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导演裴旭浩是韩国1980年代掘起的一代新人导演中的突出代表。他生于1953年,毕业于延世大学。裴旭浩从小喜欢看电影,立志长大做个电影艺术家。后来,通过自己努力,终于梦想成真,成为一名电影导演,并作为一名成功电影导演活跃于韩国影坛。
1981年,28岁的裴旭浩以执导《黑暗中的孩子们》一片步入影坛,至今已拍片数十部。他的影片《科斑街的人们》、《铁人们》、《赤道之花》、《捕鲸》、《那年冬天暖融融》、《深蓝色的夜晚》、《梦》、《天堂的阶梯》等都创造了发行量很高的成功记录,并在国内、国际电影节上多次获奖。
他的影片在韩国影坛一向以直面韩国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和不合理现象而著称。
在他的影片中,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人所生活的社会充满了晦暗、暖昧、复杂,从而客观地反映了韩国社会复杂和矛盾的一面,以及对人的压制,表现了它的不合理和对人的摧残。
《天堂的阶梯》就是这样一部影片。它以1970年代的汉城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吴由美的一段由纯真、苦海挣扎、堕落到最终人性复归,灵魂得到升华的曲折经历,对当时社会日益加剧的贫富两极分化的现实作了真实而感人的描绘。
进入1970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异常深刻,经过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韩国业已成为亚洲地区最活跃、最具冲击力的区域。它的发展速度使世人震惊,但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失落。影片正是以鞭挞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使人变成非人,人格受到扭曲的社会现象,呼唤着美好人性复归这一基调作为主体结构的。
主人公吴由美是一名经过努力奋斗终于步入成功天堂的电影明星。金钱、名誉使她难以正视自己的过去,她不知道自己的隐私——做过妓女的身份被公开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影片一开始,就把人们带进了一种迷惘、悲伤的人生难测的紧张气氛之中。
影片开始画面,距记者招待会正式开始还有半小时,记者们就纷至沓来,他们冒雨拥在门前,大声议论着:“吴由美小姐有什么事要发表,把我们都招来,这房子真豪华啊,靠演员的收入她怎么能住这么豪华的房子呢?大概是哪个大富翁的儿子替她交的房租吧。”“今天一定有好戏看。”“这次招待会也许会成为吴由美在影视界的葬礼日。”等等。阴雨绵绵的雨景让人感到一种无名的压抑和悲伤。持敌意态度的记者们的迷惘、好奇和幸灾乐祸的对话引出了吴由美的故事。
吴由美的故事是通过她的回忆和加入独白、旁白、音响的声画结合的主观处理来展开的。
吴由美是一个有着姣好容貌的纯真少女,当她驾着爱情的小舟快要到达彼岸时,爱恋的人——明吉在战场上突然失踪。刹那间,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一下子破灭了,本无生活来源的她还要抚育一个刚刚出世的孩子的严酷现实使她一下子陷入了生活的困境。她像浮萍一样飘零在人间。吴由美最后决定自食其力。至此,吴由美充满幻想的纯真少女时代结束了,转而进入到为生存在苦海里挣扎、堕落以至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龌龊女人的阶段。
为了生存,她把孩子交给姐姐照看,自己出外打工,做服装设计师,后在姐姐的引荐下她又做了一名T型舞台上的时装模特。凭着姣好的身材和漂亮的容貌她很快走红,并成为纨绔子弟们竞相追逐的对象。某日晚,在她不知真相的情况下,被一大富翁的儿子灌醉后强行占有,她从他那里接受了昂贵的珍珠项链。第二天,作为卖身的代价,又收到了出乎她意料之外的一笔巨款。这使她意识到自己肉体的价值。她需要钱养育嗷嗷待哺的孩子和自己。为生活所迫,她开始变得麻木了,并慢慢地适应了那种披着华丽外衣的“人肉市场”的生活,她浑身都是那些男人的指纹,这指纹的代价是金钱,是没有爱情的严格而单纯的交换。同样,阔少们支付金钱的代价是换来吴由美的肉体,并且把自己不能在妻子身上得到的满足全部发泄到吴由美身上。他们希望吴由美是一个没有理性的、只会呻吟的野兽。看到这里,观众们的感受已不是简单的感官刺激,而是金钱的淫威,贫穷的颤抖和贫富两极分化造成的丑恶的社会现实。
一个偶然机会,主人公吴由美被星探发现,成了一名电影演员。在主演几部影片之后,她发现自己更适于做演员。于是,结束妓女生活,专注于演员生涯。不久,她感到孩子成了她走上事业成功的绊脚石,因为观众希望他们所喜欢的演员永远年轻,漂亮,未婚。于是,她让孩子不要叫她妈妈,改叫姨妈,还听从星探金永钧的劝阻把孩子送到乡下。如果说这时的吴由美为了名誉、地位把孩子送到乡下还不以为然的话,那么,当得知孩子在乡下不幸落入池塘溺水而亡时她终于醒悟了。观众从主人公吴由美趴在死去的孩子身上失声痛哭的画面中,看到了主人公的内疚和自责,从而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良心未泯的主人公吴由美在孩子死后,找到经纪人金永钧,做出了准备向媒体公开自己的一切的决定。老于世故,看透世态炎凉的金永钧再三劝阻她不要感情用事,但无济于事。吴由美毅然决然地走向记者招待会现场。面对记者们的种种责难,她冷静、从容的作答令他们吃惊,转而感动同情,最后理解、原谅了她。至此,主人公吴由美也终于在人性的复归中灵魂得到升华。
纵观全片,使观众看到了一个集中体现在女主人公吴由美身上的女人的辛酸、女人的情愫、女人的隐私、女人的抗争、女人的追求。由于影片将韩国的社会问题与主人公吴由美的命运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加之丰富的人情味和流畅的画面叙述,形成了这部影片独特的艺术魅力。
《天堂的阶梯》在改编上的成功也是显而易见的。影片不是限定性地照搬原著,而是注入了灵魂,进行再创造,因而使该片更高于原著。如原著是从女主人公吴由美戏剧性的出生开始,用纪年似的方法概括她的幼年、少年和中学时代,然后才进入正式故事中去。而影片则是一开始就进入正式故事,并舍弃了原著中吴由美的出生、幼年、少年阶段的情节,因而使影片的主线更为突出和清晰,矛盾冲突也更为集中,思想内涵也更为深刻了。
此外,影片在利用电影多空间穿插式的表现结构形式,使影片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方面也很有特点。如影片后半部的一段戏,就是以三个空间交叉发展的。主人公拍摄现场的画面;过去与恋人明吉分手的画面;孩子曙英在乡下溺水而亡的画面,反复穿插渗透,有效地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矛盾和不安的情绪,及展现了不同的空间背景,从而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深化了影片的主题。
再有,《天堂的阶梯》在导演处理方面,从总体构思到艺术细节都是精雕细刻而不露痕迹。金永钧的扮演者安圣基和吴由美的扮演者李亚罗不但准确地掌握了人物在各种不同情景中的性格特征,而且还善于抓住戏中规定的情境来显示他们在与不同人物交流时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使这俩人物更显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因此《天堂的阶梯》可以说是一部体现了导演真实自然艺术境界的优秀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