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也是我们的市场如此乌烟瘴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对客气地说,本片没有亮点,全是尿点——至少对我而言如此。
在编剧和导演的共同努力下,本片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
又长又臭!
长又臭!
又臭!
臭!
正片居然都有整整150分钟诶,为什么我觉得少个“0”的话也没啥大问题呢?
就这假冒伪劣的塑料质感,拍个短片绰绰有余。
导演、编剧,您几位大爷真是辛苦了,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呀;毕竟你们一路走来,10年5部,总算烂到了如此纯粹的一无是处,也总算成功地将《变形金刚之威武霸气》拍成了《破铜烂铁之谁看谁骂娘》。
10年前的特效如今再看依然惊艳逼人,10年后的特效现在看都觉得味同嚼蜡,你们这些家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耗资2亿美元东拼西凑出这样一坨乌漆墨黑的排泄物般的垃圾,声(chou)名(ming)远(zhao)播(zhu)的卖拷贝大人,您真是给好莱坞长脸啊。
能写出这种粗糙得连“究竟是谁打谁啊?”、“这货的出场除了拖时间外有任何意义吗?”、“这坨跟这坨为什么就打起了?等等,他们怎么又不打了啊?”都讲不清楚的所谓“故事”,编剧不是傻就是坏。
一目了然的是,他们不傻——至少谈薪水的时候很聪明,他们就是坏。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投资方、制片方的利欲熏心也难辞其咎。
编剧们大概是这么想的:
“一份工作而已嘛,不拖欠工资最重要;
一部电影而已嘛,不带脑子最重要。”
我相信绝大多数爱看电影以及不爱看电影的观众都认同这一点:
任何一部电影都应对观众的智商和钱包有最基本的尊重。
商业片可以没有内涵,可以肤浅到过目就忘,但凡事都得有底线。
做人得有底线,拍电影得有底线,讲故事得有底线……
比如,故事起码得通顺吧?人物的行为起码得有逻辑吧?讲个笑话起码得让观众意识到那是笑话吧?
哪怕只是噼噼啪啪地爆炸,10年了也理应换个花样了不是?
所以珍爱生命,远离烂片,如果你觉得人生并没有长得实在是无事可做的话。
我们所花的每一次钱甚至所做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为我们想要的世界付费或投票,因此:
抵制烂片,人人有责。
不过您要是就好这口儿,那么您请便。
(声明一下,尽管没人在乎:如果不是因为工作,请我看我都不会去的,毕竟我对卖拷贝有的是信心;关键是,真特么没人请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