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kutner之死”说起。
第四季之初,编剧引进了四位新人,这四位都属于“暗黑系”的人物。其中,Amber没有入选豪斯的“三套车”阵容,并在第四季剧终死去,(有观众对编剧把Amber写死感到不满,其实,编剧只是给Amber创造了一个新的身份——“豪斯的心魔”)而kutner、13、taub在剧中各有各自的隐喻。“kutner事件”是有其突发性的,演员的主动退出,让编剧无法按部就班的展开剧情,只能快刀斩乱麻,以“自杀”了局。其实,从“他一直迷失自我,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生死又有何谓”这句话来看,kutner这个人物的隐喻昭然若揭。编剧的目的达到了,一个次要角色的退场,虽稍嫌仓促,但无伤主干。
本季最终集的病例,毋庸置疑,是对豪斯精神分裂的暗示。在这最后两集里,豪斯与“心魔”(真我与自我)的对抗是点睛之笔。一直以来,豪斯的“自我”都处于半失控状态,所谓“半失控”,就是于“现实”的高压之下,还有一根“道德自律”的“保险丝”在发挥作用。而幻觉中出现的“Amber”,则屡屡跳将出来,极尽蛊惑之能事,挑战豪斯的底线(人性的阴暗面),可以看作是“失心疯狂”的先兆。上一谈说过,“琥珀之死”令豪斯倍感迷失,“饮鸩止渴”的结果,就是“泥潭深陷,不可自拔”。豪斯意识到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于失控的边缘,向库迪寻求帮助……幻觉、还是幻觉!崩溃、彻底崩溃!
在第三季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配角,警探(大卫.摩斯)。这又是一个具有审判意义的人物,经他之口,客观的表述了法理的严肃性,及其现实意义。
库迪:那些药帮他(豪斯)解痛。
警探:不,毒品扭曲了现实,他是个瘾君子。
库迪:他又没去拦路抢劫?
警探:可他是个医生,在他弄出人命之前,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刑罚体系存在的目的,是当一切都失效,守住最后一道防线。不是我危言耸听,情况已经失控了。
事实正如警探所言,豪斯终于玩火自焚,在第五季结尾精神崩溃,住进了戒毒中心,他要解决的不仅是“毒瘾”,更重要的是“心魔”。
剧本编到这个地步,已经到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终”的关键时刻。编剧在第六季之初,用了将近九十分钟的篇幅,以酷似《心灵捕手》的章法,终于让豪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按戒毒院长的话说:“你承认痛苦,并找我倾诉,而不是用嗑药来解脱。”证明豪斯不但戒掉了毒瘾,并且打开了一扇心门。
似乎,一切都在向“happy ending”的结局发展……

豪斯医生 第五季House M.D.(2008)

又名:医神 第五季 / 流氓医生 第五季 / 怪杰医生豪斯 第五季 / 怪医豪斯 第五季 / Dr. House Season 5

主演:休·劳瑞 丽莎·艾德尔斯汀 罗伯特·肖恩·莱纳德 欧玛·艾普 

导演:德兰·萨拉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