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历史跨度不小,时代背景从26年北洋政府统治上海开始,到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4.12"老蒋反共,32年"1.28"第一次淞沪会战,再到37年"8.13"第二次淞沪会战,而最后结局的时间是46年。
主角是三个把兄弟,大哥张铁樵,号称民国杀手之王,老二沈啸臣,是上海帮会大佬,老三严韧,是国民政府的特务头子。大部分故事情节和人物都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身影,下面来说说这些梗。

张铁樵,不用废话,原型肯定就是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剧中的几个情节与历史的关联,首先,杀手王起于安徽,响应革命闹独立结果让同盟会给黑吃黑了。剧中黑他那15个兄弟的同盟会骨干叫万霈霖,此人在历史上也能找到原型,即,同盟会成员孙品骖,孙品骖源码叫万星,后来改了个名叫万騬,和剧中的万霈霖同姓万。当然,万騬并没有在上海光复之前如剧情般的去炸军火汽车而牺牲,他后来是国军15师的师长,直到50年才病逝。
说回来杀手王,从安徽来上海以后,成立了斧头帮,暗杀了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之后,逃离上海,去了湖州,就是在湖州,结拜了了几个兄弟,这也扣合了剧情。
27年回到上海,参加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但是在4.12后,因不满老蒋屠杀工农,一是感老蒋背信弃义,二是同情弱者,开始倒蒋的漫漫之路。之至最后死于结拜兄弟之手。

剧中第二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严韧,此人的原型是民国特工王戴笠。戴笠死后,时人评价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但是戴笠确实是老蒋的忠实信徒,在反共抗日中均贡献卓绝。戴笠与王亚樵,胡抱一,胡宗南
结拜为兄弟,后来戴笠在广西梧州,将兄长王亚樵暗杀。46年戴笠乘飞机从青岛飞南京,但南京天气不好,飞机转飞上海,不巧上海天气也不好不能降落,又改飞徐州,最后在南京附近的岱山坠毁。戴笠因护蒋而与王亚樵决裂,死前军衔为中将,与剧中严韧最终军长的职位吻合。

把兄弟中的沈啸臣是最不好印证的角色,推测来自两个原型,一个是王亚樵戴笠的把兄弟--胡抱一,这个人在历史上不怎么出名,或者说是那几个把兄弟太出名了。胡抱一也是个杀手,但也是洪帮任务,这和沈啸臣的角色有吻合之处。第二个原型应该是杜月笙,杜月笙在抗日方面那是相当积极踊跃的,和沈啸臣的剧中表现相似。杜月笙最后终于香港,和剧中最后的情节沈啸臣的所处是一致的。

再说几个配角。
剧中有个华先生,是我党同志,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时就与张铁樵合作了。其原型是华克之,早年也是个杀手,后来加入我党,跟着潘汉年在秘密战线上战斗之至全国解放,98年逝世。
剧中刺杀汪精卫的记者孙岐山,后来改名孙战。原型是孙凤鸣,他朝汪精卫开了3枪,其中一枪打中了汪的脊椎,终身无法取出,导致了汪在9年后手术时毒发身亡。
剧中有个反蒋的国民党元老胡楚夫,原型是当时的国民政府立法院长胡汉民,为老蒋所排挤,长期从事反蒋联盟的合纵连横。
刺杀日军大将白川义则的朝鲜志士尹昌浩,原型是朝鲜人尹奉吉,用的确实是定时炸弹。
江鹤龄,原型是上海青帮大亨黄金荣,青帮在王亚樵的斧头帮面前确实是吃过亏的。在4.12 中也充当了老蒋的急先锋。
宋思成,剧中被张铁樵炸死的,历史上没有准确的人物匹配,但王亚樵曾在上海火车北站刺杀过宋子文,也算是扣了剧情。

总的来说,从影剧艺术的角度来说,人物刻画的和历史比较接近,张铁樵是一个讲江湖义气的有正义感和民族大义的旧时代侠客,但过于信仰铁血手段,当然后期有所改变。严韧的人物形象亦正亦邪,和特工王的定位也很接近,既有对领袖的忠诚,又有兄弟情义的眷念,还有大义灭亲的狠毒。沈啸臣作为无奸不商的帮会大亨,演绎的尤其出色,整部剧感觉最出彩的就是黄志忠了。




民国往事(2010)

主演:黄志忠 赵会南 连奕名 苗圃 吴亚桥 王佳宁 赵子惠 李菲儿 

导演:连奕名 编剧:卞智洪 Zhihong Bian/王学伟 Xuewei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