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视角,通过河道英和身边主要人物的互动进行角色分析。
一.和女儿何艺率
在《黑暗荣耀》第一季中,何道英成功展现出一个疼爱女儿的好爸爸形象,而在第二季随着剧情发展,当发现女儿并非亲生之后,他依然以绝对的爱护和包容宠爱女儿。于是大量网友表示不合理,何道英这样地位和能力的男人怎么会继续养一个非亲生的孩子?当然也有网友怒斥,不能理解的人都是繁殖癌!相关争论不但在中国很热闹,只怕在韩国也不少,否则不会编剧都要出来专门辟谣何道英生育能力没问题。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其实大量网友说的不合理是合理的,反驳的人说得也没错。亲代抚养是祖先遗传下来的行为习惯,传承了自己基因的物种经过自然选择而存活,甚至在进化层面个体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后代数量,这就是刻在人骨子里的繁殖本能。
当然在此我无意探讨这种心理学角度对人的发展是否进行了最准确的说明,但它确实为我们分析争论提供了解释。而我想说的是,虽然很清楚本能的存在,人依然可以在自身内在动力、或外界环境影响、或认知世界方式、或自由选择意志等可能因素的影响下有不同的表现,与此同时能够理解他人行为的多样性,才是人性的意义。
结婚十年只要一个女儿,无论多忙都参加女儿家长会,陪女儿游戏踢球,妻子霸凌杀人败露后,不顾他人目光向非亲生、被同学排挤的女儿张开双臂喊“我的公主”,其实全剧看下来能非常清楚地看到,何道英内心有一套积极正向的好爸爸标准,并且他在尽力按这个标准去爱孩子。这个标准中无关血缘或重男轻女,仅此而已。至于他为什么能没有繁殖的执念,对于一个配角,只能说我不确定。童年、家庭、社会……人一路成长起来,有太多的因素可能会导致人形成意识的、无意识的各种观念,这也是“存在即合理”的一种体现吧。
而就剧中展现出来的部分梳理,除了河道英在发现真相前本身就非常爱女儿,还有一个原因是精英阶层的何道英是上位者,在他对自我身份的价值排序中,上市公司总裁是绝对的第一位,这也导致当他身为父亲时,父权和孩子的依恋而非血缘在影响他对自我父亲身份的感知。其次作为丈夫,他对妻子的感受也一定程度反映在了他对孩子的态度上。
二.和妻子朴妍珍
何道英爱不爱朴妍珍,这个话题更是吵翻了天。最初自认掌握韩式言情套路的观众坚定认为何道英爱的是女主文东恩,对妻子只是宠物一样的利用。在扮演者采访中承认何道英爱妻子后,不但相关词条上了热搜,愤怒的CP粉甚至转而指责演员理解不到位。
那么一个结婚十年不要二孩、尊重妻子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妻子工作问题、有激情生活、给妻子准备她喜欢的生日礼物、蹲下身给妻子穿鞋、忍受妻子抽烟并帮忙在孩子面前掩饰、妻子出轨霸凌杀人还不断给她机会不离婚的男人,爱他的妻子吗?如果这都不算爱什么才算呢?
他超爱。
只是这份爱虽然很多,但也很浅。
这份感情之所以被很多人质疑,在于繁花似锦之下是明显的利益交换和对女性的男性凝视,但这其实正是何道英爱情的本质:意识层面的上位者爱情。意识层面是指,和爱女儿的方式一样,何道英也践行着自我对于好丈夫的定义标准,但不同于父权天然的权威属性,他在以利益和男性凝视维护自己爱情和婚姻中的上位者地位。
有趣的是,这种身为上位者的傲慢加上弱者的迎合,造成在这段关系中先爱上的一定是何道英。何道英说之所以选择朴妍珍,是因为她在相亲时穿得最少且都是迪奥。朴妍珍说他们之所以结婚,是因为何道英总是会选择更美丽更耀眼的。何道英考虑了自己的喜欢,妻子无时无刻不在考虑他的喜欢。他们共同遵守同一套规则:何道英的爱情规则。一位漂亮拿得出手、有趣又听话、需求易满足的妻子,在他看来足够付出自己的爱情。
讽刺的是,在这份爱情互动里,表面上被物化的是女性,实质上,真正有被物化感的是何道英自己。何道英以为妻子说“我爱你”是对自己的爱,但其实在被情夫全在俊点醒之前,朴妍珍一直是把丈夫作为自己人生的装饰。被点醒后,朴妍珍发现自己在无意识层面是爱何道英的,她之前说的“我爱你”是真的,迎合、不表露真实自己就是她爱人的方式,可这个时候何道英已经不会信了。
篇幅有限,我们不去分析朴妍珍无意识的意识化,仅看何道英在爱情里的认知变化,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段过程。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觉组织由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加工方式构成。自下而上是指外界环境带来的感觉,自上而下是指个人期望、知识、文化背景等进行的分析。完全自下而上的加工容易被事实所约束,完全自上而下的加工会让人迷失在所期望的世界中。
作为上位者,当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以他期待、以他标准而服务时,何道英自下而上的感觉是受限的,他越思考反而越会陷入一切尽在掌握的错觉。幸运的是,在文东恩打破平静之前,他没有过挫败感。不幸的是,平静一旦打破,潘多拉的盒子里藏了不止一个“惊喜”。
第一个“惊喜”大约是最有冲击的,妻子和情夫同款烟、孩子和情夫照片、被告知妻子出轨,这些外在信息一点点瓦解着河道英对妻子的信任,直到回家看到衣帽间两大排蓝色提袋,他终于对妻子出轨有了最真实的知觉。片中的运镜和配乐也让观众同步感到了这份感知对河道英的震撼,一时间满屏弹幕齐飞。
而在这样的冲击之后,河道英干了什么呢?他去了出轨现场做进一步验证,然后为了孩子隐而不发,最后联系文东恩看她到底想干什么。这个部分非常能体现河道英的理智和克制。理智源于他高度自我认同感,所以他认定的事情会努力去执行,而要改变认知则需要反复确认,这也是他面对女主被霸凌也要多方求证的原因。在确定改变后,他会评估事实的严重程度,妻子出轨不能影响女儿,所以他气到砸台面也没和妻子摊牌;而对于设计让他知道这一切的文东恩,他选择了行动,当然这个行动背后的情绪很复杂,我们留到第三部分细说。
在随后面对一个一个“惊喜”时,有的人说河道英眼眶发红、不断给妻子机会代表了爱,有人说他是考虑股价、所谓机会是掩饰冷漠自私的虚情假意。在我看来,剧中的演绎是到位的,因为他表现的既不是爱也不是不爱,而是爱在消失。
当他意识到自己才是朴妍珍的标签后,妻子变成了对他权威地位的挑战。而这一点彻底动摇了他对妻子上位者爱情的根基。随后他的情绪反应是爱消失的外化表现,而直到最后一步还愿意给她机会是因为他真的曾经以自己的方式很爱她。可朴妍珍的藐视不屑让爱彻底消散,何道英转身让律师提离婚时的冷漠沉着、没有情感波动也就可以理解了。至于亲自去签离婚协议,其实是他要在朴妍珍面前恢复自己上位者的尊严,所以他提起女儿时笑得很轻松,拒绝朴妍珍和女儿通信请求时干脆利落,重新变成了掌控一切的何总。
三.和女主文东恩
不得不说,在河道英和女主文东恩之间的互动上,导演实在是费了一番心思,仿照《花样年华》的镜头、撩人的配乐、演员的眼神拉扯、棋馆嘈杂之中独属二人的暗流涌动……这个组合对于玻璃碴都能找糖的网友来说,简直是不磕不貌,所以大量观众宁可错站CP实属情有可原。
但是河道英和文东恩之间是爱情吗?可惜,不是。
那两人之间的互动好磕吗?别走,比爱情还好磕。
我们先看河道英对文东恩的感情。剧中朴妍珍问他文东恩为什么会引起他的注意,河道英很直接给出答案:一开始的好奇、消失后的等待、重逢后想赢、失去主动权又不知所措、感觉要窒息和对窒息的渴望。这里面很关键的两个点,一个是不知所措,一个是窒息感。
剧中不管是在公司还是家庭,河道英都是掌权的上位者,即使失去主动权,他也能保持非常理性的行为逻辑,比如对妻子出轨的反应。但面对文东恩,他的理性消失了,这一刻他不再高高在上,对他来说他们是平等的。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佛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理论。其中自我是依据现实世界存在状态的认知,河道英对妻子的爱很明显遵循了自我原则,是意识层面社会化后的爱情。但对文东恩,河道英的本我感到了被吸引,这种本能的吸引在最初是无意识的,所以他不知所措。
剧中说围棋是在沉默中表露欲望,诱惑被诱惑。在他和文东恩下棋落子中,欲望开始渐渐意识化,可一旦意识化,就被他道德化的超我、身为总裁和丈夫的责任所压制,动心与克制的挣扎中带来窒息,窒息又令人沉迷。
这种心动是爱情吗?不,如果用爱情来描述那对河道英来说太冤枉,因为在他的字典里爱情不是这样定义的。但这种感觉有越界的冲动吗?虽然被克制了,但对他的本我来说,有。所以面对朴妍珍的出轨指责,他笑了笑说被你指责觉得有点冤,但我没有异议。
那对文东恩来说,是同样的感觉吗?何止是呢?简直太像了。她的爱情是和男主的,她心里最重要的不是公司股价而是复仇。但就是把复仇作为人生全部的她,看到河道英进她屋会脱鞋后,愿意放弃复仇给朴妍珍一个选择的机会。心里都是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河道英的平等尊重就是她等了许多年的一点糖。
他们两人的互动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推翻自己过往的人生。剧中文东恩对河道英态度最直白的表露是在围棋广场上,她信任河道英直接给出尸体停放的地址,她说如果利用女儿报仇也会让你痛苦,她红着眼眶回答报仇后会幸福,幸福到要死就足够了,这种脆弱是在男主面前都没表露过的,但对着何道英她直白地说了。我说出来是觉得你会懂我,因为我懂你。
文东恩太懂何道英了。前文提到当确认妻子出轨、自己被文东恩设计后,何道英联系了文东恩,并把见面地点定在了首尔酒店,这个见面的动机非常值得深究。有人说何道英约在酒店是明确的性暗示,当女主脱下外套露出满是伤疤时,他对女主的性趣消失了发现自己还是喜欢漂亮的妻子;有人说约在酒店谈事安全性好很正常,不要以阴暗心理进行揣测。前一观点中有一点我非常认同,以何道英的身份地位安排一个正式隐秘的地方沟通是很容易的,但他把约会地点定在酒店一定意味着性暗示。但为什么一定要做出性暗示?真的是一气之下精虫上脑吗?
不,当上位者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如何夺回主动权,所以他在预判女主的动机和行为。他认为在报复朴妍珍的动机下,如果文东恩够积极主动,会以身体引诱他同样出轨;如果她够狠毒,会从他的女儿下手。所以他提出地点在酒店,是要验证自己第一个判断,他的重点是重获主导权,至于是否真会发生什么,那一刻他不在乎。
而当看到文东恩如愿来到酒店,甚至化妆打扮非常漂亮时,他觉得自己判断对了,自我危机解除,本我的冲动重新出现。很多弹幕说电梯打开时何道英的眼神绝了,因为前后两个镜头的切换中,前一个眼神显示了危机解除的放松,后一个眼神让观众看到了本能的心动,这一刻如果真和文东恩他发生什么,他不排斥。
但两人互动最精妙的地方是,文东恩再一次预判了他的预判。递给酒店经理外套后,她露出了手臂上的伤疤。这时何道英的眼神并不是性趣消失的失望或厌恶,他窒息般震惊。震惊于自己的预判全错的,窒息于又一次失去主动,文东恩既不积极也不狠毒,她只是想开诚布公地展示自己报仇的决心。学术一点说,那一瞬间,河道英认知失调了。而人发生认知失调后,会竭力证明自己的决策才是合理的。所以当文东恩提出希望他离开朴妍珍时,他很直接说不,并诚实地表示不知道原因。其实这时无论文东恩提出什么他都会拒绝,因为他急于找回掌控感。
但这意味着文东恩在这一次对峙中失败了吗?并不是。心理学上有一种让人顺从的“以退为进”技巧,也就是俗话说的,如果你想打开一扇窗,先要求开一扇门。即当人们对一个较大的请求说不行后,往往会对比较舒适的请求说行。虽然拒绝了离开朴妍珍的请求,他也不会成为文东恩复仇路上的阻力,因为这是文东恩来沟通、露出伤疤想达到的最基本目的。何道英知道并能做到这一点,对文东恩来说已经够了,而他也确实没有让她失望。
你看这真的不是爱情,两个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价值观不同的错的人只是在交锋中本能地彼此吸引、彼此理解、彼此特殊,虽然这份心动最后终结于一句感叹和一个饭团,却更像是腾空的烟花,是两团冰山下的火,即使消失也曾经有过美丽和温度。
虽然我一直尽量以客观的视角分析何道英这个人物,但写至此回看全文,似乎还是免不了受个人偏好的影响。但偏好代表认同吗?当然不。偏好代表何道英是个好人吗?当然不。如果一个被严重冒犯时会突破底线施以私刑的上位者能算好人,未免对屏幕前奉公守法的你我太不公平。但虽然傲慢不失人性,爱其所爱狠其所恨,绝对理智相对克制,绝不高尚也不卑鄙,何道英这个人物之所以受到喜爱,正是在于他坦荡地展现了人性的多样吧。哦,当然,可能还因为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