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作为母题
“监守自盗”瓦解了正义与邪恶的对立关系,在监察系统内部置入了犯罪。当执行正义的警察即制造邪恶的罪犯,关于罪与罚的话语体系宣告失效。电影往往需要突破现实生活所划定的界限,创造出后者不具有、不允许的情境。在那类卧底电影中,原本两相对立的情形被瓦解:警察化身为罪犯,制造着罪行,或者坏人潜入警察系统,在表面的伸张正义中暗地进行犯罪的勾当。
现实生活中的正义与不正义泾渭分明,不允许正义中潜藏着不正义,或不正义以正义的名义行使着邪恶。但电影并非如此,它只是一个虚构的世界。“监守自盗”这类题材,已经在电影中创造出了许多美妙的时刻,变成了一种叙述的母题。它的独特功用在于能够搁置法律的介入,让人性的黑暗尽可能地暴露出来。试想一下,一个人以警察身份犯罪了,他是否愿意以正义的形式(法律)来解决问题呢?决不可能。
他不仅不会报案,还会动用自己一切权力将犯下罪行的证据掩盖。这相当于犯罪的“平方”,后面的犯罪是为了掩盖之前犯下的罪行,如同滚雪球一般会越滚越大。随着事态严重程度的加剧,人性间的冲突也将被加倍地爆发出来。结果是“监守自盗”之类的电影瓦解了正义对不正义本应具有的强力(正如现实生活那样),变成纯粹力量间的对决,强者为王的逻辑贯穿影像始终。
雷,他的人生课堂
雷被卷入犯罪事件,事出偶然。他是在哥哥的指示下进行偷窃的,生性纯良的他躲过了警察的魔爪,被一位和善的退休保安收留。他不仅深知雷犯下的过错,而且不将其报案。他给雷上了一次“人生课堂”:以某种程度完成了缺失的父亲应该行使的责任,并驱除了哥哥在他身上留下的坏影响。
警察的那方正是我们上面提及的“监守自盗”,哥哥之所以让他去偷钱,也是在警察的指示下。因此,当偷窃事件被发现,甚至有人死后,这些事件仍然处于不为人知的黑暗中。并没有任何案件,因为幕后的罪犯就是警察自己,也没有被大众知悉,犯事的警察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人知道这件事。(我看过此种设定最好的应该是曼多萨的《罗莎妈妈》)
整个故事采用了这种老套的模式,两方力量的对决最后以警察的失败告结。所有的一切都被设计成能够帮助雷的成长,而为了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基本上,牵涉此事的人都死了。争斗也没有任何富有亮点的反转,在温吞水般的剧情中老死不活地发展着。对于我们这类看香港电影长大的观众来说,实在让人失望。

雷的人生课堂La educación del Rey(2017)

片长:96分钟

主演:Germán De Silva 

导演:圣地亚哥·埃斯特维斯 编剧:胡安·曼努埃尔·博尔登 Juan Manuel Bordón/圣地亚哥·埃斯特维斯 Santiago Esteves

雷的人生课堂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