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印度电影,同中国香港、日本一样,向着更娱乐、更暴力、更快节奏发展。1975年的[怒焰骄阳](Sholay)是其中的代表作,在孟买的一家戏院创下连映五年的纪录。这类包含了喜剧、浪漫、动作、歌舞、暴力等娱乐元素的电影,被称为玛萨拉(Msala)电影,即是指像混合了多种香料制作而成的印度咖喱。
好莱坞、日本和中国香港的动作电影以及银幕上的反叛青年形象,影响了同时期的印度电影。情节刺激、节奏快速的电影更加符合观众的需求。1970年代,印度电影因应新形势——城市人口增加、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突出,出现了所谓的玛萨拉电影。席卷全球的青年反叛运动对文学、电影和审美的影响,日渐明显。那时的印度电影中,流行复仇和反抗不公的情节,它们的主角被称为“愤怒的年轻人” ,成为一种流行符号。
与当时受到政府支持、注重写实和艺术性的平行电影(Parallel Cinema,又被叫作印度新电影)相比,玛萨拉电影无疑更受市场欢迎。它吸取了国外电影的成功经验(叙事、类型、动作、情节等),以夺人眼球的画面、动人心魄的故事吸引观众。例如1971年的[大篷车],开头是犯罪片,中间是歌舞、爱情,最后又回到犯罪情节上。穷小子和富家女的浪漫,几乎符合任何时代男性的幻想。
阿米特巴·巴强(Amitabh Bachchan)是七十年代的宝莱坞巨星,“愤怒的年轻人”一词正源于他当时塑造的一系列角色。这些角色通常会为了正义而触犯法律。[怒焰骄阳]是阿米特巴主演电影中最轰动的一部,也是印度影史上最成功的电影之一。在有关印度影史经典影片的各类榜单中,本片常榜上有名。此片之后的十年,印度出现了一大批复仇动作片。2014年,该片出了3D修复版并在院线重映。
[怒焰骄阳]又被戏称为咖喱西部片。它从美国和意大利的西部片汲取灵感,同时也学习了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动作片。主角是典型的西部牛仔设定:两个帅气高大的年轻人游走在法律之外,浪荡不羁,兄弟情深。阿米特巴饰演其中一个年轻人。他们受雇保护村庄,并替失去家人和双臂的退休警察复仇。这名警察因抓捕土匪而遭到报复,只有儿媳和他幸存下来。
在经典西部片[七武士]以及翻拍此片的[豪勇七蛟龙]里,保护村庄是超越利益算计的正义之举,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怒焰骄阳]不仅从这两部电影获得灵感,[关山飞渡 ] [魔鬼花园 ] [西部往事 ]等西部片在具体情节、场景及叙事层面,也给了它启发。西部片的名场面——劫火车、追马车、持枪对峙、骑马追逐、英雄被困等,贯穿全片。
歌舞场面发挥了不同的叙事作用,总共有五场。第一场是表现两个男主角不可分割的友谊和狂放乐观的性格;第二场出现于土匪袭击村庄前的霍利节庆祝活动,推进男主和女主的感情;第三场是在土匪的老巢,两个男主趁他们放松时,偷袭他们;第四场是阿米特巴同女主眉目传情的歌舞;最后一场注入了更深的感情,女主为了救男主被迫不停跳舞,踩着玻璃,满脚是血也要舞动身体,取悦土匪。
退休警察的儿媳同另一名年轻人互生好感,但迫于宗教习俗,他们不能相爱。当这名青年负伤归来时,她忘了自己寡妇的身份,心急如焚地从楼上跑下来,被站在楼下的公公看见,不得不突然停下脚步,在他的怒视下遮好头纱。
如果这部电影要发生悲剧,那么只能选择发生在寡妇和年轻人身上。所以,最后两个男主必须要牺牲一个的话,就只能是爱上寡妇的年轻人了。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牺牲的年轻人没有得到爱情,但成了英雄,宗教习俗对人性的压抑问题被暂时搁置;活下来的年轻人也是英雄,而且收获了爱情,继续他们自由的人生。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合理化复仇这种不合法的行为,既满足观众惩奸除恶的情绪,又保住法律的权威。
影片原本的结局是失去双臂的退休警察用腿打败了土匪头子,并用脚踩死了他。电影审查部门认为它太暴力,要求修改。导演不得不将演员召集回来重拍。结局被改为退休警察正要踩死土匪时,警察赶到,制止了他。退休警察的脚被镜头拍得特别巨大,聚集了仇恨的力量,但向来正义的他,在劝说之下,克制住了仇恨,将土匪交给警察。如此一来,正义胜利了,法律的权威也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