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评论,平时只是喜欢看别人写字,很少动手,往往越是喜爱的东西越是不愿评论,就如神作不可亵渎。
确实,已经很久没有写字了。

看到只有一个评论孤零零的在这里,有点忍不住,毕竟这部片子在我第一次看过了以后曾在后来的很多年不算的寻找片源。

相信每个人心底都有有“皮格马利翁”效应的那部分,就我自己而言呢则是比较较真。那言归正传,第一次看到这部日剧是在96年前后吧,据我所知第一部发行的时间是95年,对这部片子的好感与否,其实也有童年因素。
那时候我在读初中,家里有凤凰卫视中文台,相信不少喜欢看日剧的人都是受了早期凤凰卫视的影响,他们的深夜剧一天一集,由台湾人配音。很多人都说那个时期那些台湾人的配音非常绝,除了当时电视剧播放过,之后网上再也找不到国运配音版本,就这个日剧原版我也是执着了好多年,大概是07年5月在gogobox收集到两部+sp。

当时迷恋那种单元剧,对于变态,杀人以及心理暗示等剧情的描述,出其不意,一到两集一个故事。里面有个心里暗示高手,被人说是抄袭《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也是囚犯指引女警员破案。其实是有自己的创新及特色的。

下面有些剧情简述:

明日真映儿(松冈昌宏,那时候觉的他帅极了)是个有感应能力的,右手碰到东西会看到一些曾经发生在它们身上的片段(像去年TVB的什么也用这个题材的剧集,那个肤浅多了)。映儿看到的片段然后由侧写分析那些线索慢慢的关联起来,被一个叫做志摩的女警察强迫帮忙一起破案……

第一集,杀人鬼 梅比乌斯。
梅比乌斯带,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把一张长方形纸条(长边稍长)弯过来,短边粘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圆筒;如果把一头转180度再和另一头粘在一起,就成了梅比乌斯带。一张纸条有两个面,上表面和下表面,但是梅比乌斯带只有一个面,你用铅笔可以不间断地画遍所有地方。
不断地有女学生被杀,制服被翻穿。
杀人犯的变态人格形成是由于童年崇拜的女人因交通意外而身故,从此得了精神分裂症……这是官方说法,其实也藏引了母亲畸形的爱。


第二集 定时炸弹

一开始看起来是凶手的是烟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为人知,这集还讲到通过画画做人格测试。到了最后却发现看似最理智聪明的人是凶手,所谓犯罪的往往是智商过高的。中间还加了点映儿的小聪明,呵呵,如何分辨心理学专家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第三集 一开始就是雪地中停留的学生出游的巴士车,司机和学生全部死亡,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小男孩。大家是怎么死的呢?

第四集 少女歌唱团体里面的主唱一个个死去,死的时候舌头被割掉,死时穿着洋装。是fans所为?还是单纯的为了正红?


第五集 24小时无脸凶手 这个剧集我印象极深,不断地有人在市中心死去,但没有一个目击者。为什么会这样?
有种俱乐部叫做天堂俱乐部,每个人都要带着面具,大家看不到对方,无论你是什么职业在这里都一视同仁。最后的时候每个人抽取一张扑克牌,如果和主持人手中的牌一致,就会被摘掉面具。
之后的二十四个小时,就开始猎杀行动。

高潮部分是发现不是没有目击者,是每个人都是凶手。

结局 一个小时三十分钟,肯定是杀人犯出来了……比较精彩的心理战……等。


片子里面有些可爱的部分,现在再看觉得画质粗糙了点,但是片尾曲还是那么可爱。呵呵。个人认为这一部在漫画书的基础上变动比较大,后来也看了好几遍书。


第二部……比较总重漫画书原著。志摩换人了,变成工藤静香……感觉差了很多…………


啰啰嗦嗦的说了半天,如果画质好些,还是国语配音……那就是一部很顶的日剧了,至少后面这些年我没有见过比这个好的侦探剧。现在的话,估计很多人不太容易欣赏到里面的部分。


呵呵,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说美梦成真,每个人都会有。


我也不絮叨了,如果有人喜欢这个片子,并且在在线的视频网站看不完全的话,我可以传到网盘共享。.rm和rmvb格式

超感应少年サイコメトラーEIJI(1997)

又名:超能少年1 / 感应少年1 / 超能少年映儿

上映日期:1997-01-11(日本)

主演:松冈昌宏 大塚宁宁 井之原快彦 永泽俊矢 小原裕贵 松本莉绪 

导演:堤幸彦 佐藤东弥 大谷太郎 编剧:小原信治/田子明弘/大石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