一切,他一定要是个表面冷酷不多话冷酷男人,即有硬汉的一面,又不乏柔情和善良(女人最爱的类型),是BOSS或者BOSS身边的一个狠角色。

第二,他的女人最好是被他救过的女人,或是舞女,或是明星。最后一定为这个女人而死,在相爱的那一刻开始,他一定就要处于弱势状态。

第三,临死之间的煽情。想想帕西诺的《角头风云》吧 ……
第四,就是在邪恶与人性中永远不要丢弃的话题:黑帮 + 柔情。

在影片的情节与结构方面,李志昊并没什么特殊之处:

几个本来互不相识的人,在某个命运交叉点遇见,四个人命运互相交缠,仅仅一个失控,就足以让所有的生命都在危险边缘游走。

当然,这不是个判定影片好坏的的标准。一个真正聪明的导演可以在《Pulp Fiction》过去很多年后拍部《Crush》;再傻点的可以在《Crush》后,加入些又励志又人性的《Babel》;当然,在如今商业电影本来就没什么好影片可拍,编剧们又在闹罢工的前提下,后两部也都幸运的登上了奥斯卡的巅峰,可再来这么一部《The Air I Breathe》,恐怕……观众、评委不是总那么傻的,总让你在一只羊上面耗羊毛吧?

仅此而已,论亚洲导演拍的黑帮柔情,它(《The Air I Breathe》)比不上北野武的《Brother》;论影片的剧本和结构手法,它比不上《Pulp Fiction》,可有着米歇尔·盖拉、斯特·惠特克、安迪·加西亚等众多大牌明星的“小成本电影”(为了节省成本,全程在墨西哥拍摄),还是值得一看的。

嗯,虽然出镜时间有限…… 但斯特·惠特克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我呼吸的空气The Air I Breathe(2007)

又名:交错效应 / 瞬息万变

上映日期:2007-02-08片长:95分钟

主演:凯文·贝肯 朱莉·德尔佩 布兰登·费舍 安迪·加西亚 莎拉· 

导演:李志浩 编剧:李志浩/Bob DeRosa

我呼吸的空气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