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在家看完了日本NHK拍摄的纪录片《風立ちぬ 1000日の記録(起风了:1000天的创作记录)》(日本/2013),影片记录了宫崎骏大师和吉卜力工作室收官作《起风了》历时三年的艰苦创作历程,以浓缩的影像形式呈现了宫崎骏在宣布正式隐退前最后一项重大工作的来龙去脉。2010年起,宫崎骏和制作人铃木敏夫是如何想到舍弃自己擅长的幻想类动画电影、转而制作《起风了》这样一部现实战争题材的收官之作的?而在整整3年时间里,72岁高龄的宫崎骏和他的团队又经历了怎样的艰苦努力呢?这部“编外纪录片”最好的回答了这些疑问。在宫老的年纪,他不想重复自己的过往辉煌,勇于挑战更高的技术难度,当他开始创作一部新作品时,他只会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想做”。“风起万物生”,《起风了》的初始概念应运而生。《起风了》的故事架构设定在了大正到昭和年间的战时日本,写的是关于零式战斗机制造者掘越二郎的半生,作品中也重点提到了著名的关东大地震。而创作《起风了》之时,恰逢日本地震,宫崎骏和工作室同仁反而激发了强烈的工作热情和创作欲望,继续攻克着前路未知的诸多浮躁与麻烦,同时也鼓励着物资困难处于低谷的人们坚强生存。宫崎骏对于作品质量的苛求态度和精益求精自不必说,影片也揭示了真实的宫崎骏在工作中的各种点滴。烟不离手的他,其实在工作中经常容易陷入沉思和烦躁不安,甚至会对同事训斥发怒,他总是抱着“今天是人生最后一天”的态度去面对手头的工作,古稀之年的宫老,对于作品的创新精神和画风画质的严肃认真,都被镜头真实捕捉了下来。纪录片的后半段,导演也着力的探讨了《起风了》关于描写战斗机(战争道具制造者)是否是颂扬那场战争之类的敏感话题。掘越二郎对制造飞机的喜爱和对战争的厌恶之间矛盾交织的情感,被宫崎骏用艺术的手段进行加工,提炼出了实则充满反战情节的最终动画成品,而宫崎骏也用梦幻的笔墨绘制了梦想与现实激烈碰撞后完美的最后巨作。影片的最后一幕,当公映开始后,宫崎骏却躲在自己的工作室沉浸在自制咖喱拉面的美味香浓之中,那是离开电影生活后他的全新开始,也许伴随了我们多年的宫崎骏真的老了,他需要开始一段属于他自己最私人化的生活。虽然他是那么的不舍离开他工作了一生的画室,虽然他是那么的无法离开画笔和稿纸,虽然他那么多次的说了再见却又重回这里,虽然他这次真的是“最后一次”。

【评分:7.5分/10分】

起风了:1000日的创作记录宮崎駿スペシャル 「風立ちぬ」1000日の記録(2013)

又名:宫崎骏 1000日的创作记录

上映日期:2013-08-26(日本)片长:72分钟

主演:宫崎骏 

导演:崛井雅郎 编剧:松本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