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喜剧总动员》的最大特征,就是这些前来跨界的明星嘉宾们,基本上都是怀着一个打酱油的心态来跨界的。而那些玩得最嗨的,只有业内的喜剧人。因为从这期节目里所上演的这些作品就可以看得出来。
<图片1>
本期一共上了四个作品,那么相对应的四个明星嘉宾,谁都没有担负起搞笑的任务。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也没抖出几个包袱来。对于他们的包袱少甚至没有包袱,小编只有两个猜测:一个是编导不敢给,怕他们担不起来;另一个,明星嘉宾并不在乎有没有包袱,只要给通告费就行。
<图片2>
一、柳岩、魏翔的《天作之合》
作品时长:13分40秒
包袱数量:15个
笑点密度:1.1次/分钟
这次在节目中看到魏翔已经是第二次了。头一次见到他是在包贝尔的《欢喜密探》里,他演绎剧中的茅罡,当时就让人觉得特别有喜感,而且又比较搞笑。特别是他那张嘴和那两只眼睛,绝对吓人又搞笑。在字幕里显示,这次的《天作之合》又是他们团队的成绩。
<图片3>
不管从情节来说,还有是从包袱上来讲,《天作之合》都属于喜剧的配置。作品的故事情节就是为这次喜剧效果而服务的,也只有这样的故事框架才担得起那么多的好包袱。尽管包袱总体数量不太多,但也还是中规中矩的。其中有几个包袱也是特别新鲜的。
<图片4>
另外的一个主演,就是跨界的柳岩。冲心说,这次她的跨界并不是特别成功。在包袱的分配上,我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柳岩连一个包袱都没担下来。最终整个作品的喜剧任务都是由魏翔和张卓行来完成的。小编私下里猜测,不让柳岩分担包袱,可能是基于魏翔的谨慎吧。
二、王琳的《雪姨有嘻哈》
作品时长:14分
包袱数量:7个
笑点密度:0.5次/分钟
<图片5>
其实,这也是一个喜剧的内核,但是作品的皮儿太厚了。开始都已经2分多钟了,还没见到实实在在的包袱呢。按理说,这样的作品未来会被市场淘汰的。从整个作品结构来看,这又是一个先故事后包袱的创作路子。所以,在编导那里,包袱只是可有可无的喜剧元素罢了。
<图片6>
另外,作品中又引入一些嘻哈或脱口秀的元素,但这些对于那些被郭德纲的相声或赵本山小品给培养得笑点极高的观众们来说,无异于是隔靴搔痒。而在作品中,真正搞笑的,还是那些真正的喜剧包袱,但其中也多以情节包袱为主。
三、熊乃瑾、鄂博的《机械偶像》
作品时长:14分
包袱数量:19个
笑点密度:1.35次/分钟
<图片7>
这个作品好就好在先声夺人,开口就是一连串的包袱或笑点。但是整个作品的搞笑担当,基本上都是鄂博一个人的事。而作为主演的熊乃瑾只能算是一个配角。从整个作品的台词和镜头来看,鄂博统领着整个作品的全局走向。
对于主演熊乃瑾来说,她也担起了一部分的喜剧任务,但只限于一、二个包袱。当然,其中的一些动作表情和语言及牙齿,也带有着一定的喜剧色彩。所以说,这次熊乃瑾的跨界也算是勉强成功了。但也像前面说的那样,编导也是基于谨慎,才不敢把包袱过多分配给熊乃瑾。
<图片8>
最后,从总体包袱和笑点密度(1.35次/分钟)上来看,这应该是本次节目里最好的作品了。所以,小编私下里猜测,选择本子时肯定是鄂博主导挑选的。
四、郑爽、张京的《不期而遇》
作品时长:12分
包袱数量:12个
笑点密度:1次/分钟
<图片9>
先说一下作品中的两处Bug。一处是道具上的Bug;一处是情绪转换上的Bug。先说前一个,那就是一个电热水壶(很简单的热水壶)。一般主人离开之后,电热水壶通常会被关掉的,所以是不应该有热水的。再说一下第二个Bug,作品中最后一个电话之后,两个主演的情绪转换过于生硬,在这之前也没有任何铺垫和伏笔。
<图片10>
其实郑爽在作品中,是属于那种占着位置不干活的人。不管什么时候她都要耍萌、玩表情包,次数多了不免让人烦。另外,作品中她也没有担负任何喜剧包袱,在她看来演喜剧应该和她从前演电视剧时一样,可以重来。这种想法和作法,会让节目组很头疼的。所以,最终也不敢把包袱交给她。就让她像演电视剧那样玩吧,只要把节目给对付下来就行了。

喜剧总动员 第二季(2017)

主演:沈腾 宋小宝 贾玲 吴君如 郭涛 张若昀 江一燕 陈赫 侯勇 

导演:黄凯 马景 编剧:冯绎冰

喜剧总动员 第二季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