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12-04

观光路线:浅显的公路片

第一次想起关于公路片的思考。其特点应该如下:

1.在设置起始环境的同时说明最终目标。(一开始在沙漠,最终目标是获救)

2.中间的选择与波折。也就是说,剧情的发展不是解决单个微小的疑问来推动,而是朝着最终问题解答探索中的一次次尝试。(在马路等还是走路去找)

3.与时空外曾经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相联系。因为剧情不可避免的要求拓宽,求生类型题材的电影中,这一技巧主要用于唤起主题,如人性、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等。在其他类型的公路片中,在唤起主题的同时还具有完善角色性格的作用,如解答其为什么在这,为什么要去那。(瘦子的婚外情)

个人感受:
1.Hppay Ending搞得太重,以至于结局翻转时有点味道不足,这种获救的幻觉用在求生的过程中可能会更起到效果,127小时好像就用了。

2.最终的高潮也并未揭示什么东西,或者说电影本身的主题就太浅显了,如果说电影“反对”的是中年危机以及生活的意义,我觉得除了揶揄之外对此作出任何姿态的批判都是自损八百,因为在选择“敌人”的品味上就输了一截,中年危机与模式化生活并不需要89分钟的批判来让人警醒,一个15个字的笑话就够了。

3.说句良心话,以为看到Ending时瞄了眼进度条,发现还有十分钟时还是有点惊喜的,我以为胖子会自杀。

观光路线Scenic Route(2013)

上映日期:2013-08-23(美国)片长:85分钟

主演:乔什·杜哈明 丹·福勒 米勒克尔·劳丽 Christie B 

导演:凯文·哥兹 迈克尔·哥兹 编剧:Kyle Ki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