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深入敌后
导演: John Moore
编剧: David Veloz / Zak Penn
主演: 欧文·威尔逊 / 吉恩·哈克曼 / 盖布瑞·马赫特 / 大卫·凯斯 / Olek Krupa / 乔昆姆·德·阿尔梅达
剧情简介:
圣诞节前夕,波斯尼亚战争终于达成停火协议,亚得里亚海上的美军官兵们即将返回家乡。海军领航员伯纳中尉(Owen Wilson 饰)早已厌倦这场无意义的战争,长官莱斯利(Gene Hackman 饰)出面劝解却无济于事。圣诞当天,伯纳与搭档驾驶大黄蜂战机执行航拍任务,无意中瞥见非安全区中有武装人员行动,两人决定介入,却被对方的萨姆导弹击落,搭档被对方处死,伯纳侥幸脱险,但对方搜寻人员沿路追踪不舍。与此同时,接到伯纳求救信息的莱斯利苦于北约将军节制,在所谓顾全大局的考虑下无法介入非安全区搭救伯纳,莱斯利只好借助媒体力量甚至不惜盗用盟友设备,展开了一场对落入敌后下属的拯救行动。
|本文大约1100字,阅读需时3分钟
大家快来看啊,大黄蜂被导弹击落了。
作为一个零一年的战争片,本片在一开始带给我们的视觉效果简直了。刚开始话不多说就给你上了一道大餐,一下子将你牢牢的牵住了。这道大餐一下子将你深深的吸引住了之后。相信没有谁会拒绝这样的的一盘菜。
我的兴趣一下子就被吊起来了,虽然纵观本片在到了最后的时间里并不是像前面那样刺激,但是你依然是会耐着性子看完。即使你是仅仅为了开头的酸爽。也会觉得值了。
让我们把视线在拉回到片头,我们看到了萨姆防空导弹的威力,以及F-18的空中机动性能。这并不是一个一扫而过的镜头。而是从起飞到降落整整持续了大概7分钟的空战。这酸爽甭提了。他并不如以往看到的那样,主战方通过几个漂亮的空中闪转腾挪就可以轻而易举的避开导弹的追击,即使空中花哨的动作没有作用,也会在电子干扰弹的释放之下结束导弹的追踪。但是本片却不是这样,完全和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的本片,在一系列高难度的爬升,回转,急转弯等各种各样飞行表演般的动作依旧是甩不掉后面的萨姆导弹。牛皮糖一样的萨姆使得F-18犹如一个娇花。最终在干扰弹没有作用,运气般的躲开了第一次导弹袭击之后,最终被第二发击中了。
这一点也不尴尬了,可见有时候在没有取得绝对的制空权之前盲目的去开发一下拓展业务,看来是不明智的。虽然这不算no zuo no die但是很多时候还是守规矩比较好,因为你不知道在未知的领域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危险在预先埋伏着。
本片一如既往的宣扬了美国的人权以及英雄主义。但是这种事情在现实当中不知会有怎样的演变。很多时候我相信不会有哪一个将领会本着破坏和平协定的风险去谋求一个小兵的生命权威的。因此这也是本片不太现实的一面。虽然我们在很多时间里面会有一种肾上腺素爆棚的感觉,比如在雷区那一段,比如最后直升机救援的那一段。对方在配备了坦克的情况下却依旧不会配备一个叛军独有的RPG这一点也不是很符合逻辑。因为当直升机悬停的时候用火箭弹击中,应该不会是一件难事,而且请大家知晓的就是,在空中极不稳定的的条件之下,依旧是可以击中叛军当中全副伪装的狙击手,这一点也让我对于叛军那种完全符合主旋律的战斗力设定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因为叛军一旦被设定为这个标签,就会意味着只会在围观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潮水般的战斗力。而在于正式战斗当中就呵呵了。
虽然本片槽点满满但是丝毫不会影响本片的观赏程度,还是那句话。开始给了大家一顿大餐之后基本上就够大家回味好一阵子了,即使后来的菜不是那么的精彩,却依旧不会影响开始的风味的。这就是本片的魅力。

深入敌后Behind Enemy Lines(2001)

又名:冲出封锁线 / 天击战线

上映日期:2001-11-30片长:106分钟

主演:欧文·威尔逊 吉恩·哈克曼 盖布瑞·马赫特 查尔斯·马利克· 

导演:约翰·摩尔 编剧:吉姆·托马斯 Jim Thomas/约翰·托马斯 John Thomas/戴维·韦罗兹 David Veloz/扎克·佩恩 Zak Penn

深入敌后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