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小说》(Roman de gare)拍摄于2007年,克劳德•勒鲁什70岁时完成的一部作品。影片讲述了一个畅销小说家的枪手和他小说里的女主人公的故事,影片男主角Dominique Pinon曾出演过《黑店狂想曲》等多部电影,女主角Audrey Dana 则因本片获得了凯撒奖的最佳女演员提名。本片IMDb链接为http://www.imdb.com/title/tt0889652/,评分7.1,1000余人参评。

《车站小说》初看起来不像是勒鲁什的作品,影片伊始,画面由黑白片过渡到彩色是源于一个嫌疑人的讲述。而讲述刚刚开始,故事又把重点转移到了另外的几条线索——越狱、广播歌曲、情侣争吵。人物纷杂,镜头单调,节奏拖沓滞重。糟糕的开头大约持续了10分钟,还好,混沌的状态在影片把叙述精力集中在男女主人公的相识之后开始改变,熟悉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熟悉的人物状态描写,熟悉的节奏和叙事空间。从这时起,我才慢慢沉下心去欣赏勒鲁什的又一次尝试。

《车站小说》最大的问题在于故事,故事本身有吸引人的桥段,一个是女孩带着陌生人冒充男友见家长,一个是枪手把自己的生活写在小说里,对窃取劳动成果的女作家进行报复。这两个部分在影片里却是相对独立的,每个部分都很有勒鲁什的风味,但单纯的把两个部分以一加一的方式拼贴起来,却不是一部流畅的勒鲁什电影。片名《车站小说》其实也是枪手之前创作的一部小说,影片结尾男女主人公重逢,也用了这个名字点题,但我在看片过程中几乎没有感觉到这部小说的存在,相比之下,故事的整个架构实际上源于《车站小说》之后的作品《另一个上帝》,即上文所说的涵盖影片中全部内容的枪手作品。本片所缺少的内容,就是之前的那部《车站小说》。

内容的缺失立刻造成的后果就是表意不明。导演到底在说什么?没有了《车站小说》的内容,影片更像是一次没做好准备的旅游,好像该看的都看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往脑子里进,印象中空留几张幻灯片和几句台词,影片却已经结束。对于这样的电影,本没什么好说,但我还是替勒鲁什感到惋惜,因为他之前的作品曾经带给我美好的记忆,如今的《车站小说》,只能说是一部法国文艺为体、好莱坞悬疑为用的二流商业电影罢了。

对于剧本的选用是导演职责的非常重要一部分,却也是导演控制力最难施展的一项工作。所以有的时候,剧本的问题是相对独立的,因为它被影视剧制作的商业流程所规范——剧本相对独立且带有指导性。剧本既是导演的工作底稿,也是导演的一纸合同。对于《车站小说》,难说影片是在后期修改得过多(的确在花絮部分发现了很多没有用到的镜头和场景),还是前期太过于想当然,至少对于身兼编导两职勒鲁什来说,这部电影应该是一部低谷之作。

把这部电影剧本的问题说开去,就不是这个篇幅所能提供的了。总而言之,排除开头部分,影片总体还有一定的可看性。前提是,你要想我一样只去寻找那些关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点滴,而忘记影片到底想说什么。


车站小说Roman de gare(2007)

又名:Crossed Tracks

上映日期:2007-06-27(法国)片长:103分钟

主演:多米尼克·皮侬 芬妮·阿尔丹 奥黛丽·达娜 米谢勒·贝尼耶 

导演:克洛德·勒卢什 编剧:Claude Lelouch/Pierre Uytterho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