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就是电影,应该无关政治、地域、宗教、性别、性向。一个电影奖项,只有表彰艺术成就,鼓励职业道德,才能够长存。纯粹,永远都是一个奖项最核心的竞争力。

2. 《大象席地而坐》拿到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可喜而可叹。喜是这部电影终于获得了应得的巨大肯定,可叹的是,胡波导演已经去世,一切可能性都已经消失,以他的才华,本可以为华语电影贡献更多。

3. 徐峥成为金马影帝,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他的演技,配得上任何华语影坛的表演奖项,和徐峥相比,邓超在《影》中的表演太过不自然,段奕宏的影片影响力略小,彭昱畅还太过稚嫩,而邱泽虽然很好,但没有同片中的谢盈萱好,所以谢拿了影后,邱泽就只能输给徐峥了。

4. 很高兴看到《我不是药神》收获诸多荣誉。这代表着华语影坛对高水平类型片的持续鼓励与支持。电影是艺术,但电影更需要市场。一个重要的电影奖项,一定需要懂得“平衡”。

5. 剪辑师廖庆松拿了特别贡献奖,跟焦刘三郎拿了年度电影工作者。这才是金马最闪耀、最温暖的时刻。电影只是导演和演员拍的吗?不是。一部电影的背后,有无数我们看不到的幕后英雄,向他们致敬。

6. 张艺谋拿了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一次提名,第一次拿奖。今年的评委会主席是巩俐,张艺谋拿奖的时候,巩俐笑了,人生未必可以同路,但相知不变,真好。

7. 在金马我们能看到中国电影其实是越来越好的。这种“越来越好”体现在新老交替上,我们看到,张艺谋坚持拍着自己想拍的电影,毕赣、文牧野等年轻的新导演也冉冉升起,中国电影需要更多可能性,我们也开始能看到可能性。

8. 中国电影缺乏工业化,根子是不够职业化。职业化需要行业规范,更需要行业交流。金马是一个交流平台,这难得可贵,但如果这个平台因为某些不和谐的声音消失掉了,太过不值。

9. 将一切愤怒指向金马奖是否正确呢?我们看到,最佳剧情长片是内地的,最佳导演是张艺谋,最佳男主角是徐峥。金马依旧是包容的,但它的自由与包容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恶之花盛开的土壤。在一个平台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同时出现,是好还是坏呢?这值得深思,但至少在目前的时代,在目前的中国,绝对自由可能意味着一种荒谬。

10. 多年之后,没有人会这样定义:内地电影、香港电影、台湾电影。大家都是中国电影,都是华语电影。希望中国电影越来越好。

第55届金马奖颁奖典礼‎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2018)

上映日期:2018-11-17(中国台湾)片长:300分钟

主演:陶晶莹 李安 巩俐 谢盈萱 周迅 赵涛 曾美慧孜 孙俪 徐峥 

导演: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