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10-29

印度之歌:被说出的电影

主要有6个组成部分,第三人称旁白(作家、叙述者);配乐;空景画面(多数带镜头运动);无戏剧性的造型画面;表演画面;极少数的画面内对白。

作为典型文学性电影的特征之一,声画分离,而且声音优先于画面。因为声音与文字同源,“语言”的一物二体。

两个长镜头留下印象,一是大使夫人与青年随从跳舞,将近7分钟;另一段是大使夫人与副领事跳舞,从镜面中景开始,摇过钢琴,红色长沙发前大厅跳舞,然后副领事离去出境,大使夫人与情人站立了三分钟,整个镜头约十分钟。

事实上杜拉斯很好地完成了完整的叙事,故事是关于远东加尔各答法国大使夫人,一个巴黎与威尼斯的混血儿,最早是老挝一个法国高级官员的女人,被路经的大使带走,在远东漂泊17年,当时落足加尔各答。她与大使有爱无性,大使始终是贞男,她有许多情人。但她在一场舞会上拒绝了一个求爱者,来自拉合尔法国使馆的副领事,一个阴郁的大胡子男人,不够年轻,不够俊美,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厌倦,虚无的原因。他被拒绝后歇斯底里发作,失态地大喊大叫,因此受到大使惩罚而消失。但他的幽灵一直留在了大使夫人身边,始终在喊叫着。最终,在这个爱情幽灵的守护下,她投入了恒河。

也许是这样的,其实并不确定。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一直陷入一些自身的回忆中,这类电影语言一向具有开启的回忆模式的魔力。如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没有想到,一个中年女人,那个斯特雷泰尔夫人,她白皙的肌肤在红色丝绒长裙下散发出如此浓烈的性感气息,我看过的最性感的裸背,居然唤起欲望。

还有一个最大的启示,杜拉斯开拓了一种电影制作模式。在我看来,拍摄这些画面大概只需要三天,最多五天,然后就是后期工作。配音和配乐更重要。

而巴塔斯的《房间》完全超越了这部电影

印度之歌MARGUERITE DURAS À PROPOS DE "INDIA SONG"(1975)

又名:印度之歌

上映日期:1975-06-04(法国)片长:120分钟

主演:德菲因·塞里格 迈克尔·朗斯代尔 马修·加里瑞 克洛德·曼 

导演:玛格丽特·杜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