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看天空是蓝的,渴望着青春期的爱情。二十八岁看天空还是蓝的,内心渴望那段青葱岁月。
一般高中生的青春里哪有什么流氓、堕胎,我们十八线小县城的流氓都被学校保卫处管教的服服帖帖的,同学间的暗恋明恋不是被班主任扼杀在摇篮里就是灭绝在试卷的轰炸中。为什么电影院总是放映着高中生的打架和吻戏,是不是学习不好才有了编剧和导演呢?
汗臭的夏天,冰凉的西瓜,电视里播放着十八岁的天空,而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少年。看剧确实给一个小镇少年的枯燥生活添光增色,看着剧中少男少女的课间纠纷老师们的爱恨情仇,我好像提前上了一次高三,那个有趣但是真实的三年八班大概会是我的高三生活吧,后来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我遇见的老师基本都和古越涛老师一样有责任心,虽然不那么有趣,但我已经知足了。校草还是非主流的发型,校花还没开始化妆和使用滤镜,官嘉丽比金莎更有吸引力更符合男生对校花的定义。
讨论的教育议题我是不太记得了。那个时候的学校还没有重点非重点的区别,学生还没开始写我的区长父亲那样的作文,老师们的爱情还没开始考虑房车,板书还是用着令人讨厌的粉笔。
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都有选择自己人生方向的权利,成年人最好不要施加过多的干涉。剧中老师们一开始也有不足的地方,教学相长,老师们也从学生的成长中学会选择和拒绝,学会更好的教书育人更好的沟通。
可是,内卷化的时代强暴了本该如此的教育,遍地开花的辅导机构侵蚀了学校的功能,学生们在竞争更激烈的道路上望着多元化发展的青梅止渴,不会放缓课外辅导的步伐。我们从那样的时代中走来,那样的记忆只会存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愿每个少年的青春不会虚度,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