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完《宿醉》,大部分人的感觉是:一群傻逼,LOL
成功的喜剧片都有着相似的模式。首先是喜剧人物。《宿醉》中的四个主角,一个是极不靠谱想一出是一出的帅哥菲尔,一个是脑子缺根筋的胖子艾伦,一个是做事畏畏缩缩的娘炮斯图,还有一个算是正常人,新郎道格,但是出场没几分钟就失踪了。3个不正常的家伙去到处找一个正常的家伙,中间又遇到一群不正常的家伙(乱入的老虎、公鸡和婴儿,贱得一地的黑道周、喜欢音乐的泰森、大男子主义的婚庆店老板(算是吧)、警察局的小胖子……不一而足),不碰撞出笑料才怪。这些人物中个人觉得最成功的还是艾伦这个死胖子,首先他绝对不是傻,而是脑子里面的神经长拧着了,所以才会想出”歃血兄弟”的主义,所以才让小婴儿打飞机,所以才会在裸体周用棍子准备敲他时,冒出“我也讨厌哥斯拉”。这家伙后来在《预产期》里的形象如出一辙,把小罗伯特·唐尼折腾得够呛,算是升级版的王宝强吧。
其实是喜剧情境,光把这些人放在一起还不够,还得因为一件够特别的事在一起才行。也就是所谓的戏剧性钩子,这个钩子要足够强,才能把观众钩得住。在《宿醉》里,这个钩子由两方面构成,一个是“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另一个是“马上要婚礼了嘿,新郎道格在哪里?”。两件事都非常有力,观众的好奇心就这样被牢牢抓住,婚礼的临近又增加了时间紧迫感。
最后是喜剧性的事件,也就是要有足够奇葩的桥段。卫生间发现老虎够奇葩了吧,莫名奇妙座驾成了警车够奇葩了吧,后背箱里跳出一个裸体的中国人,够奇葩了吧(话说这个场景曾被评为年度最滑稽电影场景),最娘炮、道貌岸然的家伙居然一夜之间取了个脱衣舞娘,够奇葩的了吧!正是这些喜剧性的桥段,支撑着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而且把观众的胃口越调越高。其实这部分是相对最容易做,但也最难的。容易在于想搞笑段子谁都能上,头脑风暴一起编呗。而正是因为容易脑洞大开,这部分也往往容易跑偏。很多人可能觉得只要好玩就行,偏不偏无所谓。而这其实恰恰就是牛逼喜剧和平庸喜剧的重要区别所在。牛逼的喜剧不是让你笑一两分钟,而是一直笑下去。所以如果内容跑偏了,出现一些虽然搞笑但是与主线故事无关的桥段,那观众当时虽然笑了,但很快就会感觉不对劲,大的情绪会受影响,最严重的结果就是”虽然有快感,但是没高潮“,而快感是会麻木的,亲!《宿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基本上所有的搞笑桥段都是围绕着“那一夜发生了什么”和“找到道格”两个核在做。而且因为是宿醉,第二天都忘记了,所以做得很多事情虽然不太合理,有逻辑性的缺陷(如老虎怎么会变得那么乖了,醉醺醺地怎么可能偷得了警察的车),但因为是喜剧,观众一笑也就带过了,而后面紧接着又有新的事情发生,观众始终沉寂在欢乐中,也就来不及去回想之前的那些不合理了。
但是我仍然只给《宿醉》7.8分,主要在于它的结局。既平淡,又不够干净利落。在道格被找到后到影片结束的10分钟里,基本上没有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最后婚礼上斯图和未婚妻大吵那段算不上什么惊喜)故事进展得也太过顺利,可以说毫无阻碍,脱衣舞娘谅解了斯图,还给他戒指;几个人顺利赶到婚礼现场,新娘也没有发脾气;汽车是老丈人送到礼物,不用赔;一切都太顺利了,所以请了个莫名其妙的歌手出来搅合一下,营造点喜剧气氛,但这显然是无法让观众满意的。如果这个结局只有3分钟,我们可以看作是给观众感情释放的时间,让大家可以欣然离场。但是10分钟仍然如此平淡,我就无法忍受了。

宿醉The Hangover(2009)

又名:醉后大丈夫(台) / 醉爆伴郎团(港) / 醉醒时分

上映日期:2009-06-05片长:108分钟

主演:布莱德利·库珀 艾德·赫尔姆斯 扎克·加利凡纳基斯 贾斯汀·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 编剧:乔恩·卢卡斯 Jon Lucas/斯科特·摩尔 Scott Moore

宿醉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