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中最引人瞩目的艺术瑰宝,它将传统的水墨画融入动画的绘制,以独特的水墨意趣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营造出轻盈古雅的艺术氛围,成为中国动画学派的典型代表。水墨动画是手绘动画的一种,其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与其它类型的动画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但是水墨动画最大的特点是,它突破了单线平涂的绘制方法,在人物造型和环境构建中使用水墨画的技法,借用墨色的虚实和浓淡表现对象。水墨动画中没有明确的线条勾勒,主要通过运笔的快慢疾徐和墨色的干湿浓淡来加以表现。在表现手法上,水墨动画讲求神似和写意,通过线的涩放飞沉,点的纵横稀稠,墨的浓淡干枯,以及洗练简洁的笔触来烘托气氛,表达心意。并不需要忠实于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而是利用潇洒流动的笔墨趣味传达出创作者的主观意绪。这种表现手法与中国的写意艺术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所追求的完美意象就是一种对诗意情调的渲染和含蓄内敛的表达形态。
动画的视听语言上,水墨动画追求一种诗意的审美意境。清新淡雅,悠远空灵,古朴优雅,隽永质朴,飘缈恬静都是对水墨语言较为贴切的赞誉。比如水墨动画《牧笛》,牧童和水牛的造型出自当代国画大师李可染的手笔。而背景设计则由山水画家方济众担任,他将江南水乡作为主要场景,林中问樵,柳堤放牧,翠谷回声,竹林莺啭,暮霭归牧,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还有《鹿铃》中恬静质朴的农家小院,茂盛苍郁的山林,壁立千仞的远山,热闹有趣的庙会。衬托着小女孩和小鹿之间真挚动人的友谊,充分发挥了水墨动画长于抒情的特色,赋予整个故事泉水般的清灵澄澈,动人心怀。同时,水墨动画继承了“记黑当白”的美学思想,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为画面留下大量的空白,形成“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审美气氛。这种极简的表现手法留给观众无限的遐想空间,中国的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以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绘画风格为造型基础,笔触简练,画面清雅,几根水草,一块顽石,就映照出一片幽静的小池塘,大虾,乌龟,小金鱼,大鲶鱼在水草间来回穿梭,优美典雅的体态,流畅悠然的动作,使这些小动物真正活了起来,寥寥数笔却传递着无限的空间感受。《牧笛》中牧童骑在牛背上在水中嬉戏那一段,整个画面上就只有牧童和水牛,但见水牛调皮地吐着水泡,牧童的身体也随着水牛的动作上下起伏,若隐若现。一股氤氲的水汽扑面而来。《山水情》里,几抹淡墨,几笔线条就勾勒出一个仙风道骨的老琴师,独立在空茫的背景上,凸显着一身的傲岸和不屈。特别是最后少年送别老琴师的那场戏,泼墨技法的运用给人以淋漓尽致的美感,随着音乐的节奏,一笔笔地水墨泼洒在画面上,山峰,急流一一浮现,还有翱翔天际的飞鹰,渐行渐远的小帆,展现了水墨的独特韵味和惊人美感。最后,水墨动画情景交融,寓情于景,通过山水的自然之景传达出创作者深沉内敛的审美理想,实现了情与物的高度和谐。《牧笛》以淡雅清灵,如梦如幻的水墨图画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艺术的纯美向往。《鹿铃》以细腻的情感,清秀的画意,谱写了一首质朴淡雅的小夜曲,赞扬了人与动物的动人友谊,形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境界。
中国的水墨动画以取中国独有的绘画艺术——写意山水画为造型基础。采用独特的绘制和拍摄方法,把中国水墨画的技法运用到动画的人物设计和场景营建中,突破了传统的单线平涂的造型方式,展现着中华民族迷人的审美意趣。毫不夸张地说,任何关于美的形容词都无法准确传达水墨动画那清丽脱俗的超逸和深邃。

小蝌蚪找妈妈(1960)

又名:Baby Tadpoles Look for Their Mother

上映日期:1960片长:15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特伟 钱家骏 唐澄 编剧:方慧珍/盛璐德

小蝌蚪找妈妈的影评

😲
😲 •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