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自开播以来一直占据热搜,近日,演员袁立炮轰节目组欠薪、造假的微博更是再次将此节目推上了风口浪尖。

节目播出后,观众评价袁立在导师评价环节的表现尴尬,像一个喃喃自语的精神病人。
但是,据袁立本人和一些网友的细心观察后发现,节目组存在用剪辑手法故意误导观众判断的情况。


▲ 网友评论《演员的诞生》
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这或许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不论是综艺节目还是影视剧,观众真正期待的都是主角真实演绎现实生活、主题真实反映人类情感。一旦脱轨,节目和影视剧将很难与观众产生共鸣。
今天,DOCO君要推荐的纪录片是《创造者:影界女杰》(点击观看)。
它回顾了从默片时代到网络时代好莱坞经典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女性电影工作者如何在好莱坞的世界中找准自身定位,努力成为影视创造者的动人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好莱坞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总是无法跳脱传统的定型角色,多是好好甜心、堕落女人、浪荡情妇和邻家女孩。
而电视剧和电影一样,在刻画女性的时候“臭味相投”,大部分在电视荧幕上的女人不是完美的家庭主妇,就是男人追捧的美丽花瓶儿。


▲ 早期好莱坞电影的标配:性感金发女郎
女性无法在其中看到自己的真实写照,没有一个角色可以让女性将自己的生活代入其中。
直到60年代,有少数电视剧开始摒弃传统的女性角色,首次描写女性走出家门加入劳动大军的故事,1965年的情景喜剧《那个女孩》就是其中之一。
它是美国第一部以一个单身而且自给自足的职业女性为主角的情景喜剧,首播当晚,全美40%的电视持有者都在收看《那个女孩》。


该剧连播5年经久不衰,它的结局也打破了一贯的“男女主角走向婚礼殿堂”的设定,而是以女主角走向一场女性解放聚会而收尾。
这是一次关于女性角色的大胆尝试,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激起很大的水花,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女性的定义还依旧局限于温柔的家庭妇女或者俏皮可爱的甜心。
直到1991年公映的《末路狂花》横空出世时,才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尤其是在男性观众群体中。


▲ 《末路狂花》
当时《时代周刊》还发表了两篇关于此片的负面评论,并且声称这部电影是故意煽动女性对男性进行抨击。
电影的主题是关于女性个体如何拥有人生的自主权,但是当时的舆论环境表达的观点是:
一切都要完蛋了,女人们现在有枪了,什么都无力回天了。
人们甚至讨论了极端暴力之类的话题,然而电影中关于极端暴力的内容,其实只有一次枪击和一次卡车爆炸。


▲ 《末路狂花》片段
女性角色的改变同时也体现在动画电影中,比如《美女与野兽》,它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获得提名奥斯卡年度最佳影片的动画影片,并且获得了四亿两千五百万票房。
影片中的女主角贝拉不再是任人鱼肉的弱者,不再是困在地下室的可怜继女,也不再是等着王子拯救的公主。
她是一个要与“野兽”对峙、抗争的坚强的女性角色,象征着新时代的女性形象。


▲ 《美女与野兽》

角色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演员的完美演绎,也得益于制作人,诸如导演、编剧等的联合打造。
默片时代好莱坞的电影从业者中,超过20家独立制片公司是由女性主导的。
女演员梅布尔·诺曼德就曾和伙伴共同成立了拱心石制片厂,帮助卓别林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并且在此之后,还成立了由自己主理的制片厂。


▲ 梅布尔·诺曼德
美国甜心玛丽·璧克馥,这位默片时代的电影巨星,曾是联美电影公司的创始合伙人之一。


▲ 玛丽·璧克馥
当时,这些杰出的女性演员、编剧、导演和制作人,还在不少电影中塑造了强大的女性角色,孜孜不倦地讲述着女性的动人故事。
然而当电影由默片时代过渡到有声时代时,庞大的资金需求使得由女性主理的小型制片公司饱受排挤。
一时间,米高梅制片厂、派拉蒙影业公司、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等大型电影制片厂都成立了独立的发行部门和连锁影院。


▲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 华纳兄弟影业
人类几千年父权社会发展过程中养成的思维定式,让金主们更愿意将投资的钱交给男性电影制作人,而非女性。
美国编剧工会、美国导演工会也通通都是男人主导,许多活跃于默片时代的女性电影工作者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角色才能继续留在好莱坞。
于是,很多女性电影人转而投向低成本的独立电影和纪录片,探索那些被大制作和大手笔的电影所忽略的人类关系与社会问题。


此外,大部分女性影视从业者开始改行成为编剧,唯有一个女导演顺利地完成了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多萝西·阿兹娜。
她是第一个成功加入导演工会的女导演,她的角色展现了女性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在男性主导的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 左边为多萝西·阿兹娜
她穿西装,抽雪茄,带着男士礼帽,这或许是她消除性别鸿沟的一种方式。一直到40年代早期,好莱坞的女导演只有多萝西·阿兹娜一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向社会大声提出诉求,她们要求工作平等、薪酬平等、两性平等,这样的社会现实也反映在女性要求在好莱坞电影工作中确立决策者地位的诉求中。
雪莉·兰辛,曾在1980-1983年担任福克斯电影公司总裁。


▲ 雪莉·兰辛
她的事业从读剧本开始,后进入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迅速晋升至要职,最终成为了第一位在大型电影公司担任总裁的女性。
除了雪莉·兰辛,还有一些编剧制作人也在不断寻找自己的定位,同时也在努力创造一些独特的女性角色,莉娜·杜汉姆就是其中之一 。


▲ 莉娜·杜汉姆
她的剧作《衰姐们》创造了一个尽管没有模特的身材,却也对自己的身体感到舒服满意的年轻自信女孩。
即使好莱坞衡量成功的标准是得了多少奖和赚了多少钱,但这也不能阻挡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在好莱坞展示她们的能耐和艺术才华。

《创造者:影界女杰》不是第一部记录好莱坞电影世界的纪录片,但是却是少有的串联了默片时代到网络时代的女性电影工作者和影视剧中女性角色的良心纪录片。
它记录的是真实,是影视工业化成熟的好莱坞世界中,女性工作者的生存状态。
后现代语境下,人们习惯了用“解构”的方式去拆解信息,人们也习惯了被解构成碎片化信息流的一个又一个“片段”吸引眼球。
可是,除了感官上的“刺激”,这些“片段”又能给我们留下什么呢?
我们为《创造者:影像女杰》所感动,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执着于自我实现的勇气,更感佩于她们铁肩担道义的专业态度,和高度专业化的好莱坞世界中,每位制作人对于完美影像世界的坚持、追求和贡献。
——————————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DOCO热纪录 | ID: docochina
知乎 | 豆瓣 | 爱奇艺 | Bilibili 平台均已入驻!
官方APP:DOCO热纪录

创造者:创造美国的女性 第一季Makers: Women Who Make America(2013)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 Madeleine Albright Li 

导演:巴拉克·古德曼 编剧:Pamela Mason Wag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