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最早的组合式影片,可能是来自于法国的文字主义运动。希尔多•依苏的《论诽谤言语与永恒性》(Traite de bave et d'eternite),Treatise on Slime and Eternity,又名《诽谤言语与永恒性》Venom and Eternity (1951),运用随手取得的片段、刮损的影片、黑色银幕、闪烁画面组合而成。依苏在片中精力旺盛的旁白,也刻意地脱离同步。 Re-voir疫情期间免费点播系列,从免费至今所播放的一系列影片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先锋电影、强调声画尤其声音的试验,甚至“重复”所带来的冲击(参考Paul Sharits和Maurice Lemaître的短片);鉴于片中反复叨念的“Cinema”的目的,当看到与其完全无关的声画时(背景音),不禁要怀疑这种创作的真诚,把影片不做故事讲述的媒介,而是一种艺术手段之时,产生的感官效果就如看片时对噪点音...$"We should leave the cinema with a headache! There are so many films, every week...that we come out as stupid as we go in. I'd prefer to give you headaches than nothing at all!" https://www.youtube.co...$Brakage似乎看了这片子不下十次。18年初次观看,远远不止120mins。应该有2个半小时。但是片尾作者说原本是有4个半小时但是他不得不剪成这个长度。挑战了故事和影相的关系。并且在第二部分证明了自己的理论。以后有机会,应该还会再看。$Isou说一部未完成的重要宣言远远好过一部已完成的烂俗剧情片。我觉得有道理,看这样的片子睡着比看无聊爱情片睡着睡得更香。老胶片电影的颗粒感和噪音太适合助眠了,天堂电影院是睡前冥想室,是脉搏的跳动,是我的7.83Hz舒曼共振。很喜欢刮花的胶片,想到迷离劫的结尾部分,让胶片具有作者性,在银幕真实和现实之间筑起一道墙。$和戈达的概念是同质的,看完这个突然感觉戈达强调图像的概念实则也在强调声音,Isou在这里较戈达更extent到了更极致的维度,即破坏电影的原材料,蒙太奇的混乱拼接,声音与画面的不匹配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力,听着声音看着画面然而脑中浮现的是另一种自制自发的画面,这样一来就没有了所谓的techniques,没有了规则,任何故事任何角色都可以在脑中通过声音形成,一种片中反复强调的primitivism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