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概懂一点点军事战术的人来说,完全看不下去。
志愿军司令只身入敌后,对不起,我们的元帅没这么鲁莽。
放着好好的埋伏地形不用,去拼剌刀,对不起,我们的战士没这么愚蠢。
如果都是这种战术水平,我们绝打不赢那场战争,我们的战士和指挥员是勇敢,但不是没脑子。用美军对我军的评价来说,中国军队是勇敢和聪明的。他们善于利用一切有利因素。
那么战术运用方面,哪怕玩FPS游戏的人都知道打埋伏怎么打。阴人还知道不能露脚步声呢。
这里包括不局限于埋伏作战不挖战壕,不挖掩体。您能不能看看南征北战,知道打仗时地形的重要,知道工事的重要。我玩个游戏还知道找掩蔽物呢。您能不能好好展现出志愿军高超的战术素质啊。别只懂得玩特效。
通讯排那段更过分,撤退还能进房子里,我谢谢你!是欺负敌人不懂手榴弹怎么用?还是欺负车上12.7的机枪打不碎土墙?剩下部分没看,看不下去啊。
两水洞战斗是南朝鲜军队进入我军预设的埋伏圈,预设的意思懂吗?它不是遭遇战。是南朝鲜军钻进我们的口袋。——是的,这里又有细节了,我们直到1993年才承认了韩国,所以你看到故事背景有93年之前的题材,台词如果出现韩国字样,或者有韩国这个称呼,请吐编导一口唾沫。
那么伏击战一定我们是提前准备好了的。那我们一定是提前挖好战壕,哪怕没有时间挖战壕,也一定有掩体和简易工事。包括不限于伐树,用树干构建土木工事,而且一定会修筑机枪工事。因为机枪才是火力输出的主要力量。蹲在好好的掩 体和工事里,消灭没有工事没有掩体的敌军不好吗?为什么要让我们的战士一窝蜂的去拼刺刀?相当于明明能远远用狙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贴脸互轮平底锅啊?陈导,是你蠢还是我们的指战员蠢?
而且我军一向是军事民主的,每次战斗开始前和结束后,必有班组会议。无论是士兵,还是连排长都可以建言献策,那时士兵叫战斗员,连长这些叫指挥员,合称指战员。具体依职责还有炊事员,警卫员,保密员,通信员等。我们也不把战友叫弟兄们啊,那是五十年代,那时肯定都叫同志们,麻烦还原历史。 哪怕在八十年代,那时大家还是都互称同志的,你去供销社买个脸盆,也是叫对方售货员同志,那时社会是职业不分贵贱,人人平等,大家都以同志互称。
在历史细节方面,你们这些大导是真的不懂吗?还是不用好莱圬的套路就不会讲故事了?正如让猫拉车,注定只能拉到车底下?
哦,对了,118师长与彭总见面那段360度摇,LOW爆了。镜头语言太屯了。与时下富贵大花有一拼。但富贵大花那是年轻人搞怪,您可是当真的啊!
志愿军题材的作品拍了好多部了。拍的好看的真的不多。功勋李延年是近年来战争题材作品的天花板了。其他平庸作品包括不限于金刚川,长津湖,我求求你们了。你们既不懂军事作战,对历史也马马虎虎,那么能不能找个正儿八经的军事顾问啊?哪怕不为了作品质量,你们爱惜一下自己的羽毛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