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评价里,这个系列的2和3一直不让人满意,很多人依然沉浸在第一季神作的氛围里,对第二季平庸的角色,第三季神棍的叙事不以为然。但我反而更喜欢后两季。
第三季回归了第一季的“双雄模式”,讲两名性格迥异的警探的办案历程。但本作主角虽然性格同样怪异,对待上司桀骜不驯,但却不似马修奥康纳那样天才,没有奇特邪魅的人格魅力。更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两位侦探发现一些细小的细节,然后做出判断,然后失察或者错过时机,举止笨拙。
但这才是真实的探案不是么?真探系列的“好”,部分就体现在这里。统计学里有“判真为假”,和“判假为真”两类错误,但在一般侦探小说里,我们却基本只会接触到遗漏证据的错误,而基本不会遇见“发现错误证据”的错误。但玩过密室逃脱的人就能知道,比起遗漏线索导致卡关更可怕的,莫过于错误线索把你带进沟里。而现实世界何其复杂,更不像小说或密室逃脱的单线世界,每一个柯南式的灵光一现,背后都需要承担巨大的误判代价。
而真探3的故事,正因为这样的代价,才导致了三个时间线的发生,持续了35年。
很多人说真探3的故事无聊,前七集埋下了一堆伏笔,但第八集却引入了一个外部变量把问题解决了。一个之前没有出现过的人,一次男主的幻觉想象,基本上等同于机械降神。回忆起来,真探2也有这个现象,那一季里,真相是在最后一集通过两名主角的口述完成的,甚至连记忆闪回都没有。但这或许恰恰说明,案件本身在真探系列里是次要的,哪怕是第一季,我想大部分人现在能记得的,也都是奥康纳的焦虑和坚定,而不是案件解密的过程如何巧妙。
正如很多评论已经指出的,真探系列,说的是对人的探索,对探案者人性的探索,而不是对案件的探索。所以案件只是我们观察人性的引子,是制造剧情冲突和引导主角动机的线索。而既然是探索人性,那第二季和第三季对于“平庸之人”的关注,其实比第一季中对“天才探员”的关注,理应有更普遍的意义。天才自有其不被理解的痛苦,但他的伙伴马蒂,第二季和第三季的所有主角,其实更与我们自己共享同一种悲伤和无奈。Wayne和我们一样平庸,可能我们都有一些为人所知的特长,些许魅力,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无法阻止我们对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悔恨。那种反复地回复,不断地不甘心,无法断绝又无能为力的悔恨。
真探3说的是两个人被案件影响的一生。而我想,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生。只不过一直萦绕他们心头的,未必是一桩命案,而可能是更普通的的事件。比如一句不被理解的告别,一场不知所以的陷害,或者任意一件很快被时间磨平影响但却永远被留在自己心中的谜题。人生有太多偶然和失之交臂,我们在不同的年纪里一次次后悔,却一次也没有抓住命运的尾巴,因为我们一直是同样的自己,所以不同年纪Wayne的动作才能反复重合而连续。这种干涩而无法言说的宿命感和无力感,可能才是影片最想传达给我们的。
不过,我对这部剧集也并非完全满意,第八集最后半集剧情的处理让我十分犹豫。从形式上,其实并不难接受妻子作为幻觉告知主角事实,但难道只有一个美好的故事才值得被讲述吗?因为这个故事的结局光明,所以这一切才值得?这种一厢情愿证明信仰的桥段并不为我所接受。相反,我更愿意认为,接受结局的无奈,接受我们的努力终究是一场空,但却无悔于这一生的探寻,才让对真相和人幸福的追求显得更加宝贵。
但最后主角却把那个值得被批判的幸福忘记了。他最后不记得自己一生求真的结果是什么。这最后的转折或许代表了一种怀疑主义,代表了另一种我并不反感的对人生的解读:我们的一生就好像永远身处热带的密林里,竭尽全力又徒劳无益地寻找人生的价值。人生如同命案一般,是一场充满偶然又荒谬的旅途。

真探 第三季True Detective(2019)

又名:无间警探(台) / 刑警双雄(港)

主演:马赫沙拉·阿里 卡门·艾乔戈 斯蒂芬·多尔夫 斯科特·麦克纳 

导演:丹尼尔·沙克海姆 尼克·皮佐拉托 杰瑞米·索尔尼尔 编剧:尼克·皮佐拉托 Nic Pizzolatto/大卫·米尔契 David Milch/格雷厄姆·戈迪 Graham Gordy

真探 第三季的影评

🌚🌝
🌚🌝 • .
yezzi
yezzi • 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