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8-12-01

伯纳德与桃瑞丝:模糊的边界

因着爱屋及乌,对苏珊·萨拉登充满了好奇。这样说并无光晕效应之嫌,而是,在这个地球上,我们总是通过某些途径去认识某些人,最初的身份总是某人的谁谁。如果仅停留在那个层面,我们自己的世界会因着他人的纷呈而显得狭隘。对苏珊·萨兰登,我没有停留在蒂姆·罗宾斯的伴侣这个身份上。

她不是我心目中的美女,至少在她早年的剧照上,刚毅多于娇柔,眼睛有点凶。可是在《伯纳德与桃瑞斯》中,大概是年龄和阅历的双重积累,第一眼就喜欢上了那个专横的她。

天资聪明的女人并不少,但总有些宿命的东西阻碍女人拥有智慧。首先是感情,其次是金钱。桃瑞斯从小没有温暖的家庭,父亲竟被母亲冻死在家中。暂且相信这不大合逻辑的童年往事吧,因为它更好地解释了桃瑞斯的明智首先来自于,她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

她的富有足以经营几个中等发达国家。于是,理论上没有她得不到的东西。可是,她的孩子只活了一天就夭折,她身边的男人只是收费工人。那些觊觎着她的人,并没有得到分外之物。她的明智在于,既看得穿别人的欲望,给与一定的满足,又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掐死那些欲望。她知道界限在哪里,只把懂得界限的人留在了身边。

“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我只想照顾你。”

他来了。现在回想起拉尔夫·费因斯扮演的伯纳德,都难以抑制自己的笑。华丽的绸缎,浓重的眼影,薄薄的鲜艳的嘴唇。当他们坐在餐桌旁庆祝她的最后一个生日,那场面简直可以引发笑泪纵横。不管拉尔夫·费因斯是不是同性恋,是否熟悉同性恋的生活,我必须承认,他扮演的同性恋有太多戏剧成分。也许,同性恋在生活中就是一个不普通的群体,所以越是光怪陆离反倒越容易被接受?总之,他的姿态他的妆容都触动了我的笑脉。

我一度喜欢《英国病人》里的拉尔夫,依稀记得淡黄色的光线里,他坐在床边缝扣子,躺在床上的女人看着他。在桃瑞斯的家里,他又多了个本事:绣花。涂脂抹粉的细致劲儿更不用提。这些打破男人先定身份角色的举止,却勾起了冷漠的桃瑞斯无限好奇,也打破了她的警戒。如果两个之间发生了关乎爱情的事情,就真的流于俗套了。

不管是什么样的感情,那种沟通很美,它最后以彻底的信任收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信任,是需要证据的。最后坐在理事会上的伯纳德,就是这样一个证据。那信任是如何培养的呢?我们往往习惯了去定义某种感情,而忽视了在共同经历中建立起来的信任。究竟是爱在前,还是信任在前?其实,人与人之间有很多种微妙的情愫和依赖,是由不得定义的。电影恰好抓住了那些模糊的边界,放大理想,放低现实。如果回想一下伯纳德的经历,就会发现他并不是无条件的陪在这个富婆身边。那种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可以随时拒绝总统邀请的时刻,恐怕是想都不曾想过的。伯纳德也为之着迷!桃瑞斯是一颗孤独的大树,伯纳德跟所有人一样可以靠着她乘凉,唯一不同的是,他不去砍她的枝叶。就连最基本的身体欲求都没有,这样的男人,对桃瑞斯来说也是个宝物。但他们之间,远非爱情。

故事本身并没什么新奇,虽然离这个年代很近,但平台过于高远,并非我钟情的类型。不过,两个年龄相差16岁的演员,把这个老套的故事演得异常从容流畅。看过真的很舒服。

伯纳德与桃瑞丝Bernard and Doris(2006)

又名:情同姐妹

上映日期:2007-10-17片长:103分钟

主演:拉尔夫·费因斯 苏珊·萨兰登 皮特·阿瑟 詹姆斯·瑞布霍恩 

导演:鲍勃·巴拉班 编剧:Hugh Cost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