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曾出现无数对值得研究的君臣关系,他们中有的鱼水相交合祀千年,有的莫逆之交却半生疏离,还有的将一颗丹心交付却落得狡兔死良狗烹的下场。但无论如何,武则天与狄仁杰这对君臣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其中的上位者是个前所未有的女人。
作为一个君王,武则天欣赏狄仁杰,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盛世的君主会不爱一个敢直言纳谏的臣下。如果武则天只是一个普通的明君,他会希望自己的朝堂上多数都是狄仁杰。但作为一个女人,她要面对的除了朝政以外,还有其他男性帝王所不会面对的继位合法性。因此,她还要把很多精力花在让满朝文武认可她这件事上,这也就意味着她要做到比普通男性君主好十倍,天下人才能认可她一分。为了稳固皇位这一额外的任务,她不得不大范围得排除异己,因此她还需要周兴、来俊臣、索元礼。因为也只有这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会毫无保留地臣服于她的权力,其他正直之辈只会道貌岸然地思索着如何早日恢复李唐江山。即使她从没有一天喜欢过这些小人,她也不得不重用她们。但她真心欣赏的人,又有几个能真心臣服于她呢?
武则天欣赏狄仁杰,她主导了狄仁杰的半生荣辱,给了狄仁杰登阁拜相的机会,但是这位刚正不阿的武周重臣,却心向李唐。这一真相令人讽刺,武则天一手建立了武周王朝,而那些匍匐于她脚下向她朝拜的人,或受利于恩惠,或畏惧于权势,或顺服于潮流,却无一人真心实意地臣服于她。满朝公卿宁可臣服于李显和李旦,这两个无比懦弱却代表李唐王朝正统的皇子,也不愿意臣服于她,只因她是个女人。但是别人不满她垂帘听政她就将帘撤去赤诚相见,别人劝她推举后宫她偏要在朝堂上搅弄风云,别人不让她称帝她非要称帝,而且还要改国号,改官署名称。她就是要让所有人拿俸禄的人都知道,你做的官是我封的,即使再不愿意也只能臣服于我。在武周朝,狄仁杰获得了一个很好听官衔“凤阁鸾台平章事”,他像往常一样忠诚、正直,但在朝政之余他为自己安排了一项别的使命,也就是恢复李唐王朝。
武则天是狄仁杰的君王,是他日日见了面要屈膝叩首之人。他尊敬武则天,这种尊敬是诚挚的,一个能在父权社会行开天辟地之壮举的女人如何不让人尊敬。但尊敬的同时,他并不忠诚,她在位时他从未有过逆反之心,但是他却反对武周王朝的千秋万代,这是与古代皇权对忠诚的要求背道而驰的。我从不主张无理由的忠诚,这种忠诚指特定的人死去后他的拥护者依旧忠诚于他的基业和子孙。因此,武周时期狄武的君臣关系显现出了一种不盲从的、更具有现代性的属性。您欣赏我,我也尊重你。我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雷霆和雨露,前所未有地臣服于一个女子,但是我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自尊。但这种更现代性的君臣关系却是被一个女主所推动的。武则天给他十分的赏识,他只献上七分的臣服,但若这种赏识是一个男性帝王所给予的,他会献上八分以上的臣服。父权社会所赋予的时代特性使得他无法说服自己像对待男性帝王一样对待武则天,但是他心里又清楚眼前的这个女性比前后的两代男性厉害得多。这种矛盾让他痛苦,却还是无法让他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即使他已然是满朝文武中最理解她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