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介绍这部电影的精华可以这么说:“一个职业杀虫员莫名其妙的用枪爆了妻子的头。然后潜逃了,成了作家,遇到了一个跟妻子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那个女人被区间组织奴役,作家为了救她很是经历了一番周折。终于救出了女人,两个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然后作家又莫名其妙的爆了这个女人的头。”
终究有什么意义?有什么意义?什么意义?意义?
我想,作者大概只想说明一点,他终究会爆掉女人的头。他天生就是一个同性恋。

看完《裸体午餐》纸书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找来电影。因为太想知道书中那种迷幻的文字要怎样聚合成一个视觉故事。就好像想看烟雾重新聚合成香烟一样。而且,毕竟导演就是原著作者,有机会亲自改编自己作品的作家并不多。
观后感就是:电影的迷幻色彩跟小说一脉相承,故事情节又完全各行其道……烟雾还是烟雾,只不过飘散的方向不同了。
推荐看过原著并能接受的读者看一下电影。重口味,非喜勿入。

—————————————分割线—————————————

书评:《裸体午餐》,以垮掉的姿态不朽

《裸体午餐》是一个矛盾体,它并不是一本大部头,但读者却要用很长很长时间去读它。因为一个吸毒者的幻像世界本就支离破碎,作者却还在这碎片之中掺入大量类心理学意象。他说:“毒品的世界一无所有!”可《裸体午餐》里什么都有。药典、心理学、人性、政治、社会……像一大堆毕加索抽象画的碎片,胡乱堆在地上。
但是,只要你肯花一点时间去细看,就会被这些碎片震惊,再用一点时间,你甚至可以拼成一幅更令你震惊的巨作。当然,每个人拼出的一定是不同的画面。
所以不要吝惜时间,因为阅读这本书的速度,跟作者的伟大和这本书得到的¬荣誉成正比。

《裸体午餐》作者威廉•巴勒斯(1914—1997),美国作家,与艾伦•金斯堡及杰克•凯鲁亚克同为“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创始者。被誉为“垮掉的一代”精神教父和美国后现代主义创作先驱之一。这人年轻时是个富二代,主业似乎就是吸毒,写作,聊天,交男友。有过一段离奇的杀人经历,做了几年牢。到了晚年,与吸毒成瘾一样,居然戒毒成瘾。开始尝试各种戒毒方法,并记录下来,有点像严谨科学家的派头了。同时还涉足演艺界,创作流行歌曲,拍电影,绘画,还为耐克运动鞋在电视上做广告,几乎无所不为。最为称道的成就还是他的文学作品吧,有《裸体午餐》《瘾君子》《红夜之城》《酷儿》《野孩子》《软机器》《爆炸的票》《新星快车》等。
《裸体午餐》是巴勒斯最好的作品之一,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金斯堡的《嚎叫》、并列“垮掉圣经”宝座。但比之另外两本,《裸体午餐》更适应时间的跨度。放在当下阅读也完全没有时代隔膜。另两本就稍稍逊些。

从写作角度来看,巴勒斯使用了一种被称为“剪裁法”的手法,使作品新颖独特。
说到这种奇怪写法,巴勒斯在书里有自述:
“你可以在任意一个交叉点切入《裸体午餐》……我写了许多篇序言。它们自然而然地枯萎、截断,就像西非黑人部落里特有的一种疾病,专门截断人的小脚趾头,过路的金发美女露出她的黄铜脚踝,一个被截断的脚趾就蹦到夜总会阳台那头去了,被她那条阿富汗猎犬找回来丢在她脚下……
《裸体午餐》是一个蓝图,一本指南书……黑色昆虫朝着另一片广袤的星球张开欲望的嘴……抽象的概念,像代数一样乏味无趣,最后抽缩成一个黑色的粪团,或两个年老体衰的法国移民……
指南通过打开长长走廊顶头的那扇门,拓展了体验的层面……那些门只在沉默中打开……《裸体午餐》要求读者沉默不语。不然就是在给自己搭脉……”
而在不那么使用“剪裁法”显得相对完整的章节里,人们才会懂得天才的意义所在,巴勒斯并不是不会完整的讲述,甚至还相当深刻、幽默。就像毕加索不是不会画正统的人像一样,而是他们不想那么“平常”。
除此之外,此书大量运用典故、方言、俚语、黑话、双关语、文字游戏等,比如光对警察的称呼,就有N多种不同的绰号和叫法,又堪称市井语言大百科。

从文化角度来看,可以说此书拓宽了美国文化,作者无遮无拦的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吸毒者眼中地狱般的人间,荒诞、堕落和腐朽到触目惊心。可透过吸毒者的世界,又能看出作者在积极的反毒品,以及对社会制度的深刻反思,具有超强的说服力和教育意义。巴勒斯说:“毒品病毒是当今世界公共健康的第一大问题。《裸体午餐》描述的就是这一健康问题,因此它肯定是野蛮、下流、惹人厌恶的。毒瘾这种疾病经常充满一些令人作呕的细节,不适合体虚敏感的人。全世界服用止痛剂的孩子们联合起来,我们失去的只是贩毒者,而他们是多余的。看清楚,看清楚吸毒的路,不要贸然踏上去,结交乌合之众……”此书在美国曾一度被禁,可又被评为《时代周刊》英文百大小说,被文学史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读者普遍认为此书是最不适合改编成电影的小说,可1991年,大卫•柯南伯格却将其翻拍,电影的迷幻色彩跟小说一脉相承,故事情节又完全各行其道……
看来,《裸体午餐》包含的各种矛盾也是它不朽的原因之一。

本次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裸体午餐》精简装同期面市,给读者多一种购买选择。译本采用《哈利•波特》系列译者马爱农译作。据说这个译本出版前还有个小插曲,新书预告之后,台湾译者何颖怡在未看到马爱农译本全文之前曾断言马爱参考改写了她的台版译文,后发现并非如此,于是专程在豆瓣公开致歉。诚恳态度也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何颖怡之所以如此紧张,大概也是因为此书翻译实属浩大工程,非一般译文能比。据说出版方邀请马爱农写篇译者笔记时,马老师也予以拒绝,理由竟是:不想再回忆起翻译时的痛苦。
可见,这本书除了最不适合改编成电影之外,也是最难翻译的著作之一了。



裸体午餐Naked Lunch(1991)

又名:活死人之旅(港) / 人肉宴

上映日期:1991-12-27片长:115分钟

主演:彼得·威勒 朱迪·戴维斯 伊安·霍姆 朱利安·山德斯 罗伊· 

导演:大卫·柯南伯格 编剧:David Cronenberg/威廉·S·巴罗斯 William S. Burroughs

裸体午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