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12-22

密会:彻底给跪

一开始偶然看到这部剧的时候查了下简介,说是根据《寂寞东京塔》改编的。之前看过另一部改编电影《东京铁塔》,情节让我不是很舒服,若不是当时是松本润的脑残粉,也许看不到半小时就弃了。好吧,我还是挺传统的。打开第一集,猎奇地看着,节奏不紧不慢,再加上视频有些卡顿,我甚至睡着了 。
第二天,清醒着又看了一次。什么改编,根本就是材料作文啊。除了都是年龄悬殊的姐弟恋,还有跟艺术有关之外,完全是全新的故事。另外,编剧和导演还是有一定功力的。通过主角配角自然的聊天,背景人设人物性格就简洁地交代了:一个高高在上,锦衣玉食,优雅智慧,运筹帷幄;一个平庸渺小,穷困潦倒,沉默少言,本分老实。钢琴(准确说是才华)似乎要让二人产生关联。没有旁白,没有独白,没有做作的台词,这不是一部被打上标签的韩剧。
于是开始看第二集。导演丝毫没有循序渐进的意思: 男主在女主家里弹琴,几首钢琴曲, 几个带到男女主表情动作的镜头,寥寥几句对白,观众就感受到了主角内心的情绪涌动;酣畅淋漓的四手联弹,比表白或是亲吻更赤裸裸,只是他们一个缺乏自信,另一个本就善于掩饰 。
接下来,天妒英才,二人的人生轨迹看似要分开。正如姜教授所言,人生不顺的孩子势必不会成功。但女主轻声一召唤,男主就又回来了。于是剧情泄洪般展开,她本是最狡猾的狐狸,却被一头白纸般的绵羊一步步攻陷。他是另外一个体系的,有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所以不按套路出牌,无欲则刚。但他又像是在扮猪吃老虎,感情经历苍白,却能轻易读懂她内心的摇摆,然后瓦解伪装,招招击中要害,撕粘鼠板是,求拥抱是,骑摩托车是,放西班牙狂想曲是。当她幼稚地说,让我抱抱你,他明白已经成功一大半;她因为小女友妒火中烧时,瞧他那狡黠的嘴角上扬 。
如果剧情于此转折,各种人出来阻挠批判,然后二人或被拆散或私奔,那么充其量也就是《东京铁塔》了。但导演编剧显然不满足于此,从他们第三集就把阻挠不伦恋的重要人物——妈妈写死了,就足以看出决心。中间当然还是会有阻挠、退缩、反复(主要是女主),但男女主最终还是完成了相互的救赎——她拯救了他的才华,他拯救了她的灵魂。那在分离中共同努力,一起憧憬的开放式结局,充满想象的留白。
剧里对配角们的描写也很赞,那些利益熏心的家伙不必说,那些热爱八卦、自私伪善的小人物就犹如生活在你我身边。除主角之外,最喜欢的人物是赵仁书。看破一切 清高地站在圈外,靠才华上位,与妻子琴瑟和谐,温润如水地关爱着值得他关爱的人。台风过境,也只有他能独善其身。其次喜欢的是笔墨不多的妈妈,在前几集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美丽却又最普通不过的妈妈。在后几集善宰的回忆中,感受到了妈妈的智慧和温暖的爱。贫困潦倒 却没有卖掉前房客的钢琴,让它成为儿子的玩具。教育有方,所以儿子在放牛班却没有变成混混,贫穷却干净整洁。是她,赋予了善宰一颗清澈透亮的心。在大结局惠媛的陈述中,在男女主和几个“正面”配角的衬托下,其他人物全面矮化,根本不必大费周章说教,阐述中心思想,一切了然。
剧里占据重要篇幅的古典音乐,是提升逼格的重要要素。从舒伯特的《F小调幻想曲》,到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到拉赫曼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再以莫扎特的《A小调奏鸣曲》结束。仿佛一开始平静中暗流涌动,然后喷薄欲出,接着泛滥,最后又归于平静。善宰曾为莫扎特不屈于贵族却英年早逝唏嘘不已,惠媛感慨那是性格使然,而最终 惠媛通过赵仁书传达给善宰的理解,却是莫扎特的曲子里其实写着希望。
观剧过程中,即使鲜少听古典音乐的观众,也会大呼过瘾。那是因为剧中的情景,人物的心境,让观众对音乐产生了共鸣。所以小女友和小伙伴听完善宰演奏后的反应才不会显得做作,因为观众听完也快哭了啊。就像惠媛说的,能让摆摊的阿伯也感动,才是好的演奏者。当然也得感谢导演,没有让音乐沦为善宰升级打怪的装备,让他一步步登上人生巅峰。音乐就是音乐,舒坦最重要。
有人说过,韩国的电影跟电视剧不是一个级别的。但这一部,应该是接近了吧,起码从剧本和镜头来说。韩国人描写的情欲,既顾及亚洲(准确说是东亚)的隐喻美学,又充满情绪和张力。第二集里,两人从琴房分开后的各自回味和辗转,四两拨千斤,无声胜有声。而第八集里的二人第一段激情戏简直绝了,没有出现半个亲密画面,耳边是男女主青涩直白的对话,眼睛跟着镜头扫过善宰破旧简陋的家,观众快窒息了。据导演说,这段是想表现“连家具都害羞了”这种感觉,最害羞的是观众好吧。所以说,拍出来的性感,远不及想象中的半点。剧中镜头的留白无处不在,最后一幕,定格在善宰出发去比赛后空空的家,家里洒满阳光,像是在等待它的两个主人。
剧本是灵魂,导演是构架,最终把画面填充完整的,是演员。惠媛对外界优雅从容,时而得意于自己的狡猾,时而又觉得卑贱。在他们欲陷他于不义时,她逆转了局势,最后却帅气地要与他们同归于尽。另一面,她对善宰是一见倾心,爱意渐浓,忍不住感情流露,却又不断闪躲,坚持做自认为于他于自己都正确的事情,最后功亏一篑,索性抛下一切,等着他来拯救自己。于金喜爱的表演上,两条线均有迹可循,非常精准,在她的梳理下,惠媛的变化在慢慢推进中暗含波涛汹涌。更重要的是,她塑造了一个极具魅力的角色,这种魅力超越是非的判断,超越年龄,才得以将说服力赋予跨越20岁的爱情。
善宰则不同,从始至终,除了妈妈去世那一段,他都遵从内心,勇于追寻,不畏强权,不屑所谓“规则”。对钢琴如是,对惠媛如是。所以28岁的刘亚仁,眼神是20岁李善宰的清澈直白,肢体语言表达着青涩,表情腼腆,欲言又止,却又直截了当。周身散发着未曾拥有什么所以不怕失去的气息,真诚炽热地燃烧着惠媛和每一个观众。他说,他不似偶像,没有蹿红,得比较“慢”,这何尝是“慢”,这是赤裸裸的野心啊,表演的野心。所以他成为最年轻的青龙奖影帝。
剧本、导演、音乐和演员都很强的密会,彻底颠覆了我对韩剧的刻板印象,以致忍不住回味,久久挥之不去。上一次带来这种感觉的作品,是for a lost soldier。去年的《昼颜》已开始毁我的三观,这次被毁得更彻底了。我只好承认——爱,没有对错,躲不开,也藏不住。最后,献上矫情的拙诗一首:
原本以为
转身迅速撤离
我便全身而退 不露痕迹
却被烟雾死死缠住
只任它
一夜之间 浓得散不开
侵蚀了伪装 瓦解了从容

原本以为
假装不曾在意
你便知难而退 回复平静
却被看穿心头的暗涌
只任它
顷刻之间 泛滥成灾
击溃了堤防 淹没了房屋

于是
我无处躲藏
只能和你牵着手
向着阳光走去


这爱 是宿命啊
这爱是宿命
跳脱剧情,站在整个片子的框架之外,只想着吴惠媛和李善宰,会发现,这两个人致命的相互吸引充满了宿命的味道,是注定的。
对于惠媛来说,如果突然出现一个人,他就是剥去伪装后最本真的你自己,你怎么可能逃脱他。惠媛是一个把自己的内心藏得太深的人,别人发现不了,自己也不敢正视。她扮演着高明狡猾的狐狸,扮演着极致追求功名的可怕女人,演得太过逼真,连自己都骗过了。所以,在最初以木耳哥的身份,听着善宰倾诉,间接确认了他被自己迷住时,她得意于自己魅力的同时,也在嘲笑他的幼稚,甚至有些烦他,并不知道这股力量最终会瓦解自己的伪装,或许她隐隐有一丝慌张,只是内心不愿意承认罢了。直到她一点点对善宰敞开心扉,让他真正走进来,她才渐渐意识到,善宰其实是她一直深深隐藏的那个自己,是她最本真的模样——享受音乐,无所畏惧,不屑规则,满怀乐观。所以,当她最终释放自我,内心坦荡得连自己都不敢相信。
对于善宰来说,如果有那么一个人,你天生具备读懂她内心的能力,且你的能力只对这一个人有效,你怎么可能放走她。善宰经历苍白,涉世未深,木讷老实,但对于惠媛,他却总能一眼看穿。当她假装忘了前一晚冲动的吻,他愤怒地望着她:你怎么可能忘记。当她故意以长辈的语气跟他说话,他不留情面地予以拆穿:干嘛要装得像一个长辈。所以,当周围人都在谈论她不光彩的事情,他既不讶异,也不愤怒。他心疼她如此委屈自己,并因为无法保护她而感到难过。当她跟他聊起20岁的往事,他恨不能陪在那个年轻的她身边,充满“君生我未生”的遗憾。所以,他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在等待中去创造属于二人美好的未来——有时成天疯狂地争吵,有时又缠绵一整天。
又是矫情拙诗一首:
想见不能见时
我的胸口被乌云占据
思念和忧伤
化作音符
流淌在琴键
萦绕在心间

我愿为你付出全部
却发现力量如此薄弱
只好静静站在一旁
看着你的掩饰 你的疲惫 你的脆弱

当你抛下一切
我心中欣喜
只等你一无所有
牵着我的手
向着阳光走去

密会밀회(2014)

又名:秘爱 / Secret Love Affair

主演:金喜爱 刘亚仁 沈惠珍 朴赫权 景收真 金惠恩 金昌完 

导演:安畔锡 编剧:郑成珠

密会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