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公众号宅总有理《2019年的中国电影有多厉害,疫情三年后我才突然看明白 》原创 宅少 宅总有理 2022-12-09 19:30

要不是在柏林电影节,王景春、咏梅同时拿下影帝、影后,《地久天长》在国内可能掀不起那么大声响。王小帅之前的《闯入者》和《我11》,票房可谓极度惨淡。显然,王导没有宁导的纠结,人家要的就是作者电影。\n刺激王小帅拍《地久天长》,是因为二胎开放。他想以计生政策为切入点,写一个失独家庭的故事。于是找到了编剧阿美,通过写一个家庭摆脱丧子之痛,来梳理中国社会30年的变迁。故事雏形出来后,王小帅带着团队,天南海北跑了许多地方,从山西到河北再到东北,最终选中了包头。

在包头的一栋老建筑里,剧组把废弃楼布置成了八九十年代的模样。虽然由于预算下降,不得不放弃了对室外空间的搭建,但楼内设计,可谓精准还原。当地糖厂领导来看,激动地说这简直跟以前一模一样。\n

演员进组后,都不敢相信这是布景做出来的。\n

筹备工作做完,找王景春、咏梅来演,完全是“临场救火”。\n

一开始投资方希望找年轻的演员来演,王小帅则倾向找实力派。双方没谈拢,资方跳票,只好重新找投资。这期间,王导把剧本调整了一下,直接把主演年龄锁定在了50岁上下。男主本来找另一个演员,对方临时有事,王小帅半夜给王景春发了3条短信。王景春连剧本都没看,就答应去了。\n

咏梅更离谱。2013、2014年,她父母相继去世。咏梅四年没接过一部戏,每天在家读哲学。四年后出来,已是综艺、流量的天下。正当咏梅犹豫要不要紧跟潮流时,王小帅把剧本送到了她手上。咏梅读完,止不住流泪。

演《地久天长》前,咏梅和王景春并不熟。两人进组后,很快达成默契,完全像一对相濡以沫多年的夫妇。一场戏里,王景春羽绒服拉不上,咏梅就很自然地像妻子那样去帮他拉。后来给儿子上坟,咏梅递矿泉水给王景春,王景春很自然地没接,咏梅也很自然地收回。这都是即兴。

在表演上,王小帅给了演员巨大支持。咏梅加过一场戏,在路边认错孩子跟了上去,走到后面,才想起自己儿子没了。王小帅知道,这场戏大概率不会用,还是花两天时间布景,让咏梅演完。他知道她的心理状态,已经进去了。\n

王小帅拍戏从不哭。但看到王景春、咏梅回乡时,在监视器后面掉了眼泪。第一次看片时,王小帅提醒编剧阿美,请自备纸巾。果不其然,阿美看得红了眼睛。身边两个工作人员,已经哭得泣不成声。\n

后来接受《南风窗》采访,王小帅提及电影拍摄的初衷时说:\n

“我主要是想为中国当代的变化,留下一部电影。留下一个关于中国老百姓,关于中国的社会、家庭、人在这样的巨变的过程中,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命运,想留下这么一部电影。因为这一切,其实就发生在当下,我们正在经历它,我们有责任去审视它,去记录它。”\n

《地久天长》如愿做到了这一点。只不过连王导本人也没想到,它会在柏林电影节摘下影帝、影后双冠,成就这个无与伦比的华语影史纪录。\n

《地久天长》是一部很长的电影。初剪4个小时,成片3个小时。投资人有顾虑,可王导一刀也不能再剪。电影上映时,记者说3个小时太长了。王导问,《复联4》也3个小时,你们怎么不嫌长呢?\n

记者说人家商业片,确实需要这个时间。\n王小帅当场来了句:

“我的电影也确实需要这个时间。”\n2019年,我看的所有电影里,《地久天长》也许不是最好的,却是印象最深的。3个小时平静而克制的叙事,王景春、咏梅精湛的表演,30年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人熟悉的隐忍之痛,这一切融汇在影像中,令人有一种久久不愿离去的沉浸感。除了故事结尾让我觉得拖沓,其他部分,根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n

记得那次看它是夜场,出来时,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一边走我一边在想:\n

“电影啊,真他妈的是个好东西。”

\n当然那一年,很多人都在等另一部文艺片。

巜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地久天长(2019)

又名:So Long, My Son

上映日期:2019-03-22(中国大陆) / 2019-02-14(柏林电影节)片长:175分钟

主演:王景春 咏梅 齐溪 王源 杜江 艾丽娅 徐程 李菁菁 赵燕国 

导演:王小帅 编剧:阿美 A Mei/王小帅 Xiaoshuai Wang

地久天长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