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讲讲好和坏,但是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就是无所谓好,无所谓坏。那就是硬讲这个对子,就只是讲人间的事,所以讲的就是人事的好坏。
中国电影的结尾,总是以好战胜坏结束,这是非常好的,皆大欢喜。这时候就会有人说,“现实”里不是这样的,都是坏人笑到最后的,你看看,这多悲催啊。但就是人事上,也是无所谓好,无所谓坏,好坏这个对子实在是太表层了,在人事这个层面上都站不住脚,就是因为这个对子太单调,所以才有很多脑袋瓜子不灵的人陷在这里。好坏在人事上只能以“名”的方式存在,它就只是个包装,只是种语言,它不拥有什么,但它却可以囊括一切。你看扫黑这部电影,就是以好坏为语言去讲故事,ok现在我们走到了更底层玩意的门口,我们去掉好坏的包装,就能看见导演想讲的事。
(续6.8文)
去掉包装这个行为,我们老祖宗一直在干,西方那些“哲学家”直到近代才搞懂,他们管这个叫现象学还原(马克思用的最牛逼)。
扫黑的故事去掉好坏,只剩下4波扒饭的人,公安、伞(黑恶势力保护伞)、黑(黑社会)、纪委。公安和上面要去抓伞和黑,(学一下教员)主要矛盾就是公安和黑,次要矛盾是上面和伞。公安为什么要抓黑?为了扒饭。黑为什么要黑?为了扒饭。我们看看另一个矛盾。伞为什么伞?为了扒饭。纪委为什么纪委?为了扒饭,也不为了扒饭,纪委里面就暗含了一些超越。
(续6.8文)二
我们来看看“李南北”(保安主角),他在一开始就是个扒饭的料,好好工作啥的。问题就出在,他工作的太好了,框框几下就把黑的小啰啰给抓了,“李南北”是有这个潜力去其他桌子扒饭的。你看看,这怎么让“李南北”安心扒饭啊。上面要“李南北”进专案组,这就是上面召他来领导的桌子来吃饭。“李南北”聪明着啊,他知道换了桌子,规则就不一样了,对面坐着的可是黑和伞啊,饭扒的怎么样先不管,这条命就悬着啊。“李南北”一开始是拒绝加入专案组的,他知道这是趟浑水。ok,转折来了,电影一般都这么演。他看到黑干的坏事,可怜老百姓啊,心揪揪啊,这就他“李南北”的天命,他看不得这些,他的菩萨心肠太软了。“李南北”进专案组,一是让自己不能安心扒饭,二是把自己性命悬着,三是不顾家里人安危,就为了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为了老百姓,他凭什么要进专案组,因为他不为什么。“李南北”超越了人事,他要去抓黑,虽说是为了老百姓,究其根本,是“李南北”达到了“至善”的境界。
(续6.8文)三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善”就想水一样完美。水在杯子里,就是水杯的形状,水倒在地上,就是倒洒的形状,水若是汇聚起来,就是湖海;冲凉水能让人清爽,水刃也能撕碎肉体。水就是这么轻灵,它能完美地应对外部的一切,因为他本身就是完美的。所谓“本自具足”,讲的就是人心本来就是完美的,“李南北”之所以进专案组,是“李南北”本心的发挥。
(续6.8文)四
证得本心的“李南北”,就像拿到如意金箍棒的孙大圣,“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时的“李南北”,该是像爽文男主一样,来一个干一个,来两个干一双,这时候的它想不想大闹天空的孙大圣,但闹完了的孙大圣是要变成孙行者的,是要吃过九九八十一难的,可惜笔者只有十九岁,还只是意气风发的年纪,这九九八十一难的事,还得经受点风雨老笔者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