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全家一起看,可姥姥看一半自己进屋子里了
我姥姥在姥爷还在的时候从不喜欢社交,每天都呆在家里,做饭照顾大家是她全部的生活。
从小她因为发烧救治不及时,只剩下一只眼睛,没上的了学,即使家庭条件好,也只能嫁给当时成分被排挤的我姥爷。两个人种田种了半辈子,培养出四个优秀的孩子,都走出了农村。可进了城市,不种田的生活也没有变得轻松起来。
因为舅舅工作忙,姥姥住在他家照顾我妹妹,每天起早贪黑,换尿布冲奶粉,头发竟也在一个月内掉光了。她和姥爷就这么一家接一家照顾着,她主内姥爷主外,直到我们这辈都上了小学,最大的哥哥上了大学,才开始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姥爷其实很聪明,喜欢看时政新闻,听广播,虽然姥姥也跟着一起听,但要想谈天说地,姥爷还得去公园跟那群老头说。从公园回来,姥姥早就做好了饭。姥爷私下跟我妈说过,其实姥姥做的饭他一直都不喜欢吃,可他从没有因此跟她吵过架,不爱吃那就少吃几口,大不了自己煮面条,她的眼睛可千万不能生气。
六年前,姥爷因为肺癌走了,为了不让姥姥在那个屋子里难过,四个孩子一起出钱在姨妈家旁边换了一间小房。在新家,姥姥依旧早起做饭,端到姨妈家一起吃,其余时间打开广播,听时政新闻,新闻结束了就发发呆,到点了再准备晚饭。长期的相处,生活习惯的不搭,年龄的代沟,争吵必不可少,因为做饭问题,姨妈跟姥姥吵了很多次。
姨妈抱怨为什么明明她买了那么多新鲜的菜姥姥却不做,永远只有那几样,菜烂了要扔掉,干脆以后不让姥姥进厨房了,姥姥不同意,她就能干做饭的活了,怎么能让姨妈下班后再做饭。
双方僵持,争吵,哭,又和好,下一次再吵。
姨妈说她答应姥爷照顾好姥姥,但她的脾气比不上姥爷,也倔强不过姥姥。
转变是在去年,舅舅家的二宝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为了在省城接受更好的教育,把妹妹寄宿在姥姥家,姥姥也终于又能忙活起来了。除了做饭照顾,每天还要接送妹妹去幼儿园,舅舅翻出闲置手机给了姥姥还教她如何使用微信,为了妹妹,姥姥第一次有了社交。
而社交彻底改变了她。
她有了自己的“老姐妹”。送完孩子上学后就一起去公园打太极拳练剑,风雨不误,慢慢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这成了她的爱好。
她开始学会打扮,主动拉着姨妈去商店买姐妹推荐的衣服,还买了顶假发,也许是不想给妹妹丢面子。
她开始没那么倔强,毕竟姨妈做的饭菜妹妹确实更喜欢吃,姐妹微信发给她的短视频菜谱她看过觉得好,也都转给了姨妈。
她变了这么多,始终没变的,是每天准点打开收音机,听时政新闻。
她还是变了,有一天我跟哥哥谈起某条新闻的时候,她不仅知道,还讲得头头是道,比我还要清楚事情的起因和缘由。
电影进行到“能见到她吗?能说话吗?”的时候,姥姥起身进屋了。也许她通过声音也跟我们一起看完了这个故事,也许没有。在我们激情讨论哪个片段拍得最好的时候,姥姥在旁边说了句“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