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真实故事改变,讲述两家人为了追求自由逃亡西德的故事。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片子,故事脉络清晰,主线次线完美结合,起承转合做的挺到位,高潮安排的恰如其分。有亲情有爱情,有友情有追求有价值观,观赏性很强。
影片中无时无刻不在渲染着某主义笼罩下的恐怖:美国大使馆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每个邻居都是潜在的举报者和线人;买一匹布或者是一盒药都会被记录在案等等,一种强烈的"老大哥在盯着你"的即视感。因为被管控的太严,因为"在这里我们连真话都不能说,"才有了电影中几次三番锲而不舍逃离的行动,有了两个家庭毅然决然抛弃中产生活的决心,有了孩子对爷爷奶奶的分离。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说联想到肖申克救赎里的经典台词,"有些鸟儿注定是关不住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电影里还出现了为了自由割舍初恋的情节:面暗送秋波的明媚少女没能阻挡住少年的步伐,眼睁睁的看着他投入西德的怀抱,这可以称得上是对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巧妙诠释吧。
多年来,对二战和冷战时期讲述东德面貌的片子特别感兴趣,但最近越来越看越觉得味同嚼蜡。无论是《无主之作》《沉默的教室》还是这部电影,很难产生代入感,更不能像多年前那样感动的热泪盈眶,大喊自由万岁。毕竟,人到中年,不再相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了。自由也好,民主也罢,在这个岁数的人看来看来纯粹就是胡扯蛋。面包还没着落,哪儿有功夫去想自由啊?所以,很难产生共鸣。
25岁之前,不相信主义是没理想,25岁之后,若再追求主义就是幼稚了,电影亦如是。
终于明白很多电影为什么把观影人群是锁定在年轻人身上了了。青春飞扬的年纪,叛逆成长的时期,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和空间去认知和怀疑这个世界,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真理,愿意相信和追求梦想,正好电影是造梦的艺术,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而那些人到中年的人,却没有了这份激情与天真,所以,也就被电影拒之门外了。

气球Ballon(2018)

又名:翻墙热气球(港) / 奇迹热气球(台) / Der Ballon / Balloon / Le Vent de la Liberté

上映日期:2018-09-27(德国)片长:125分钟

主演:弗莱德里奇·穆克 卡罗利妮·舒赫 大卫·克劳斯 艾丽西娅·冯 

导演:米夏埃尔·赫尔比希 编剧:基·霍普金斯 Kit Hopkins/蒂洛·罗斯切森 Thilo Röscheisen/米夏埃尔·赫尔比希 Michael Herbig

气球的影评

✌🏻
✌🏻 • 气球
郡君
郡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