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第一层面上呈现出的其实是对社会制度的麻木与不公的报复,主演通过偷钱吧押运公司搞臭,然后不满警察,通过放到夹壁里的五毛钱把警察搞臭。 中国人看不懂得其实是,这工作环境和警察的态度已经是天堂了,不明白为什么报复。

其实法国的制度也有其不合理之处,甚至相较于美国,欧陆的制度更接近于中国。只可惜,这些不合理在中国人看来,实在是不痛不痒。欠三分钟的工资,延缓休假。主角的动机在中国人看来变得是如此的不明确,以至于开始错误的理解其动机的神经质性质多余反对压迫。这就让中国的观众直接跳过这一层面来看整个叙事的意义,进而走进胡同,感觉不知所云。

法国的片子从新浪潮之后就开始不痛不痒了,这和社会安逸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没在法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中国人是很难理解这样一种无欲欲求或者说不求上进的意识形态的。一方面你可以说是更成熟的社会,另一方面,你看不到未来。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其实正是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开始呈现出神经质的特征。相较于上司同事与女友之间的琐事与矛盾,主人公的行为如用20年积蓄购买汽车,渴望登山而疏远人群,寻找真正的生活,这一切不是无动机的神经质表现,而是对现实生活的精神状态的反抗。

法国和中国在第一层面反抗社会题材的电影前呈现出的是这样两种极端的情景。
法国可以拍此类的片子,苦于找不到苦大仇深的社会环境。
中国的环境是有了,原本是深刻探讨人性与社会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却被禁止发言了、







11月6日11.6(2013)

又名:一千一百六十万

上映日期:2013-04-03片长:102分钟

主演:弗朗索瓦·克鲁塞 伯利·兰内尔 科琳娜·马谢罗 胡安娜·阿科 

导演:菲利普·戈杜 编剧:艾格尼丝·德·萨西 Agnès de Sacy/菲利普·戈杜 Philippe Godeau/Alice Géraud-Ar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