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找了一个电影《脱线女王》,看了一半的时候才隐约发现早已看过。不要紧,我还是决定把它看完。

查理兹·塞隆还是太漂亮了,不太符合女主角的人设。即使她在片中故意邋遢,天天宿醉,也掩盖不了底子的美丽。她扮演一个青少年爱情读物的代笔人,天天揣摩半大孩子们的初恋,不知不觉地自己也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其实女主突发奇想回到家乡、并想挽回初恋男友的举动,更像是职业病。她天天都在构思小说情节,她笔下的主人公也是个情窦初开的的天真少女,她早已把自己代入其中,要和抓马的情节同步--主动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肥皂剧。

塞隆翘别人老公的时候演的太认真,疯劲儿、表劲儿都差点儿味儿,让人恨不起来,难道是因为宿醉,或是导演的要求,所以表情故意麻木一些?我觉得不够抓马。

导演贾森·雷特曼靠着《朱诺》出名,“巧妙的”将未婚少女孕妇的狗血剧情拍成了小清新,既吸引了眼球,又吸引了各大奖项的关照,一时间名利双收。之后,这部电影遭到了不少的嘲笑和恶搞,观众们反应过味儿来后,发现《朱诺》并没有那么优秀,他们的感情被导演忽悠了。

之后的《在云端》,贾森导演继续做减法,把裁员题材也拍了矫矫情情的“小清新”,再次获得了大量文青的严重青睐。这个电影当年就有很多人安利我看,我看完后无动于衷(他的电影看过之后我都记不住)。贾森通常用一个狗血的剧情吸引观众,但他不会触及现实层面,对事件的发展也是轻描淡写,浮皮潦草,他呈现给观众的只是过程,对于起因和结尾并不关注。

《脱线女王》能吸引人观看,但并不深刻,女主角自怨自艾、自以为是,撩汉计划失败后,她被胖子妹妹的一席安慰的话自我催眠,竟沾沾自喜的离开了家乡回到了大城市。这番经历对她毫无用处,她作茧自缚,无法解脱,可悲。

我发现新一代的年轻导演很少有棱角分明、冲劲儿十足的,这种情况在内地更严重,一批80后、90后导演的视野几乎都局限在自己家乡、自己家庭那一亩三分地上,讲的也都是些类自传的小故事,不敢越雷池一步,让人看着特别没劲。这几天“平遥”出现了好几部高开低走的内地新人电影,审美疲劳、审美趋同、乏善可陈、自说自话、自我感动、昏昏欲睡,是出现最多的词汇,让人遗憾。


青少年Young Adult(2011)

又名:中女翻叮日记(港) / 半熟男女(台) / 装嫩 / 老小孩 / 脱线女王

上映日期:2011-12-09(美国)片长:94分钟

主演:查理兹·塞隆 帕特里克·威尔森 科莱特·沃夫 伊莉莎白·里瑟 

导演:贾森·雷特曼 编剧:迪亚波罗·科蒂 Diablo C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