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对任公的一生充满好奇,起源是去年伊始,无意中读了梁启超的《读书指南》,一读才发现其乃学术大儒,文笔极佳,如行云流水,像读书指南这样不易出彩的话题他都写的头头是道,让人拍案叫绝。
后来去了其在天津的饮冰室,两座小洋楼里摆满了他的著作、珍藏的书籍、以及他的事迹。
而最近读了若干近代史、看了《走向共和》和这个纪录片,对任公又有了新的认识:
-任公智商奇高,这毋庸置疑,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一生用一支笔,挥斥方遒。前期是政治家,他用无数文章陈述着自己的思想,与各种封建的、假君主立宪的思想做斗争,启发着人们的民智。后期成为学者,亦著作颇丰,影响了后来历史研究的思想与方法。
-任公情商亦奇高,也许这个词比较现代,也不那么恰当,但他确实在那个变化的时代,用变化的思想一直引导着革命家和民众,一直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人在那个时代都有一些政治上、思想上的阴影在。比如说他的老师康有为,前期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后来竟然帮助张勋复辟;比如袁世凯如果不称帝,其后世的评价也不至于如此有争议,真枭雄也!Maybe陈独秀、段祺瑞等等,都在历史上有其正面和负面的作用。但任公却在那个思想潮流、军事力量都瞬息万变的时代,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启发着民智,不得不说是真聪明人也!
——其在戊戌变法的时候,是君主立宪的旗手;
——在辛亥革命后,帮助袁世凯成立进步党,为君主立宪做贡献;
——在得知袁世凯并不是真心想要君主立宪时,其立刻发表文章讨伐其作为,并在袁世凯称帝时,发出讨袁檄文;
——在张勋复辟时,其并不赞成康有为的做法,讨伐复辟,再造共和;
——后来专心学术,在清华等地讲课,培养学生,启发民智。
而这些变化也彰显了其拳拳赤子之心,为了新秩序的建立不断探索,因势而变。
-提起任公,另一个不得不说他的就是他的“一门九子三院士”,他有九个宝贝,后来各个成才,无人从政,都在学术方面各有成就,其中竟有三人是院士!而且孩子们也没有因为在国外学习,而直接生活在国外,陆续回国用他们的思想和技术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曾读过《梁启超家书》,书中尽数体现了他对孩子们真挚的爱,对他们的理解,给予他们自由与支持,如父如朋友般的教导。孩子在这样充满爱、自由与信任的环境下长大,莫怪各个成才。
纵观其一生,是精彩的一生。他的饮冰室“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或许说出了他的心声,一生忧国忧民,为了国家的进步与自由,用自己的笔与声音不断尝试,实乃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