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主演:omero antonutti,george bartis,laura de marchi 等

影片中充满了身着黑衣的人,有一种类似于仪式甚而葬礼的盛大之感。人与人之间似乎真的看不出贵族、平民的等级之别了,权力恍若真的不在场了。而事实是,现实与虚构往往只差一步之遥,梦中构筑的阁楼皆为泡影。——陆支羽

全片恍若一场盛大的仪式。在我杜撰的梦里,手持镜子的安哲站在骆驼山拦腰贯穿的独木桥上,山坡上聚满了黑色长袍的人群。那是影像世界里的另一种宏大,宏大若风。
片名中的“亚历山大”,不过是一个幌子,抑或是安哲手头的一出木偶戏。(安哲的电影里出现过多少个“亚历山大”啊,仿佛恨不得所有的男主角都叫“亚历山大”才好呢!)而那位真正的征服过大片疆土的年轻大帝,亦绝然不是安哲所热衷的。(或许,奥利弗·斯通的同名影片《亚历山大大帝》才算是真正能入主流观众法眼的历史巨片吧。)唯有安哲的影像,还是一如既往的空阔辽远,长镜头的游离像栓于悬崖的缰绳,喑哑作响。相较于“沉默三部曲”(《雾中风景》《塞瑟岛之旅》《养蜂人》)而言,《亚历山大大帝》的影像则更多了一份肃穆与凝重。关于对视与仰望,关于疏离与毁灭,关于狂欢与屠戮,爱琴海的希腊方舟终究载不下诺亚的一片赤诚!到头来,便又是一场理想主义者的悲剧。
全片只看了一半,就暂且做一回半调子的归鸟吧。而余留的另一半还会在碟柜里禁闭多久呐?我不知道。

我的半调子笔记:

1,讲述者的出场有点嬉笑怒骂的意思。他站在镜头前跟我说,“很久很久以前……”然而,雷人的是,安哲并不想讲历史上真正的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那不过是一个虚张声势冠冕堂皇的假托罢了。

2,电影开始于1900年元旦,新世纪伊始,新生的希腊处在一片混沌之中。是夜,一座大楼的定镜头,一种长久的不安的等待。及至十二道钟声响闭,整座大楼的灯骤然点亮,烟花四散而起。这个静止的长镜头记录了两个世纪相互交错的一瞬间印象,恍如从沉默的水底中鱼贯而出的光。构图上而言,这是典型的“帝国大厦式”构图,奠定了本片严肃庄重的基调。而观众与荧幕的对视性视角,则更好地传达了影片的“平等”主题。

3,影片中充斥了大量的无政府主义者,使我兀自想起赫尔佐格电影中乱扔意大利面条的侏儒流氓。而更为讽刺的是,这些无政府主义者竟而陷入到与激进分子及虚无的信仰者们争权夺利的权势斗争中。而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却被“主流的混乱”所排挤。这便是安哲电影中的另一种残酷。

4,一个人悬于树梢无人问津的定镜头画面给予我强烈的震撼。安哲的远远观望暴露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劣迹。

5,当无数身着黑衣的人群聚集于两座山头时,我想到了老塔的《乡愁》。在《欢乐颂》雄起的狂欢中,广场上静默不动的人流注视着疯子多米尼克“浴火”而死。而《亚历山大大帝》中的这一次汇聚则更为浩大。两座山头涌满了人群,若喷泻的潮水,乌鸦鸦一片黑,而山间是一道单行的独木桥。这一组平等对视的远景画面令人憾然。

6,“人与人形式化的面对面”在理想主义者眼中一律都异变为重要的历史性时刻。①希腊神殿与太阳神的对视,阳光与山川大地的相互映照。②两座山头涌满人群,远远对望。这样的对望就像沉默的仪式。③共产村音乐聚会上,之前处在不同阶层的人一律披上黑袍,在聚会上相互拥抱。④男女享有平等的权利。这一点几次出现于影片中,尽管时时面临着被打破的危机,但其呼声也是颇为强大的。

7,一群人站在神殿的柱廊间,遥望太阳和山川,忽而,他们把目光转至台阶下,惊恐地往后退。他们在台阶下看到了什么?(这里,安哲再次运用了长时间静止的长镜头,予人一种不安的期待抑或惊喜的期许,画面主体是空空的台阶,至于台阶下的事物,往往都是在观众等到“不耐烦”之后才至终入画。类似手法,我最早接触自杨德昌,他在《一一》中惯用唯有人声存留的空镜头。)终于,亚历山大骑着白马跃上台阶,此时,阳光正好融亮他整个脸。一刹那,安哲镜头下的光骤然盛大起来。多么大师的手笔!

8,影片中充满了身着黑衣的人,有一种类似于仪式甚而葬礼的盛大之感。人与人之间似乎真的看不出贵族、平民的等级之别了,权力恍若真的不在场了。而事实是,现实与虚构往往只差一步之遥,梦中构筑的阁楼皆为泡影。细想来,共产村中“一切都是公有的”的宣言显得多么美好,却又多么无力。

9,聚会总是突兀地被意外的事情所打断,比如正在看舞蹈的孩子突然晕倒了,或者亚历山大领导下的囚犯们闯入聚会之中。深层次的阐释或许能够扯及“平等之路的困难重重”,或者“共产主义之路举步维艰”。

10,被杀死的羊群被丢弃于共产村的广场上,血流满地。这样的屠戮,抑否是亚历山大对共产村村民的一种警示?我尚不得解。(插:待看完全片,我或许会推翻这一次的一部分阐述,只希望我的大方向不错。)

11,一个囚犯爬上共产村钟楼的场景是又一个牵涉到时间的经典桥段。当囚犯的手弄停了钟楼上的钟时,我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家墙壁上停了老久的挂钟。我听到囚犯们说,“我们正是因为忘记时间才活到现在的,我们不需要时间!”

12,亚历山大坐在草场一把靠椅上的镜头,有一种白晃晃的孤独之感。这不由地令我想起《雾中风景》里的海滩,安哲的长镜头轧过一道道流浪艺人的身影,直至姐姐被一位慈祥的老妇人拉进怀里,她愿意给她梳个头。又或许,《塞瑟岛之旅》结尾处两个老人相偎在汽船上漫漫漂流的画面才更适合给出最孤独的阐释。

《亚历山大大帝》(上)至此结束……

亚历山大大帝Ο Μεγαλέξανδρος(1982)

又名:Alexander the Great

上映日期:1982-03-20片长:210分钟

主演:Omero Antonutti George Bartis 

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编剧: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Theodoros Angelopoul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