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部电影,剧情设置平淡无奇,架构也乏善可陈,整体却给人一种淡雅如菊的清新感,如一缕轻柔的春风拂面而来,触动我们内心最柔弱的那一个部分,因为真情总是淡淡的…。

  台湾电影,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5字:清新,略带文艺调。另外像练习曲这部片,及乐队苏打绿的歌声,都会有这种feel。

  当看到许芷婷这位可爱小萝莉去学校入学时,在路上被同班的同学用东东不小心砸倒,而后哇哇大哭时,我不由自主的笑了,如果是在影院,旁人定会投以诧异的眼神,一个小孩子,指的女孩子,让泪水畅快地喷涌而出,是一种感情的真实释放,想哭就哭,无论事大事小,将自己的情绪不加掩饰,这种痛快的感觉只有在小孩子身上才得以体现。

  许芷婷为了帮同学看到其爸爸,穿着神服时学着阿嬷嬷的神态言行时,场面很有趣,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在装神弄鬼,听上去确实很不搭,但看上去却又很和谐,这是因为大人唯心的荒唐举动让孩童来表现,不像是一场法事,更像是一场游戏,只是道具有差而异。

  百善孝为先,说到亲情在大屏幕上如何演绎,相比父母与子女这直系一代,我认为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这中间隔一代,这样会轻松些,至少不会令人沉重,在中国伦理中,小的时候,父母养育我们,待长大了,我们赡养父母,这是人之常情。提一个细节,对于父母,孝敬和孝顺是有差的两个概念,我更认同前者。

  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普遍存在代沟,有的时候,观念想法不同,就会在行为处事上带来不同分歧,久之或多或少会父母子女间的情感疏远。子女在长大后,一直对父母有一种或深或浅的亏疚感,总想补偿,用物质手段,或常回家看看,但父母子女之间总是显得有些不够释然,总有些拿得起放不下,让你牵肠挂肚的情愫萦绕于心。

  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这种隔一代的直系关系,略显得微妙,老的老,小的小,从常理上讲,他/她们这间没有任何谁非要对谁好,谁又亏欠谁的这种关系,奶奶和孙女、爷爷和孙子,这种关系更为单纯,而且老人到一定程度不都是老小孩,从性情言行上可以看得出,因此这部剧中的阿嬷和孙女是一种很释然的关系,虽偶有矛盾,那都是调剂生活的小插曲,奶奶对女儿有怨言,对孙女只有关爱,孙女思念父母,将奶奶画为虎姑婆,那是她年纪小还不懂得爱,但在分别的站台时却强烈的感觉到那种爱,一个愿意同她一直生活下去的人。

  看这部电影,建议有看过《我们俩》来进行对比,我们俩讲的是一位孤独养老的老太太与一个租房少女在一个四合院里的故事,也是老人与孩子之间那种淡淡的爱,没有父母强烈,却历久弥新。

  影片后半段小婷即将离开小县城,与她的小伙伴告别时,男同学不善表达情感的那句“我们又不是朋友”,明显是在说反话,他只是不晓得自己怎么了,这个平时欺负惯了的小丫头将要离开时,自己竟有心痛的感觉,同妈妈一起向海面say goodbye的时候,这个类似的桥段我竟一下想到另2部电影《我的野蛮女友or野蛮师姐》《情书》,向大自然大声说出你对某个人的心语时,痛快而淋漓。

  小伙伴在小婷人在旅途启程时,面对旁边呼啸而过的列车,我不晓得她会说出什么话,会是大人般的陈词烂调吗,果然没失望,他大声对桔子皮说道:一天只可以给我写两封信啊!这堪称是本片的点晴之笔,好孩子气的告白啊,倔强中又透露着不舍。

  卢导显然低估了观众的欣赏水平,至少是豆瓣的影迷,我们的小萝莉和妈妈桑的故事,在小婷同父母回台北的列车上,就可以画下句点了,偏要俗气地来个若干年后,最后小孩子长大再回故里,最爱的那个人已不在,打开盒子解读署名生命无限公司的信,纯属画蛇添足,现在歌里都唱不想长大,当可爱无敌的小萝莉变成婷婷玉立的大少女,说实话,这个时候不管那位女演员来演,就是感觉不对,让我们的视线一直停留在小女孩身上就可以了,尤其是那个童年起绰号的小伙伴也出现时,感觉有些突兀,这不是讲童话,没必要弄得圆满,残缺的东东给人的感觉更为真实。

  由此看来,每一个动听感人的故事,不一定要有始有终,给我们多一些想象空间不更好吗,譬如最后那个木匣子,又不是抽签解读,没必要告知装的具体是什么内容,这里观众都有自己解读,何必把导演的意识,强加给观众呢,多一些想象空间不是更好吗?!

  如同打开的巧克力盒,你永远不晓得下一个糖果会是什么口味,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不同内容的生命无限公司盒子,静静地躺在内心深处,你的和我的可以相同,可以不同,但同相爱的人,彼此的心灵都会感受到,那就是爱的力量。

生命无限公司生命無限公司(2009)

又名:Life of Never End Co Ltd

上映日期:2009-10-17片长:77分钟

主演:陆弈静 林暐恒 于子育 林彦禛 

导演:卢泓 编剧:许芸齐 Neko 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