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谏山创在叙述故事的时候采用先是倒叙,再顺序,中间还有缺失的时间线拼图,而且动画的前三季动画一直在抛出问题,最后一季开始才算是开始解开谜题。
而这样的叙事手法,恰恰把剧情从一部看似简单的热血少年漫逐渐上升到了更高的高度,这个故事不仅仅讲的是复仇的故事,讲的国家和国家的政治立场,还有人与人之间因为立场而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很多人说烂尾我只能说你理解能力太差),漫画虽然已经完结,最终结局我们在表面上看似是艾伦冷酷无情的灭世,但如果换成另一种结局,这部作品反而不会成为一部被众人翻来覆去解说的经典,更因为漫画只有139话(谏山创在开始就说了不要画长篇),而仅仅是这139话就能把故事讲得这么深刻,足以见得他讲故事的功力了得。
所以有没有烂尾,我希望大家看完这篇解析之后你再得出结论。
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谏山创一直在不断的把看似不重要的线索隐藏在剧情之中,而且用尽了各种对称和埋包袱的手法,我感觉解析巨人故事的叫“巨人学”都不为过。
对称的故事描述手法,谏山创用了不止一次,我会在后面人物立场分析上慢慢写。
尽管故事中的角色和人物众多,但是到最品来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符合其人物性格的,其实决定一个人物的命运走向往往是在关键时刻做出选择,性格不同导致的结果就是千差万别的,谏山创曾经在采访中这样说过,故事画到后面已经不是我能控制的了,而是角色自己去控制的,这个结局就是我认为的完美的结局。
故事发生在架空的世界,在故事发生的阶段,世界上很多地区已经发展出了工业,近于现今第二次工业革命水平,但因为岛内人被王族抹去了记忆以及阻挠,所以科技发展滞缓。现如今利用巨人之力的国家只有马莱国和帕拉迪岛。
调查兵团、宪兵团、驻扎兵团、训练兵团
训练兵团是尚未正式入团的新兵在正式配属前的训练生所待的兵团。毕业后可以选择进入其他不同的兵团,但只有成绩前十名的人才可以选择进入宪兵团。在巨人入侵城墙时,也会有和其他兵(军)团互相合作展开作战行动的状况。
训练课程包括立体机动装置的训练、格斗的训练,实际对战的测验等,如果成绩太差,就会被要求退出,无法成为军团成员。刚进入时,除了已经面对过巨人的人之外,会施以心理上的震撼教育。没有训练兵团,其余三大兵团就不可能存在。
宪兵团在国王身边管理人民维持秩序。因为拥有在内地生活的权利,而且只有在训练兵团 的期末考试综合成绩前十名的新兵才能加入宪兵团,所以是几乎所有新兵的终极目标。总人数大约2000名左右,如果加上归“宪兵团”指挥的 驻扎兵团,实际可动员兵力大约有5000名。在性质上跟当初以民主方式成立的“调查兵团”很容易产生对立。
兵团标志为一匹侧脸的墨绿色白鬃
故事中马莱三人组阿尼加入的就是宪兵团。
内军团部门所属的“驻屯兵团”,负责守护壁,与进攻城墙的巨人们战斗,是人类军团人数最多的主力军团。负责强化城墙、墙内地区驻守任务的部队。在巨人出现以前,主要工作是墙的修理与维护。总兵力约有4万人,为全兵团中最多。纹章是盾与两朵蔷薇。
考不上宪兵团,又不想加入调查兵团的新兵的最终去处。在两次巨人攻城战中贡献巨大,但是进入驻扎兵团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士兵在驻扎兵团有一定贡献和权威时,在司令的认可下可以转入 宪兵团。
兵团标志为两朵带着荆棘的蔷薇花
拥有其他兵团不可比拟的超强战斗力,长期在墙外进行巡逻调查捕杀巨人,但每次出巡都会造成惨重的伤亡,也为人类未来与探知付出了重要的贡献。正面挑战巨人的部队。死亡率最高,但因为长期和巨人作战,战斗经验也最为丰富。
总兵力约有1000人,为全兵团中最少。每年大约有将近60名新兵加入,4年间共死亡了超过六成的士兵,原本人数有1000人但在与女巨人和兽之巨人战斗后,精锐兵力尽损,再加上墙内宪兵团的追杀与镇压已造成大批人员伤亡。但艾尔文团长所策划的政变成功总兵力大约300余人。在漫画84话中在玛利亚之墙经历作战以后已经全军覆没总兵力只剩下9人。
主角团基本上都在调查兵团,漫画中的历任团长是埃尔文、韩吉、阿尔敏。
——以上词条部分资料引自百度百科
帕拉迪岛独有资源,可为立体机动装置提供动能,很多国家包括马莱都觊觎帕拉迪岛的冰爆石资源。
在故事中艾伦还没解开最终始祖真实的秘密之时,所有在墙内的人所了解的事实其实是被串改的记忆:始祖尤弥尔和大地恶魔签订了契约,墙外只有巨人,没有人类。基本上所有墙内的人都对这段历史深信不疑(极个别的人除外,比如埃尔文兵长和他的老师,以及部分知道真相的阿卡曼人)。
但实际上的真实的历史是:尤弥尔是被初代弗里茨王奴役的奴隶,成为奴隶的那一刻就被割掉了舌头不能说话,而她成为始祖巨人的契机更是因为她放跑了猪圈里的猪。
在漫画中,艾尔迪亚当时还仅仅是个部落,几乎还过着原始社会的农耕和掠夺的生活。正是因为这次“不小心”放跑猪的事件,弗里茨王嘴上说着给她自由,但确是放出了猎狗跟士兵追杀她。。
尤弥尔在偶然躲避追赶的情况下不小心掉进了树洞中和怪诞虫结合成了始祖巨人。
成为了巨人之后的尤弥尔被弗里茨当做“最终兵器”利用,开山架桥、建造国家。因为原始社会这种巨人力量无疑是压倒性的军事力量,所以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其他国家一直被艾尔迪亚人奴役跟压迫。
而故事中和帕拉迪岛对立的马莱国更是差点被艾尔迪亚的侵略和扩张灭国,直到艾尔迪亚人第145代王厌倦了这种生活,和戴巴家族以及其它几个家族联合演了一出戏,签订不战之约自愿带领部分人去帕拉迪岛生活,这种近两千年的战争状态才结束,至此之后世界上就有两拨艾尔迪亚人,一波知晓【部分】真正的历史留在墙外,一部分被抹除记忆被植入新的记忆留在墙内。
而自从尤弥尔和怪诞虫结合那一刻开始,尤弥尔的子民其实就是“被诅咒的人”,即便不是艾尔迪亚人和艾尔迪亚人结合,生下来的孩子也是尤弥尔的子民。
尤弥尔的子民永远存在着被巨人化的可能,即便是休战协议签订之后,留在岛外的艾尔迪亚人被集中容留在马莱国部分区域,并且随时可以接受马莱人的盘问,没有出行的自由而“犯了错”的艾尔迪亚人则会被注射巨人脊髓液变成无垢巨人。
因为简直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终日如行尸走肉一般。
变成无垢巨人之后,如果本身在生前有强烈的执念,就可能会成奇行种,行动极其迅速,在剧情前期中,外出墙壁的调查兵团基本上都是被奇行种杀死的。
除此以外,始祖巨人还可以利用坐标之力把所有艾尔迪亚人的记忆抹除,甚至可以改写艾尔迪亚人的基因(吉克想借由始祖巨人的坐标之力抹除所有艾尔迪亚人的生育能力,以达到艾尔迪亚人人灭种的目的)。
另外,所有艾尔迪亚人的记忆都可以在【坐标空间】中被留存,可以把所有艾尔迪亚人召唤到道路里。而后期智慧巨人巨人化的身体其实都是尤弥尔在空间中用沙子塑成了他们的身体,在坐标空间中不存在时间的问题,可以说时间是之前也是之后,是永恒的存在。
所以在马莱的能变成巨人的人也都是艾尔迪亚人。
这也是为什么马莱人用“荣誉马莱人”来洗脑留在墙外的艾尔迪亚人,其实就是让他们自愿牺牲自己来继承智慧巨人而已。
巨人历990年
初代弗里茨王遭人暗杀,尤弥尔舍身挡住了暗杀的枪口,但这个时候弗里茨却说;你生来的意义便是此,这点小伤怎么会杀死你?
尤弥尔此时已经为弗里茨生下了三个孩子,也就是帕拉迪岛三座巨人之墙的名字:罗塞、希娜、玛利亚。
弗里茨命令尤弥尔的三个女儿吃掉尤弥尔的尸体以此来获得巨人之力。
但继承了巨人之力后寿命便会受到诅咒,从继承之日开始,生命就只有13年,至于为何是十三年这个数字?
大家看看上面指证尤弥尔放跑猪的手有几个,还有本身和尤弥尔继承巨人之力那年十三岁有关系,我觉得谏山创是这样设定的。
尤弥尔的三个女儿死后,尸体又再次被分食,自此产生了九大智慧巨人。
前方高能
。
。
。
。
继承者会受到前后继承者记忆的影响(枭当时就是受到了艾伦记忆的影响,而叫出了三笠和阿尔敏的名字),而格里沙这杀墙内王族一家的时候也是受到了未来艾伦记忆的影响,而也是因为这吃了始祖巨人,所以格里沙在继承救人之力后才看到了时空中的吉克。
进击的巨人不会受到始祖巨人控制,动画中继承者分别是枭(艾伦•库鲁加)、格里沙•耶格尔、艾伦•耶格尔,艾伦之所以被取名叫艾伦,是因为格里沙为了纪念枭。
进击的巨人乍看之下和其他巨人比起来反而没有长处,但他的能力恰恰是最重要的,可以不受始祖巨人影响,另外因为继承者之间的记忆可以相互影响,在巨人的闭环故事结构中——进击的巨人最大的能力就是预测未来。
体型超过60米的超大型巨人,漫画中继承者先后分别是贝尔托特•胡佛和阿尔敏•阿诺德,巨人的身高可能跟继承者有关,阿尔敏变身后并没有像贝尔托特那么巨大),没有皮肤,全身可以通过消耗肌肉来放出高温蒸汽(当初阿尔敏就是作战中分析出了它的这个特性才指定作战计划打败了贝尔托特的超大型巨人)。
漫画中的继承者为吉克·耶格尔
兽之巨人可以通过向他人注射或食用脊髓液,使用吼叫激活艾尔迪亚人变成无垢巨人进行操控(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吉克是王氏的原因,其他人不能)。
兽之巨人巨人形态也可能讲话。
现存的继承者是艾伦同父异母的哥哥吉克。吉克投掷能力非常强,因为这一特性导致兽之巨人的投掷能力也非常强,破坏力堪比炮弹。但是兽之巨人的上限和下限也很高,变成巨人之后的能力完全看继承者本人能力,而且兽之巨人的动物形态不仅仅只是猴子一种,可根据人本身特性进行改变。
女巨人
动画中出现的继承者为阿尼·利昂纳德,没有皮肤包裹,阿尼因从小训练格斗所以有着超强的格斗技巧,可以让皮肤局部硬化,后被104期队员发现是马莱卧底后将自己硬质化,在帕岛地下。
地鸣战争开始后,被阿尔敏众人救出。
历任继承者:马赛‧贝利库·加里亚德、尤弥尔、波尔克·加里亚德、法尔克·格莱斯。
马赛‧贝利库·加里亚德本来是马莱故乡四人组的队长,但是当四人组刚想要潜入帕拉迪岛的时候就遇见了变成无垢巨人的尤弥尔,为了就莱纳,他推开了他,于是尤弥尔吃掉了马塞继承了鄂之巨人,后来在进击巨人夺回战之时,尤弥尔回到马莱而后被波尔克·加里亚德吞噬,后者继承鄂之巨人,后地鸣战争开始之时被法尔克·格莱斯吞噬而继承巨人之力。法尔克因喝了吉克的脊髓液,加上继承了鄂之巨人而进化出了飞行的能力(也是没想到)。
鄂之巨人的巨额是可以咬碎铠甲巨人的铠甲和硬质化外壳的存在,所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艾伦的进击的巨人才得以利用鄂之巨人的像夹核桃那样夹碎了战锤巨人本体的硬质外壳而得以吞下战锤巨人。
马赛‧贝利库·加里亚德和波尔克·加里亚德是兄弟,所以二人巨人化后长相非常相似。
铠之巨人身形魁梧变身者为莱纳,浑身上下被铠甲包裹着,在进攻和防守上铠之巨人都能凭借一身铠甲游刃有余,当初撞开玛利亚之墙引进大量巨人屠城就是他的杰作,但铠甲硬度低于巨人硬质化外壳,低于鄂之巨人的鄂力。
车力巨人战斗能力不强,但耐力极佳,起着运输的重要作用,它四脚着地速度极快。皮克是车夫巨人的变身者,她能够维持巨人的样子长达两个月之久 ,大家都在吐槽明明皮克长着最好看的脸,巨人化后却长的最丑,车力巨人形态也能讲话。
战锤巨人能快速制造出武器,实力极其强大,但是因为作战经验不足,所以登场即被艾伦吞噬。
战锤巨人本体不在巨人后颈里,是在体外通过一条线连接着这种形态,这种形态是巨人中唯一的。
始祖巨人
其已知的继承者有:尤弥尔、初代雷伊斯王卡尔·弗里茨(后改姓雷伊斯)、罗德·雷伊斯之父、乌利·雷伊斯、弗丽达·雷伊斯、格里沙·耶格尔(艾伦父亲)、艾伦·耶格尔。这7位继承者中只有4位在剧中进入过始祖巨人形态。
当初弗丽达·雷伊斯没完全发挥出始祖的威力才被艾伦的爸爸吃掉。同时祖巨人还拥有着篡改他人记忆的能力和坐标之力的能力控制除了进巨之外的所有巨人。
想谈这个原因,我们必须先说一说谏山创讲故事时候的叙事结构。
截图来自b站upLilin Z 白做出的进击巨人结局分析截图。
谏山创是一个喜欢不停的埋包袱,并且不完全用顺序时间线去叙事剧情的一个作者,而且当巨人第四季也就是漫画91话才开启了马莱篇。
本身前三季是让人们站在阿尔迪亚人视角里去看待问题的,所以我们在这里会自动带入墙壁外的人为仇人的视角,但当马莱篇开启之后,谏山创又让读者以马来人为视角来看待整个故事,所以这就让人们造成了一个非常不愉快并且痛苦的观感,你以为的坏人其实并不是坏人,你以为的好人也不是好人,他们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以及视角来相互仇视罢了。
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前三季动画的主要视角是艾伦仰视巨人,那第四季是莱纳去仰视巨人整个故事的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和反面角色完全进行了调换,从第四季海报就能看出,右边样式视角的人是莱纳。
当我不知道第四季剧情的时候,我的心是非常站在艾伦这边的,我会毫不犹豫的希望艾伦将墙外的敌人全部消灭,但当最后一季播出的时候,我却发现其实剧中的角色都是被剧情奴役的人。
巨人中已知死去的角色(红色)。
其实从这一点上,谏山创就已经超越了大多日本漫画家作者,他完完全全站立在上帝视角去创造整个故事内容,很多人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故事中最主要传达的理念都在有意识的去进行一种反战的思想的传播,因为在战争中没有一个人能无一幸免。
另外,在讲故事时间线之前要明确一个故事中的一个世界观——它是一个线性闭环性的世界,角色的发展发展方向是可以前后影响的,所以每件事情发生触发的线索,都是以已经发生或没有发生为前提。
而当艾伦接触希斯特利亚(王室血统)之后,他看到了整个艾尔迪亚人2000年发生的历史,但这些历史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给艾伦的,他只知道一些事情的结果,并不知道是怎样前进到这个地步,所以他才在第三季结束的时候说出了如下内容:
这也就造成了他后期的故事中读者看起来有一种错乱的感觉,而且第四季马莱篇开始,直接跳过了中间三年的故事情节,这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艾伦的心态到底是怎样变成“艾主席”的,其他的伙伴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些悬疑都没有交代,这可能本身和谏山创一定要画139话的故事情节有关系,没有那么多篇幅去完整的展开。
巨人的故事乍看之下很简单,特别是动画前三季(漫画90集以前),简单的概括来说就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墙内人一开始不知道外面外面为什么有巨人在,只知道不能去墙外,因为出去会被巨人吃掉。
墙壁被墙外三人组破坏掉,以墙内主角104期兵团的视角墙外的几次巨人讨伐战为主,最后以艾伦回到家乡地下室打开了密室了解到了真正的秘密。
由此,从第四季动画开始(漫画91话开始)逐渐揭开了世界的真相。从故事开启的那一刻,就预示了结局,第122话解开谜底之时和第一话直两千年前的你完整契合。
第一话和第一百二十二话都叫《致2000年后的你》
因为我后面写的人物立场会具体讲剧情,所以我这里不做完全梳理,梳理的话三万字也写不完,大家可以去知乎直接搜故事时间线,很多人总结的比我好。
要分析人物,就要先分析人物的性格,性格才是决定这个人在之后故事中怎样向前推进的行为动机。
特别是第四季开始之后,动画的op和ed帮助故事补完了主角艾伦的行为和动机,这也是为啥B站up那么多人都开始做巨人动画主题曲的解析了。
我们要清楚,艾伦在发动地鸣的时候也仅仅只有19岁,可以说还处在青年时,而且因为在短时间内知道了他身上即将发生的结果(和王族希斯特利亚接触之时的表情那么震惊就是这个原因),但这些结果只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必然会让艾伦的行为动机发生一些变化。
艾伦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
冲动、偏执、容易愤怒、渴望力量、重视朋友(特别是对三笠的爱和阿尔敏的友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一切手段,这些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些剧情可以表现出他性格中的特点:
首先对于三笠的保护他可以拼命,大家还记得第一季开始的时候,三笠因为自己的东洋人血统而被人贩子拐卖,艾伦是怎样将三笠救回来的么?
偷袭、用小刀毫不犹疑的将两个人贩子杀了,并且杀完之后还要补两刀,边补刀边说你们这种人就是该死之类的(是的,谏山创就是这么严谨)。
可以说艾伦非常勇敢,但是也非常的冲动,也非常的“心狠手辣”,因为当时只有9岁的他要面对的是两个拥有绝对力量的大人 ,一旦对方有还手的机会,艾伦肯定死,但是艾伦根本没考虑这么多,他心目中的绝对目标是救回三笠,为了三笠死都行。我还记得艾尔敏第一次迫不得已杀人的时候,艾尔敏多自责(虽然自责,但是因为要达成目的还是毫不犹豫的杀了),艾伦在这方面就不像艾尔敏,如果你想夺取我的自由,那么我就要提前夺取你的自由。
谏山创在故事开始初期就将主角刻画成这样的性格了,而这种性格为后期艾伦的所有做事行为都埋下了伏笔——他就是那种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动用一切手段的人。
截图来自《进击的巨人第四季 part.2》第四集,这里是吉克和艾伦接触以第三人称视角进入了格里沙的记忆中,吉克一直以为是格里沙不断的给艾伦埋下仇恨的种子,但当他走了艾伦童年才发现,这一切其实都是艾伦自己的选择,所以吉克在第一张截图一脸惊呆。
也是因为这件事,当艾伦跟家人说想参加调查兵团的时候,格里沙·耶格尔并没有说什么,因为他知道,这孩子是留不住了。
艾伦的为了同伴不怕死还体现在,他在第一季动画第五集为了救艾尔敏,可以将已经到了巨人嘴里的艾尔敏拉出去,而自己被巨人吃掉也毫不畏惧。写到这我又老泪纵横了,艾伦真的是可以为了朋友两肋插刀。
艾伦是真的单纯,做事一根筋,假如继承始祖之力的不是艾伦而是阿尔敏,那么可能故事肯定不会走向地鸣,如果是阿尔敏他肯定先说“我们谈谈吧。
以及,因为巨人的力量可以相互影响,枭在临死之前嘱咐格里沙说到:到了墙内一定要保护三笠和阿尔敏,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艾伦的执念影响到了枭的记忆,但为什么说的是保护三笠和阿尔敏,而不是别人,是因为他们对艾伦足够重要。
艾伦的狠不但可以对别人,也可以对自己,为了潜伏进马莱伪装自己,他亲手锯掉了自己的一条腿戳、瞎了自己的一只眼睛,就是为了不想让人看出破绽(他潜入马莱伪装成伤员),更别说他每次变成巨人之前都要狠狠的对自己的虎口咬上一口而触发巨人之力了。
纵观前面四个故事情节可以看出——艾伦自始至终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保护同伴。
但前面我也说了,知道他发动地鸣的时候他也只是19岁的三观还没有完全成型的人,你让这么一个人承担了这么多,他能不崩溃么?
漫画最终话和阿尔敏的谈话
所以在艾伦临死之际和阿尔敏谈话的那一段剧情有很多人觉得突兀,但如果你再重新把巨人的剧情重新看一遍的话,你就会发现这种突兀感是谏山创故意在91话开始营造的,因为在这之后的剧情很少有描述艾伦心里活动的情节,而前三季动画也就是91集前面的部分有很多描述艾伦心里活动的场景,但是这点也完全没问题,因为这之后是马莱篇的开始,主角视角从艾伦变成了莱纳,反而莱纳的内心戏多了。
漫画最终话和阿尔敏的谈话
但如果你联系实际分析一下——艾伦还是那个艾伦,他还是那个当只会塔塔开向前冲,只为了同伴的那个人。
为了完成“命运”交付给他的命运,他宁可背负全世界的仇恨,也可以为了这些亳不手软。
为了让关键时刻犹豫的父亲继承始祖之力,艾伦甚至可以回到过去给格里沙增加仇恨的发码以此完成
也只想为伙伴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生活空间——“我可以让全世界恨我,但是一旦我成了众矢之的,大家就团结了”。
而艾伦在临死之前对阿尔敏说,她根本就不是像之前对三笠说话的那样讨厌三笠,而是深深的爱着三笠。
所以这也是我觉得这个人有血有肉的原因,我是真的很讨厌主角有那种一定要顾全大局但是却牺牲小我的人设,这样抛开一切世俗的根本就不是人,艾伦只是在一切的命运发展中背负了这些,但抛开这些主角的技能光环加持,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莱纳曾经说过艾伦做不应该继承巨人之力,但是他却继承了。
关于艾伦这个人的心理活动,最后漫画地鸣部分中没有体现出来,但是我们在第四季动画part.two部分的ED《恶魔之子》的画面中可以看到,艾伦从岁开始手握小刀的那个少年,逐渐长成了地名的那个恶魔,这一分半的时间就把艾伦的一生讲完了,而这短短的一分半钟也给帮关着解答了艾伦一系列心理活动,这首歌就是艾伦的心声。
子弹由钢铁铸成,击倒敌人便可以成为英雄,但如果抛开偏见,所谓的恶魔也是同样流着鲜血的人,明明只有一墙之隔,为何仇恨滋生于你我?既然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命运,因为你和我都是自由的人(点明主题,艾伦一直向往自由),此时艾伦的红色围巾(这条围巾就是三笠一直戴着的),变成了一只猎鸥,这里的要点——猎鸥的英文是Jaeger艾伦的姓名就是Jaeger的直译,而这也象征着自由。
但自由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约束和自己的家园自由便没有意义(片尾动画猎鸥碰到了天空中生出的网格便消失了),而最后这两句话“这世界无比残酷,但我却依然爱着你;无论牺牲一切,我依然想要守护你”,我本来不觉得是对三笠说的,但是这张动画原声还有第二首三笠视角的讲述,那么这一首的确就是艾伦写给三笠的歌。
所以,即便是于世界做对我也想要保护你,无论如何我会把这个目的达到。
这里艾伦想做的是地鸣灭世,而吉克想做的是艾尔迪亚种族灭绝。
在通常的日本动画和漫画角色中,大多数主角都是绝对正面的,但进击的巨人独特之处就在于,他的动画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立场不同,所以艾伦在后半段被塑造成了“反面角色”。
十九岁的艾伦
十四岁的艾伦
谏山创有意把主角塑造成一个坏人,因为所有的人物是为了服从情节的,即便是主角谏也毫不手软,艾伦就像一个完成剧情的工具人,虽然我们很心疼他,但是他一定得死,而且一定要成为一个反派,但这也是我觉得巨人之所以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伟大漫画的原因,因为它跳脱了普通的剧情模式,而且在整部动画完结之后,会让人产生深深的反思,这一点就足够证明了他的优秀。
而最理解艾伦的人无疑是阿尔敏。
最开始阿尔敏出场就被人欺负,还是艾伦为他解围(但其实这个时候艾伦也很菜),大家可能觉得他很懦弱,但是像艾伦这样不顾后果就硬干的小孩儿能有几个呢?所以阿尔敏不是懦弱,他是充分了解自己的实力后得出结论——对面硬刚也刚不动,所以这已经体现出了阿尔敏头脑聪明的一面,他不会做没有准备之战。
这在后期的玛利亚墙壁夺回战就能体现出——阿尔敏抱着牺牲的决心吸引贝尔托特的的超大巨人以此为艾伦硬质化奇袭来争取时间。
他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动画中主角团无数次把关键时刻的决定权交给了阿尔敏,就是在认可他的头脑。
其实这里阿尔敏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了,这一次他对阿伦撒了谎
而且阿尔敏在战争不利于我方的情况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制定了作战计划,充分说明了他判断力和信息分析能力非常了得,在战争中可以说是一个军师的角色。
谏山创蛮残忍的,让阿尔敏以这种方式“死亡”(幸亏后期继承超巨复活了)。
另外,阿尔敏也是有些腹黑的,可能乍看之下阿尔敏就是小天使,但是他性格中的确隐藏着腹黑的一面。同样也是墙壁争夺战,阿尔敏隔空喊话贝尔托特耳边:当时就击垮了贝尔托特的心理防线,因为阿尔敏知道他喜欢阿尼。而后来作为贝尔托特超大巨人的继承者,艾尔敏总是能梦见他的哭泣。阿尔敏其实也不忍心自己是以这样的方式继承了超大巨。
这部分我在后面说马来三人组立场再说
另外阿尔敏对墙外世界的好奇和艾伦有着根本的区别,阿尔敏对墙外的向往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动画中无数次对墙外的描述都是这个场景——阿尔敏和艾伦看一本书,书中描绘了大海,还有喷火的熔岩和冰冻的荒原,这都是他们在墙内看不到的世界,他的立场更像阿尔文,是想要知道世界的真相而去探索的。
从性格上来看,阿尔敏是非常理智的人,他并没有完全站在战争的视角来思考问题,而是来思考战争的本质。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不希望用任何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很多重大事件之前他总是想通过“谈一谈”的方式来避免暴力,这也是很多人吐槽他的原因。
133话这之前二人没有任何沟通,阿尔敏也是最能懂得艾伦的(虽然地鸣结束后他想起了艾伦执之前对他说的话。
最后为什么艾伦要将阿尔敏叫到道路里和他说前后因后果,是因为这个世界最懂他的人只有阿尔敏,可以说他们两个象征着两种极端,艾伦是最不理智的极端,而阿尔敏是最理智的极端。
三笠立场:
在说三笠之前,我要说一句——三笠很强!!!
她是104期训练兵最强的!!曾被当时的训练官称赞是可以以一敌百的存在,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几次大战几乎毫发无伤,还能把敌人全部斩杀。
来看下面这张截图:
谏山创之所以在日本很受女性欢迎,就是因为他在男女角色塑造上并没有因为女性是女性而故意弱化能力,并没有因为男性是男性而加强能力,更是没有因为调查兵团的危险性而故意减少女性角色的可话,也没有任何把女性角色的故事塑造成“擦边球”角色,就连巨人也是有女性存在的,更别提最后一代墙内王族的继承人都是女性了。
女性在这部漫画里很强!!!!
不过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三笠的阿卡曼血统。
阿卡曼一族是巨人科学的副产品,虽然他们被注射了脊髓液,但是却依然可以保持人的形态而且也有清晰的意识,所以也被称为没有巨人化的巨人,这就很强了,但是阿卡曼的血统是需要被觉醒的,并不是每一个阿卡曼人都能觉醒,三笠的父亲就是阿卡曼一族,但是即便人贩子来了他的能力也没觉醒,加上三笠本身又是东洋人和阿卡曼人的混血,所以就这么被盯上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能力,阿卡曼一族在墙外基本上都是王族护卫队,剩下的一部分人追随王族到了墙内。但因为阿卡曼不会被王族清除记忆,另外也反对王族对种族清除记忆的行为,所以是王族非常忌惮的存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阿卡曼一族因为遭到迫害人越来越少,部分人为了自保都去到偏僻的乡下生活,本身三笠一家就是在玛利亚之墙的西甘希娜区生活的。
这也是利威尔为什么讨厌王族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也是阿卡曼人,如果不是阿曼尼一族遭遇迫害他妈妈也不会死。
另外因为阿卡曼一族本身是王族利用巨人之力gaizao的用来保护王族的,所以原则上是阿卡曼人只要觉醒了力量就会因为这一特性而默认某人成为自己的宿主。
而三笠力量觉醒的时候就是在小时候自己被绑架,艾伦救她时就觉醒了这股力量——她一定要保护艾伦,但我觉得这里有一个bug,原则上来说他们觉醒力量应该是只能默认把拥有王血的人当做宿主,但是艾伦并没有王族血统,我个人认为这个bug是最后艾伦想要完成地鸣,而故意告诉了三笠不是真相的真相(这一点推测后来被阿尔敏证实了),以此让三笠完成最后对自己的斩杀任务,而且他还利用了三笠头痛的来进一步强化自己所说的阿卡曼血统论。
故事中艾伦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而且想要把自己打造成坏人的角色,这部分我在前面讲艾伦的立场时就已经说了。
而且三笠最后为砍杀了艾伦,结束了地鸣,从另一方面也她打破了阿卡拉曼宿主论这个现实。
那么三笠为何还会头痛?为什么在情节中,只要是艾伦遇险三笠就会暴走?
三笠第一次头痛是吃妈巨出现。
在玛利亚墙壁争夺战艾伦被莱纳抓走也头痛过。
玛利亚争夺战结束,看到阿尔敏快死了头也痛过。
后来得知用用巨人之力的人仅仅只有十三年寿命,而当时艾伦已经继承巨人之力五年,只有8年寿命时,也头痛过。
最后地名之战也曾头痛过,可以说,三笠的每次头痛基本上都伴随着她感情强烈波动的和剧情关键发展的时刻。
而这个伏笔,在最后谏山创也没有明示,但根据漫画120-122集艾伦因为获得了坐标之力以及最后一话艾伦展现给吉克展现他的能力——他可以借由坐标之力来影响过去和未来。
艾伦每次通过能力影响时间线的时候,三笠就会头疼,这和她的阿卡曼之力有关,因为在觉醒之前,面对父母在自己面前惨死的场景,她的头也没有痛过。
而最后艾伦说到整件事情结束的关键和尤弥尔等待的人就是三笠,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作为剧中绝对女主角,可能有人觉得三笠一切都是以艾伦的立场为存在的,有些过于依附艾伦的存在而存在了,如果说阿尔敏是艾伦友情的寄托和依靠,那么三笠其实就是艾伦中理想爱情的女主角。
但偏偏这个剧情在前期一直没捅破,直到最后一话才点名,但这个时候确实艾伦亲手死在了三笠的手上,但也证明了一件事儿,阿卡曼血统并没有“奴役”三笠,她也真的不是因为宿命而一定要保护艾伦。
至于为何尤弥尔此时出现在他们身后,在后面将讲始祖尤弥尔的时候再说。
对于希斯特利亚笔墨的刻画,特别是第三季,几乎比第一女主三笠都要多,而且三季ed的主要主角也是希斯特利亚,在前期隐藏真正角色的情况下的假名克里斯塔一直是她前期的名字,在训练兵团104期中排名第十名,能进前十名也很不容易了!
谏山创很少在漫画中描述女性的美貌,但是却侧面的说了希斯特利亚的美——莱纳曾经直接说过想跟她结婚,而且温柔善良的性格,就连发狂的动物接近她都会平静起来,可以算是同期生中的“女神”了。
而后期当艾伦知道了越来越多的知道了世界的真相,在第三次接触希斯特利亚的时候,互相瞬间接触对方的记忆看到了过去和将来。
但这件事,艾伦没有跟任何人说明,因为这样的后果可能就是——墙内可能会牺牲希斯特利亚让其成为巨人与艾伦接触而达到威慑岛外的作用。
伙伴对艾伦很重要,何况是在这之前艾伦已经做好赴死的准备被希斯特利亚吞噬其身上的巨人之力,她拒绝了。
之前的她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尽管每一次佛里达见到她都会给她洗掉记忆,但潜意识里希斯特丽亚的确是这么做的。。
富利达给希斯特丽亚看的这本书主角其实就是始祖尤弥尔,但真相是善良帮他人就有好结果么?
谏山创真是对称狂魔。
希斯特丽亚就像尤弥尔在现实中的分身,不同的是她并没有选择当一个好孩子。
在成为坏人的道路上,艾伦都出现了,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预示着尤弥尔的子民其实一直困在轮回当中。
注:艾伦需要和和王族接触的同时对方还需要有巨人之力才能开启坐标之力。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艾伦需要和和王族接触的同时对方还需要有巨人之力才能打开道路见到尤弥尔其实希斯特利亚早就知道自己王血的能力了。
在尤弥尔在在艾伦争夺战后选择了回到马莱之前曾经给希斯特利亚写过一封信,这封信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尤弥尔变成巨人之后获得的情报,当希斯特利亚碰触到信件的时候瞬间出现的黄色电流,让她读到了暗藏的消息——尤弥尔一生的记忆,也包括尤弥尔对巨人之力和坐标的理解。
所以这里雷伊斯忽悠希斯特利亚继承始祖之力的时候她犹豫了——变成始祖就意味着负担了墙内的命运。
希斯特利亚从小到大就一直扮演一个乖女孩,一个听话的女孩,她从没有为自己活过,而这一次她又要听从父亲之命吃掉艾伦,这里她犹豫了,
特当她问父亲,既然墙内的王族有能力消除巨人,让艾尔迪亚人自由,那么为什么在这一百多年内,他们不去这么做呢?她再次犹豫了。
于是这一次,她不想当好孩子了,于是有了下面这段经典的“坏小孩宣言”
拒绝成为始祖,拯救世界这种事交给别人吧,我才不想呢!
这一次她终于能为自己活一次了。
关于希斯特丽亚的和艾伦之间的感情 我更倾向于因为背负了同样沉重的命运和苦命相连的人。
说吉克的立场,我们就要先讲一讲吉克的身世,父母是秘密组织艾尔迪亚复权派的领袖,格里沙·耶格尔和戴娜·弗里茨,所以吉克弗里茨王室后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艾伦触碰到吉克也可以发动地鸣之力。
小时候的吉克,发色像他妈妈戴娜
在吉克童年时代,格里沙和戴娜两个人一直在马萊国密谋组织艾尔迪亚的复权,这一派的最终目的是去墙内夺取始祖之力,并带领艾尔迪亚人打倒马萊。
格里沙和戴娜从小就给吉克灌输复权思想,而忽略了一个非常主观的因素,就是吉克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他是一个人而不是毫无思想的机器。父母对他的这种期待和期望,让他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而且他非常渴望父亲的认可,这直接导致了吉克思想的变化——向外求得这种关爱。
因为投掷球的游戏,吉克认识了当时的兽之巨人库瓦沙,渴望父爱的吉克,也在对方身上感受到了父亲般的爱,而同时也继承了库瓦沙的思想——灭绝艾尔迪亚人。
与艾伦的激进以地鸣方式来解决这2000年的争端方式不同,吉克是对内消极解决问题方式,他希望艾伦在道路上控制始祖尤弥尔而让艾尔迪亚无法生育以此达到解决纷争的目的。
艾伦潜入马莱之时便和吉克接触过,但从吉克丢出棒球而艾伦没有接住棒球的那一刻起,吉克其实就知道,这个弟弟可能之时假意同意艾尔迪亚灭种的目的,而最后在道路中和艾伦交谈之后艾伦也的确不想这样做。
吉克和库瓦沙的思想,无疑和墙内的真正王族相一致——他们是真的彻底认为艾尔迪
亚人要为之前祖先所犯下的错误而承担后果,要承担来自墙外人的憎恨,可这对本身活着的艾尔迪亚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残忍呢?
贯穿三人组的关键词其实就是——矛盾,立场的矛盾,对面调查兵团的矛盾,对墙内人的矛盾。
莱纳·布朗
谏山创曾经说过,他最喜欢的角色不是艾伦,而是莱纳。在故事后半段我常常在想,为什么这个人是莱纳?
莱纳的矛盾命运应该从他的出身就能看出来了,母亲是艾尔迪亚人,父亲是马莱人,因为身份问题,他永远不会被父亲承认。十岁就继承了恺之巨人,这样算来他只能活到23岁。
如果不是战争,莱纳应该是那种很受大家喜欢的憨厚大哥,看起来傻傻的,但是关键时刻总是能出手,而且作为104期战士第二名,身材高大憨厚看起来就有实力和安全感(参考阿尼变成女巨人逮到莱纳,莱纳直接逃出来了,虽然是演戏但是这一段也的确是惊了众人)。对伙伴重情义,可以说谁都能是卧底唯独莱纳不应该是卧底,然后谏山创就让他当了卧底。
其实谏山在这部分已经给出了很多暗示,每次大家在讨论铠巨和超大巨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给过莱纳和贝尔托特画面,另外,在玛利亚夺回战的时候,面对下面那么多无垢巨人,贝尔托特甚至想咬手变巨人了
莱纳是谏山创塑造的最成功的悲剧色彩的人物。鉴于他曾经说过只有悲剧才跟给人留下最强烈的印象和共鸣这一点,谏山创能这么喜欢莱纳也有不为过了。
他和贾碧是表兄妹关系,通过漫画就能窥出为啥这俩人也最执迷于成为“荣誉马莱人”成为“马莱英雄”这件事了。父母给脑子洗的好,如果说动画中谁最像那种大多数的养孩子是因为想从孩子身上得到回报的父母——莱纳她妈绝对是。
她没想过莱纳成为巨人之后的寿命只剩下13年,她是觉得莱纳获得巨人之力能给家里带来好处,才不管自己这个儿子的死活。
从艾尔迪亚归国后的莱纳也一直被当做大英雄,是家族的荣耀,贾碧一想到自己之后能继承莱纳成为铠巨就两眼放光。可这背后是什么呢?
他们不过是马莱人的战争工具罢了,如果说莱纳在去帕岛之前和贾碧是一样的——想成为英雄,想为家族争得荣誉,想名留青史(脑子洗的好好的),但是自从他去了帕岛之后发现岛上的都是和自己一样的艾尔迪亚人,以及和104期训练班的成员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之后,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摧毁莱纳精神的开始——莱纳“演戏”演的太好了,以至于自己都信自己就是岛上的人了。
于是——他精神分裂了,对,不是开玩笑是真的得了精神病了。
从玛利亚墙壁夺回站开始,莱纳的那种精分就让大家看不懂了,莱纳一直在马莱战士和岛上士兵的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这也是为啥第三季玛利亚墙壁夺回战,莱纳直接在墙上跟艾伦坦白——没错我跟贝尔托特就是卧底,我俩就是铠巨跟超大巨,艾伦你是始祖巨,你还是进巨,别挣扎了你跟我们回去啥事儿没有,咱们也别干架了,我不想跟你们打架,不想让这帮人死(阁楼用通俗易懂的东北话讲完了)。
那听到这话的艾伦,啥反应?当然是不相信了啊,当莱纳变身之后艾伦直接炸了我把你俩当兄弟,你背后阴我,要不是你们希甘希纳区墙壁能破?我妈能被巨人吃了?墙内能死25万人?你在这跟我云淡风轻的说自己就是卧底,我能原谅你?当然是打你啊!不过其实这里贝尔托特放水了,没有完全变身,要是完全变身墙上的人都能被他热量给炸死(也是为了活捉艾伦)。
如果不是猴子来了,莱纳没有任何胜算,而即便是自己成功被猴子解救却还是搭上了好兄弟贝尔托特的命。而且阿尼也没救回去,刚到岛上马莱四人组就变成了三人组,即便是夺回了鄂巨,其实马莱三人组在墙内的任务执行是失败的。
另外,在墙内生活的三年经历,让莱纳从取岛之前的“积极乐观”,逐渐变成了“沉默寡言”,回到马莱国,跟中东联合战队打了四年仗,当了四年工具人,此时的他已经深刻的了解到了战争的本质,以及巨人之力在马莱人眼中就是国家工具,当看到艾尔迪亚人被用来当做马莱人的炸弹投掷到战场上的时候,不知道此事莱纳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是噩梦袭来,他总是想到之前在墙内的事情,而现在他厌倦了战争,厌倦了活着每天都想死。
但就在他准备开枪自杀的瞬间,听到了法尔克的声音,于是他想到——虽然自己是废了,但是不能让这些孩子重倒自己的覆辙,为了他们也得继续活着。
直到又重新在墙内遇到了艾伦,他发现有些事即便自己不想做,也的确会逼着让他去做,他不能眼看着法尔克死在自己的面前,他一定要做点什么,他向艾伦下跪,他祈求艾伦不要攻击雷贝利欧,但此时的艾伦说的话跟之前莱纳说的一样“我和你一样,有些事必须做”。
想当英雄的时候当不了,不想当英雄的时候却当了英雄。
因为那看似虚假的荣誉根植于心中,到头来却发现这一切都是战争的虚空。
不过所幸到最后,地鸣结束莱纳他妈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谏山创也手下留情,没有把铠巨写死,甚至还给了莱纳忏悔的机会(让的朋友马可就是被三人组拆了立体机动装置丧命巨人之口)。
莱纳我讲的其实没那么好,因为篇幅有限,我也的确讲不完,而且下面还要讲剩下的马莱三人组的二人,暂且说到这里。
下面说说贝尔托特·
被阿尔敏吞噬之前因为昏迷,一时间记不起状况,而自觉地向艾伦和三笠求助,当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觉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很多人喜欢贝尔托特·胡佛,包括我在内,我始终对胡佛被阿尔敏吞噬成为巨人这事儿耿耿于怀,为啥?
谏山创让剧情中两个最善良的人承受了最不能让人接受的结局。
马可发现了二人秘密,于是被拆掉立体机动装置喂了巨人。
你要说了,可是他破了玛利亚变成超大巨破坏了玛利亚之壁放进无垢巨人啊!但此时他对墙内完全不了解,他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单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可当他和莱纳阿尼潜入墙壁并且成为104期训练生之后,和和墙内的艾伦他们不但是战友,更是朋友,所以当第二次破壁之时,三人组要把马可(因为马可发现了故乡三人组是间隙的秘密)的立体机动装置拆掉的时候,贝尔托特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反抗,他不想像莱纳那样当英雄,也不想那么决绝。
贝尔托特太像现实中的普通人了,明明作为展示候补生天分很好,但性格却过于软弱,非常温柔,而又善良。也是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他没有像莱纳那样因为立场直白的“精神分裂”,但是却常常沉默不语,甚至在漫画前期表现的很没有存在感,但如果说当卧底最成功这件事,莱纳和阿妮的都表现都没有贝尔托特成功,因为卧底本来就应该如此,他自己尽量想和墙内人产生更少的羁绊,因为这样会缓解他心中的愧疚,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和104期班的人会兵戎相见。
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他知道作为战士的本分就是完成任务,他别无选择,要说为什么最终结局是这样,一方面他的确是没阿尔敏聪明(关于战场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他之所以犹豫不决就是因为正如阿尔敏所说——他就是挂念阿妮,他对阿妮的喜欢一直没表现出来,以至于后期阿尔敏对阿妮产生好感,有很多人分析说其实是因为阿尔敏继承了贝尔托特的记忆而对阿妮产生了好感。但遗憾的是,直到死,贝尔托特都没有机会亲口跟阿妮说了。
阿尼·莱昂哈特
阿尼的角色令我非常复杂——如果说莱纳是教科书般的演技把自己都演信了,贝尔托特尽量让自己隐藏在众人中不尽量不引起注意,阿尼给我更多的感受就是——冷漠的尽量把自己置深度外,他和贝尔托特不同,贝尔托特是愧疚,而她是冷漠。
初期大家都觉得这个女孩子可能是性格问题,以及格斗技巧太好高冷罢了,但是她性格中始终有一份决绝。
阿尼刚出生不久就被父母抛弃(原因是被发现她是父亲和出轨对象所生),雷贝里欧收容区一位艾尔迪亚男人收养了她,成为她的养父。父亲为了让阿尼成为马莱战士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令阿尼从小开始学格斗术,对于父亲而言阿尼的价值仅仅是成为战士。
可当阿尼离开马莱,他的养父才意识到,阿尼对自己多么重要。
阿尼主角团里面唯一去宪兵团的。也是最快被发现是卧底的,不像莱纳想当英雄、贝特托特希望成为战士换取更好的生活(贝尔托特父亲身患重病,希望来到墙内完成任务以此让马莱政府照顾),阿尼来到墙内只是因为父亲的期待,这之后的墙内生活也让她和一众主角团产生了微弱的联系。
但我对这个人的想法复杂之处就是,她在巨树森林那里把利威尔班的人全部虐杀,这里作为读者我是真的过不去这个坎儿。
提前下线剧情,对于三人组来说,阿尼的命运竟然是最好的。
马莱新四人组和老四人组
这里我不得不说说从漫画马来篇开始后的一个重要人物——贾碧。
我开始非常讨厌这个角色(其实现在写的时候也有点讨厌)。不过归根到底,其实还是立场问题。很多人分析贾碧是女版艾伦,其实还真的不是,只是两个人的性格有相似的一面——勇敢、果断、再加上强烈的仇恨,家里有个荣誉马莱人表哥莱纳的存在,贾碧无比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家族的荣光,她是“善良的艾尔迪亚人”而不是像岛内的“恶魔”一般。
她和艾伦最根本不同一点是——艾伦对于自由的渴望和对巨人的憎恨是来自于自身,而贾碧对岛内的人的憎恨是来自于马莱国的洗脑。
没错,天天嘴上喊着杀光恶魔
别忘了漫画中的贾碧只有12岁,十二岁是我们上初一的年纪啊,她已经在战场上,在斯拉巴要塞攻略战中,仅凭一己之力便炸掉装有“反巨人炮”的中东联合国装甲列车 。这直接导致了站已结束,马莱士兵也没有无辜受死。
另外她狙击能力超群,也被网友戏称“马莱狙神”
主角团莎夏死于她的枪下,艾伦也被她打掉过脑袋。从能力上来说,无疑是出色的战士候补生,但马莱对于艾尔迪亚人的残忍也在于此,但同时还要给你加之荣誉,让你觉得死都是光荣的。
但自从她潜入岛内,她这之前的世界观慢慢的开始崩塌——原来岛内的人不是恶魔,而是活生生的人。
贾碧的心理转变其实是从遇到了布劳斯(莎夏的家)一家开始的,当莎夏父亲得知自己的女儿是死在眼前这个12岁的小女孩手下,他没有憎恨,而是给予了关爱和怜悯——成年人知道这些相互憎恨和厮杀的本质其实都是战争。
但布劳斯收养的小女孩卡娅却对贾碧无比憎恨——卡娅当年就是被莎夏救回来的,她不能接受莎夏姐姐是死于眼前这个来自马莱的小女孩。
而贾碧之所以一定要跑到营救艾伦的小分队的飞艇上杀死帕岛的战士是因为她的朋友因为这场战争死掉了,她觉得无论杀掉谁都是为自己的朋友报仇。
归根结底还是战争带来的憎恨啊。
开始和布劳斯一家相处开始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使得贾碧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深信不疑的信仰了。到最后艾伦发动地鸣,贾碧已经彻底厌倦了战争。
而在这里法尔克的角色则很像三笠,他只是想保护贾碧。因为他对什么荣誉马莱人这些事情不感兴趣,他只是喜欢贾碧和朋友,想保护他们,法尔克才是这个年纪的孩子的样子啊。
说实话,如果谏山创没设置这样一组人在故事中,整个漫画故事可能也不会升华到更高处,正是有了这些本来还是在孩子的孩子们的出现,才反衬了战争的残酷。
如果说主角团中的人被每一种人类所拥有的美好品质所奴役,被真相奴役的就是艾尔文团长,他自始至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追求真相的旁观者,但令他唯一遗憾的事件就是临死之前也没有把真相揭开。
很多人曾经做过假设,如果当是继承超大巨的是艾尔文团长而不是阿尔敏,那么艾尔文将会作出社么样的选择呢?
如果说艾伦可以为了自由牺牲一切,那么艾尔文团长就可以为了真相而牺牲一切,但他也有矛盾第一面,虽然追求的真相触手可得,但曾经死去的同伴也回不来了,上面的动画截图就可看出,团长在这个时候其实是想求死的。
而求死的原因也很明显,这么多年在寻求真香的路上,有太多的调查兵团伙伴死去,他一直在怀疑自己作为调查兵团团长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是对是错。
而团长本身的精神问题也很严重,其实从第二季的时候就能看出他其实已经在“求s”路上走远了,大家是否还记得墙外侦查的时候,埃尔文被巨人咬断了手臂之后还在喊着进攻,这种毅力已经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的,他真的是不怕死,而这种本能其实是因为他的抑郁症状已经非常明显了。
而这种寻求真香和在寻求真相上的道路上所形成的代价越发的让埃尔文感觉到力不从心。
可能即便是最后超大巨的继承者是埃尔文,但最终团长可能也顶不住精神的压力也崩溃。
另外,兵长的个人命运也让他在孤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成为兵长是想保护自己的所有同伴,可利威尔班的人却一个一个离他而去。
如果说拥有阿卡曼血统的三笠承认自己心目中的王是 艾伦,那么利威尔所承认的心目中的追随者就是埃尔文团长,这也是我要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讲的原因。
可以说兵长是墙内最强战士,可他身上背负的沉重命运让这个人的性格充满了复杂性。
表面冷酷,实则内心比谁都看重自己的伙伴,可到最后他身边的同伴,包括所追随的人全死了,只剩下自己残缺的身体活到最后。
不得不说谏山创真的太会刀人了。
人的命运的确是性格决定的,为什么最终他决定不让团长继承巨人之力而选择阿尔敏,一方面是他深深地了解团长背负的沉重,另一方面其实他其实代表的是上一代调查兵团,他是的确是想看看新世界和新希望到底是什么样子,如果艾伦三人组代表着调查兵团的光明面,那么像兵长这样的人则是需要在背面来守护的。
尤弥尔在成为巨人之前的身份是——奴隶,直到获得巨人之力之后的身份也是奴隶。获得巨人之力后她被获准为初代弗里茨王生儿育女,但是要知道在尤弥尔成为奴隶之前她的父母可都是被弗里茨杀掉了。
为什么尤弥尔变成了努力那么强大,却还是回去给弗里茨当奴隶?
她没有自由意志么?让·雅克·卢梭曾经说过:凡是生于奴隶制度下的人,都是生来做努力的。
她对弗里茨是有恨的——她也不甘愿一辈子当奴隶(尤弥尔年幼的时候曾有一段自由的时光),但是有关于自由的想法只是在她意识里懵懂的存在着,不然她也不会放跑那头想出逃的猪(对,猪的确是她放跑的),包括渴望爱这一点,不然谏山创也不会给她看到别人举行婚礼的画面。
但这些意识都是懵懂的,她还是不懂到底何为自由到底何为爱。艾伦在最终话说尤弥尔深深的爱着弗里茨,用我们现在价值看也不合理,因为在这段关系中,弗里茨王始终把尤弥尔当成个人财产,没有把她当成人。
于是尤弥尔在道路中不停地为艾尔迪亚人做巨人,不停的接受王血的命令,她其实一直在渴望着有人能对她说什么是自由,可以说艾伦的出现应该是尤弥尔的意志,不然也不会有进击的巨人存在,而艾伦也是为一个个不是王室却进入了道路的普通艾尔迪亚人,所以才有了下面这句话:
即便她在道路中一直听命于弗里茨王族血脉,为他们做任何事,但是她心中始终有向往着自由的原始本能,她对弗里茨王“不应该”产生的仇恨,而且她本身有着这样的恨意却爱上了弗里茨王,这种复杂的感情一直困扰着她,不然她也不会在道路中困住自己那么多年。吉克说他试图理解尤弥尔,但是他理解不了,因为吉克始终把尤弥尔当成王室的奴隶,没有当成普通人看待。
最终出现理解她的人是谁?
就是艾伦,自由是艾伦的本能,也是尤弥尔的本能,巨人之力之所以分化出进击的巨人,就是因为尤弥尔心中对自由的渴望,这才是关键的。
另外她也需要有一个人对她解释——爱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恨一个人么?尤
那不然呢?渴求爱是人生物的本能,就连动物都有的感情。
三笠的行为解释了她的疑问。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三笠砍下了艾伦头颅来结束地鸣的时候,尤弥尔带着微笑出现了,原来爱和恨是可以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
艾伦给了尤弥尔自由,三笠解答了尤弥尔的疑问,这也是为啥最后艾伦跟阿尔敏解释,尤弥尔一直在等的人是三笠而不是自己,在道路中看到一切的艾伦,早就已经知道了答案。
虽然漫画已经结束,但是动画还在继续,因为这篇文章写得时间有点长(写了一个多星期),但我觉得还是有点流水账了,毕竟巨人中的人物每个人单独拎出来都能好好的写一番,本来还想写埃尔文和兵长的,但是因为假期快要结束我也没时间写了,以后有时间会把这块补上。
巨人结束之后再次回看,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觉,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想法涌现出来,为何觉得这部作品伟大, 不仅仅是世界观庞大,更重要的是作者不停的颠覆着读者的视角,战争是错误的,相互仇恨也只是立场问题,人与人的理解和爱我觉得才是谏山创最想表达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