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评价一下《毕业旅行》。
虽然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织田裕二是不是欠了公司钱,是不是同一年演完《回首又见他》和《素晴人生》想转换心情,是不是他被雷劈中了,是不是他只是想去东南亚旅个游......但是说实话,这部片还是有点意思的。
一般来说,喜剧片恶搞片都有很浓厚的讽刺意味,按照织田裕二那个年代接本子的眼光,不可能接一部无聊到单纯让人发笑的傻片。
毕业旅行里,虽然用上了很诙谐的手法,但是讽刺和影射贯穿全片。
讽刺不甘平庸的人,讽刺跟风狗的观众,讽刺大众传媒和乌合之众,讽刺黑心公司讽刺粗制滥造,讽刺娱乐事务所又打感情牌又制造舆论明明狗屁不通只想捞钱却有沙雕粉丝买账,艺人只是道具,经纪人唯利是图连哄带骗,艺人身不由己被当猴耍。但是被当猴耍也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一旦开始,就被形势推着往前了,因为被人追捧过就不甘平凡,渐渐的离不开聚光灯,所以明明很丢脸明明是被迫的,但是慢慢的自己也捏着鼻子这么干下去,还能乐在其中了……
还有很多很多,都很黑色幽默。而且我感觉它很明显在说一个战后遗留问题,就是至今都有的文化殖民的现象。用日本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输出,影射西方国家于日本的文化侵略。日本至今都是美国的傀儡,导演在电影里非常突出这一点,看似若有若无的在嘲讽那个东南亚国家崇洋媚外的国民,学不伦不类的料理和日式的招牌,还有看到外国人就会觉得好厉害,只要是外国人就一定会火,还有以和外国人说话为荣的吃瓜群众,这就是在嘲讽日本人对西方国家的追捧。
如果觉得这是我的过度解读的话,这部电影一开头,介绍尼什么挖那个国家的地形时说过:“这是一个地形狭长的国家。”哪有那么巧的事,这部电影选择一个和日本地形相似国家,足够说明问题了。
而选择即将要进入公司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这么一个身份,是因为这个身份具有指代作用,代表国家所有的年轻人,而且这个身份的时间点也恰到好处,前一辈的战争留下的影响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已经消散的差不多了,国家剩下的年轻人又容易追捧外来的新鲜事物,东南亚国家明明有很多的历史古迹,却没有人去参观。
金基德的电影里常常用让人感官上很不舒服的方式表现美国对韩国的殖民,对韩国的文化侵略,金子修介用则是相对诙谐的手法体现这个主题,拍这部《毕业旅行》,绝对不是他好不容易抓住机会赶紧让织田裕二装疯卖傻的。
织田裕二接这个电影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不知道他想通到了哪一层,是单纯是想讽刺一下自己所处的娱乐圈,哪怕他自己本身有一定的自主权,不是可怜的随波逐流的艺人,还是感觉到了这种文化上的问题,还是他真的单纯想去东南亚观光都好……给他完完全全牺牲自己的演技爆灯。

毕业旅行:我从日本来卒業旅行・ニホンから来ました(1993)

上映日期:1994-09-04片长:90分钟

主演:织田裕二 鹿贺丈史 鹤田真由 

导演:Shusuke Kaneko 编剧:一色伸幸

毕业旅行:我从日本来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