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以两条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孟云与林佳分手后在开始相亲寻找真爱、余飞与女友丁点自创结婚冷静期来验证两人是否适合结婚的故事
孟云光荣恢复单身后,在年龄、家里的催促等多方压力之下,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感情生活。左思右想之后拍大腿决定——去相亲!
然而相亲市场上总有些小意外。有的相亲对象性格奇葩,孟云三两句聊下去就恨不得离桌走人;但偶尔,也会有女孩子让他为之心动。
比如他遇到了一个研究生毕业的美术老师,人美性格好;孟云喜滋滋想相亲真是顺利,结果两人告别不久,他就收到了女孩婉拒的信息:你的学历和工作我觉得跟我不是很合适。孟云气急败坏,才知道原来眼中条件上佳的自己,在婚姻市场上并不算香饽饽。
看到相亲对象如同机关枪一般,滔滔不绝聊着未来规划,房子首付谁给、婚后交贷款比例、要几个孩子、孩子未来学业规划…甚至万一离婚财产怎么分割都恨不得清清楚楚定下来。把一切都放在台面摊开讲,最大程度降低未来“不合适”的风险。
孟云目瞪口呆又不好意思打断。“但咱也要有点感情基础吧”,孟云犹豫之下,弱弱小声提了一句。相亲对象先是一愣,然后放声大笑。
孟云在频繁的相亲后,遇到了一个合得来的女孩子,柳柳。柳柳是个律师,温柔体贴,成熟大气。两个人一次见面一见如故,交谈甚欢,兴趣爱好都很相似。甚至曾经去看了同一场音乐会,位置碰巧就是前后座,似乎冥冥之中两个人注定会有点故事。
柳柳原本相亲也只是为了体验人生,让人生多个剧本,没想到真的对孟云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她渴望近距离接触孟云,渴望与他为伴,甚至走入婚姻。但孟云却退缩了。新鲜感过后的那种颓然又开始上演。
一次,柳柳约孟云吃饭,孟云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发呆,却拒绝柳柳的邀约,骗柳柳说全公司在加班。柳柳却放下一贯的独立,放下所谓的矜持,主动买了夜宵,想犒劳一下孟云以及他的同事。
但当柳柳到了孟云公司楼下,看到全公司灯暗,只有孟云坐在电脑前发呆时,她的梦境破碎柳。柳柳哭着离开。
孟云的谎言被她亲自目睹。不吵不闹,哭过过后,她发了一段消息给孟云,这段情就翻篇了。“爱就爱了,不合适,那就算了。”
林佳离异后,在朋友的组织下和孟云见了一面。林佳有了新的生活,她要在这个城市给自己和儿子一个未来。她坦荡地跟孟云聊他们的过去、聊自己的现在、聊失意的婚姻,冷静且理智。
王梓跟孟云一直都有联系。局外人看得清,她看出孟云和柳柳之间,是因为孟云的犹豫所以没有进展。她劝孟云:如果你没想着走出去,就不要把别人带进来。
在一起的第三年,余飞想和丁点结婚。被求婚的那一刻,丁点愣住了。虽然她爱余飞,但没有那么想进入一段婚姻。于是丁点提出,不妨试试“结婚冷静期”——约定先试婚一段时间,如果期间没有不良反应就正式登记,如果出了问题还可以中止,看看彼此能否真正开启人生下一阶段。
余飞同意先尝试一段时间的“结婚冷静期”,即同居试婚。一开始,两个人都小心翼翼地维持自己最好的一面。
家务,抢着干,你做一顿饭,我就得洗一次碗。你来一道松鼠鳜鱼,我就得学一招佛跳墙。在对方面前,尽量表现着宜室宜家的自己。没多久,装不下去了。
在一番坦白后,各自开启了独居时候的模式。余飞内裤袜子攒一堆不洗,丁点挤完牙膏不盖盖。干净整洁的小家,瞬间变“猪窝”。他们发现裂痕后没有逃避,而是开诚布公地召开“家庭讨论会”。
家务分配不合理,消费观念不一致,产生前任问题和出轨顾虑,统统开会解决。他们在笔记上记录纠错要点,然后付诸行动,一次又一次找回生活最初的平衡点。
余飞渐渐觉得家里闷,觉得丁点每次都要等他回家很烦;以前哥们几个想玩到几点就玩到几点,到家横竖一躺,第二天醒来又是个帅小伙;可现在一想到家里有人等着自己,就没了玩的兴致。即便没有玩的兴致,也总比回家强。余飞宁愿在公司打游戏也不肯回家,甚至觉得夫妻恩爱的秘诀就在于“少接触”。
丁点表示自己咖啡店生意不好,在征询余飞是否关店找工作的时候,余飞只是顺着说“关吧”“我养你”,丁点要的不是余飞的“养”而是建议,男生的“我养你”可能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给你吃饭的钱,买衣服、化妆品、首饰等就是超过了“我养你”范围,所以男生的“我养你”这句话其实一点都不帅。丁点想要出去工作,余飞说自己可以挣钱养家,忽略了丁点是否愿意做家庭主妇。
很快,两人便逐渐疲惫,矛盾重重。余飞觉得不自由,没有个人空间;丁点觉得余飞太自私,不够理解自己。一场争吵之后,两人差点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