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想、反抗、秩序、阶级、权利
书是权利,可以是思想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即宗教教义,也可以是政治或者权利等你必须遵从的,说出来单词的时候,即权利的执行,你不得不执行。
频率是阶级,可以是思想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即可以是智商也可以是积累的私人财产等使得你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东西,频率的分布类似于社会阶级分布,梭子形,电影里也有明确表述:“高频很少、低频也很少,大部分都在中间,同时中间也有差异。”
模式即秩序,高频率和高频率在一起,低频率和低频率在一起,以此类推。大家在同频率群体中活动不会发生什么事情,要是违背则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一分钟也不能在一起。”阶级的稳定性。社会学读的少,但意思我说的很简单明了了。
爱、思想和反抗。爱电影里是小两口的爱情,其实是阶级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共情。大家都是人,这句话意味深长。思想即对“人类家族史”的思考或者说成对社会模式和阶级的思考,因为爱而做的思考之后打破旧有模式(秩序)和频率(秩序)而做的反抗,那个小机器OVX人手一个,可以比喻成《圣经》的解读,人人可读人人可思考(还不懂的,可以理解成中世纪之后的文艺复兴),即思想的解放。扎克的思想即是为了爱而思考,对旧有模式、阶级的思考,电影里表现出来的是共产主义思想,即杯中红酒有多有少,他平分之后,产生了共鸣,效果呢,就是全频段可以自由相处,翻译过来就是社会无阶级,你懂否?我放首国歌哈哈。
最后呢,高频者有了爱情(这个爱情对于高频者指什么,我是穷人,我不懂哈哈。瞎逼逼一下应该是稳定,你懂我的意思了吗?),低频者肯定也开心啊(自己意会,这都不懂你可以别思考了)。
但是!!!
西奥和他爸(中频)—社会均产者,电影里赋予了解社会模式、频率等的能力,即他们这群社会中产者懂我上面哔哔赖赖那些内容。
那他们怎么看这个分蛋糕的过程呢,他和他爸两个态度,他爸无所谓,也可以说成自我保护,意思是反正你们怎么搞,最后都是没我事,我就静静看着。
西奥呢,不行,社会学这一套老子什么都知道(电影里他家有本家族史),我要实验养小白鼠,就是男主。我就不再念一遍电影内容了。人话呢,就是男主,想出了共产主义,实现了阶级的共融性,社会上大家都是一样的。但出现了一个问题,最初的思想家又有了社会权利,那原来的社会高层就不乐意了,丫的,说好的大家都一样,你又给我玩这套,玩革命玩阶级转换,那你想的是个毛啊,于是让这个小白鼠呢,不要讲话,这群人要保持原来的社会模式不变。
西奥是一个冷静的实验观察者,你不让白鼠讲话,不让白鼠玩,那我就玩了,结果发现他只是个中频人—社会均产者,就是什么都懂,但是没有能力即没有号召性,就是普通人,明白也没有任何办法。
电影稀里哗啦讲了很多,暗喻也很多,就是在思考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来,再放个国歌!!!
这里我不再提一些敏感词了,还是以上面那个暗喻形式来说吧!在我们这里,白鼠的角色转换呢,没有电影那么快,大家都在慢慢地慢慢地往中间靠拢(包括白鼠),红酒在慢慢地分,原有的各个频率圈层都在在慢慢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它很稳定,大家也都成了西奥家族里的人。
再放国歌!!!
又名:Frequencies
上映日期:2014-05-23(美国)片长:105分钟
主演:Daniel Fraser Eleanor Wyld Dyl
导演:Darren Paul Fisher 编剧:Darren Paul Fis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