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的戏剧化叙事还是很明显的,一个场景就以一个镜头来结构,而且景别没有变化,如同剧场观众的固定视点。比如第一场龙套男拿汽水给女主角喝讨好她。随着人物动作进行镜头剪辑,当人物走出里屋走入外屋,镜头也随之切换。

强盗抢劫的段落才出现格里菲斯特色的交叉剪辑,在强盗欲破门而入、女主角呼救、电报局接收求救信号三个场景间进行切换,每个场景的人物动作都没有完成,就马上切换到下一个场景。

如果用这种技巧处理前面说到的第一场戏,应该会更有悬念。比如,龙套男拿汽水讨好女主角,女主角还没有做出反应,镜头切换到外屋焦躁不安的男主角,然后镜头再切回到里屋,女主角拒绝了龙套男,龙套男垂头丧气地出来,外屋男主角看见了哈哈大笑。这样通过剪辑,就更清楚地交代了男女主角之间的暧昧关系,而不会像影片本身那样,观众刚看的时候闹不清男女主角的关系。

女主角自卫的时候格里菲斯运用到了特写,女主角拿起一颗子弹,然后画面切换到子弹塞进锁孔里的特写,画面再切换成中景镜头,女主角用锤子把子弹砸出去。这样在一个场景里的一个连续性动作,使用了三个镜头,用来强调中间的那个特写镜头,这就让细节得到最大程度的渲染、调动起观众的情绪、控制了叙事节奏。

这部电影与格里菲斯晚期的《破碎的花》做对比,就能明显看出电影化叙事的成熟。在那部作品中,同样是一个场景,导演频繁地用中景、特写、中景的手法来切割结构整个场景的叙事,达到渲染情感效果。比如先是女主角与母亲在一起的中景镜头,然后随着女主角的视线,镜头切到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那里去,然后又切换到满脸怒容的父亲那里去,最后镜头切回到女主角与母亲站在一起的中景镜头,母亲说:“亲爱的,不管你做什么,千万别结婚。”

娇娃护宝记The Girl and Her Trust(1912)

上映日期:1912-03-28片长:17分钟

主演:Dorothy Bernard Wilfred Lucas 

导演:大卫·格里菲斯 编剧:George Hennessy

娇娃护宝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