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3-04

伊娃:伤心太平洋

先不管电影质量,光是电影海报上的于佩尔和尤利尔就值得所有人买票进场了。抱着跟这个世界上99%人同样的心情,我走进了腓特烈剧院。老实说,这部片并没有那么不堪,有人说它cliché,但冒牌货和妓女的故事如果讲太高级难免有损质感,有人说它不够燃,确实看的很不过瘾。克制,平庸,像硬憋回去的一泡泡尿,这是我对伯努瓦的初体验(笑),算不上佳片,但真的也挺好看的啊,能赋予一个狗血故事恰到好处的节奏感也是需要功力的呢。
电影很法式地讲述了两个骗子之间的爱情游戏。两性关系,emmmm,当然伯努瓦不是欧容,他没有那么清奇的脑洞(就算有估计也绕不回去),也不是侯麦,絮絮叨叨半天就能通透爱情。他用了很原始的方式,试图提取爱情最关键的要素:简单,有效,危险,致命。这样的爱情安在一对可取所需的骗子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尤利尔饰演的男妓Bertrand为了盗走别人的著作,间接杀死了自己的客户。隔年,剧作引爆了市场,尤利尔成为了剧作家,开始过上了丰足的生活。而于佩尔饰演的伊娃,成为了他命里的救星和劫数。
说是救星,是因为伊娃意味着灵感,这对于尤利尔这样的冒牌货可谓是沙漠中的绿洲。看看Bertrand身旁那个一天到晚碎碎念的烦人精制作人吧,脸上永远写着“催稿”两个字,这一度将Bertrand推向崩溃边缘。伊娃是很难驾驭啊,但是那种欲擒故纵的危险关系成功调动了Bertrand的“创作欲”,并且很不要脸地把伊娃说的话打进了自己的剧本里。所以Bertrand的女友越是温柔,越是体贴,就越满足不了Bertrand。他搬出公寓呆在外面写东西,不就是为了逃避烦人精二号女友嘛,并且独立的空间能够方便他和伊娃顺利对接。
劫数就很好理解了。当Bertrand貌似坠入爱河了,伊娃就将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爱上妓女不是他的错,可偏偏他要去爱一个有奇葩控制欲的女人。
伊娃这个妓女同样是个骗子,趁丈夫不在家,天天背着后者在外面接客揽钞。但她的骗术看起来流畅多了,不但赏心悦目也基本没有非受迫性失误,Bertrand不过是她众多“love game”中的一小局,根本无足轻重。她就是一个擅于玩弄感情的贱女人,看到小鲜肉、油腻大叔对自己俯首称臣,不但交出了肉体还奉上了钞票,她早就飘飘欲仙了。
都说这个世界上的感情无风不起浪,那阵风便是这两个家伙的相同属性:冒牌货。因为共同点所以彼此吸引,一个是甘愿陷入高风险低回报的爱情,一个则是因为找到了猎物而暗自欣喜着。或许伊娃早就识破了Bertrand的本质,但她不爱主动揭穿,她只需要等着这个为她“痴狂”的男人暴露本性。因为任何的主动都意味着风险,所以伊娃的策略便是:给够对方时间去犯错。
这样看来Bertrand实在有够蠢的,明明是想要利用伊娃来完成自己的剧本,最后不但在这段自己制造出来的关系里彻底失控,还被设计了一回。最后伊娃在自家公寓和丈夫联手来了一次“完美的复仇”,将这场骗中骗推向了高潮。目睹尤利尔那张帅脸被搞得鼻青脸肿,这个引火烧身的结局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啊。
伯努瓦保留了足够的克制,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是骗子,也有权利经历一场体面的自我醒悟。对尤利尔来说,那场史诗般的目光交汇是伤感的,就像lala land里的高斯林,他意识到了“一切都结束了”;而对于于佩尔,这不合时宜的目光交汇是令人厌倦的,这记由她发出的ace球本就不应有任何的拖泥带水,即掐断了尤利尔所有还手机会。
被情人甩了,正牌女友挂了,工作没了。冒牌货也有分A档和B档,《伤心太平洋》就是B档冒牌货屁滚尿流的写照吧: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回头看看伊娃,生活照旧,左手是疼惜她的老公,右手是愿意陪她上影院的好闺蜜,一副胜利者的架势。
ps:总体来说,电影还算ok,毕竟女王的气场摆在那里。但是全片充斥了很多线索和伏笔最终都不了了之,化为一阵青烟,这是比较可惜的,就是给人一种浮在表面的感觉.....看完电影的我也是很轻飘飘啊....

伊娃Eva(2018)

又名:情迷伊娃(港)

上映日期:2018-02-17(柏林电影节) / 2018-03-07(法国)片长:100分钟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 加斯帕德·尤利尔 朱丽亚·罗伊 理查德·贝 

导演:伯努瓦·雅克 编剧:伯努瓦·雅克 Benoît Jacquot/詹姆斯·哈德利·契斯 James Hadley Chase/吉尔·托兰 Gilles Taur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