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如磐石虽然看的是删减了半个小时+补拍的版本,但看完还是能感觉到,拍了5年一直过不了审,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电影的反派势力太强大了,而正派势力又太弱小了,正邪两派势力严重不对等,正不压邪可能就是电影一直不过审的重要问题。
想到这我就会想到片名《坚如磐石》,到底是坚如磐石这四个字形容的是什么的?
官方说法是形容我们国家扫黑除恶的决心坚如磐石,这是映后张艺谋导演亲口说的,但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去思考片名,可能对坚如磐石这四个字会有不一样的解读
电影的故事原型发生在重庆,这个大家都知道,但电影里城市设定的名字叫金江,电影里的角色说的话也都由拍摄时的重庆话给配音成了普通话,就是要弱化地域设定,这个能理解
不仅如此,电影最引人注目的是进行了大量内容上的删改,如张国立这个角色的另一个身份被全线删除,因此还涉及到一些关键人物在角色设定上的180度转变(参考电视剧《狂飙》的结尾),与张国立这个角色相关的一些人物关系也变得模糊,还有一些因删减而产生的剧情上的bug,看这个电影前要了解一个信息,就是坚如磐石这个电影是公安部一直不给过审,了解了这一点,电影剧情上的一些问题,就能明白了,当然电影也有补拍,据说陈道明那条线都是补拍的,第一次拍摄时并没有陈道明参与
说回电影本体,先说整体感受,电影有韩国韩国政治和黑帮电影的感觉,无论是人物设定上还是剧情尺度上还是影像呈现上,都是国产电影里少有的,这可能是张艺谋近10年最值得看的张艺谋电影(当然并不一定是张艺谋口碑最好的电影)
以下涉及很轻微剧透,不影响观影
故事层面,叙事节奏紧凑,我看电影的时候2个小时一次手机都没掏出来,震动了我也不想拿出手机看,怕错过剧情,真的很抓人,虽然能明显感觉到某些人物或者某些剧情上存在明显的割裂或不理解,但这基本上要归功于删减和补拍了,一个打碎了的花瓶,哪怕粘连工艺再完美,也没办法做到跟碎之前一样完美,而且电影本身就是遗憾的艺术,花瓶碎之前可能就存在某些遗憾,所以我个人是能理解的,当然有些观众对成片无法接受,我也一样能理解,电影的评价就是主观的,没必要谁说服谁,我个人认为电影的故事是绝对好看的
角色设定方面,电影有两大反派,张国立和于和伟,这两个角色着墨多,演员好,呈现得太鲜活了,国产电影鲜有如此饱满的反派,两大反派行事狠辣,但对待在乎的亲人却都有一颗柔软的心,不由得让人想起了《狂飙》里的高启强,不过《坚如磐石》拍摄远早于《狂飙》,电影里的正派角色只有雷佳音和周冬雨两个人,反派之强大,正派之弱小,形成强烈反差,后期补拍才加入的调查组负责人陈道明,就是为了增加正派势力平衡一下
个人认为这类扫黑除恶题材在人物和故事上发展的理想状态是,正派也只是一颗棋子,反派的覆灭是因为反派之间互相博弈,再加上官上还有官的幕后势力参与,正派只是这些力量博弈当中的一颗棋子,虽然正派看似取得了最终胜利,但只是幕后势力博弈的结果,事情的发展并不由正派掌握,剧情方向可参考《绣春刀2》,当然这是个人认为的理想状态,对于这类题材内地肯定过不了审,但《坚如磐石》多多少少有这方面的味道
影像视听层面,这是我作为张艺谋粉丝特别关注的,《坚如磐石》的影像风格主要体现在打光层面,电影里绝大部分的故事发生在晚上或者室内,所有场景和每个角色的脸上都比较暗,而且室内的光几乎都是由室外炫彩的灯光招进来的,红黄绿三原色为主,像是隐喻整个城市被笼罩在黑暗的阴影之下,或者每个场景所发生的故事都是见不得光的,这也对应电影的英语片名《Under the Light》,灯光风格非常统一,出来的效果非常好看
表演方面,其实不用多说,这是这部电影最不用担心的点,也是这部戏比较大的卖点,几乎是全员老戏骨,看他们飙戏实在是太爽了,有几场张国立和于和伟的对手戏,非常精彩
电影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卖点,就是电影的尺度,两方面尺度,一个是色情暴力方面的尺度,一个是黑恶势力和保护伞能渗透到什么程度,色情方面的内容电影可以说是没有,因为被打了马赛克了,暴力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现代戏里尺度最大的了,为防止剧透具体不再细说,而黑恶势力的强大,电影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单看这一点你都不敢相信这是国产片,至于保护伞嘛,现在这个版本里有重大削减,懂的都懂
总结:《坚如磐石》是近些年来张艺谋最值得看的电影(注意没说口碑最好的电影),但也不回避电影在某些人物上或者某些剧情上存在明显的割裂,但我仍然推荐给所有人去看,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且认为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