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小伙伴们一直在催更我说一说《冰雪奇缘2》,今天给大家补上。
本来我是带着看MV串烧的心情去看的,结果发现第二部歌曲虽然好听,但并不像上一部,几乎首首歌曲都朗朗上口。
只有《All is found》《Into the unknown》和《Show yourself》出彩,而且小神个人更喜欢后者。
至于《Let it go》,或许注定是永恒的经典。
让我意外的,其实是人物塑造方面,它做得有点深度。

尤其是看完《沉睡魔咒2》的爱洛公主,你会更加认识到《冰雪奇缘2》出彩之处。
这部电影的确塑造出了迪士尼目前为止,最伟大的两位女性角色。

先来说说艾莎。

艾莎这个人物非常压抑。
她对魔法的抑制,对妹妹的情疏,对父母思念的克制,对陌生人的躲闪……几乎所有人都看不到艾莎情感的外溢。
无论是她最亲爱的妹妹安娜,还是爱宠雪宝,亦或是王国的臣民,他们都很少察觉到艾莎的所思所感。

《沉睡魔咒》中,玛琳菲森也算是一个压抑情感的人,可我们还是能够看到玛琳菲森对爱洛的母爱。

她表面维持着威严高冷的姿态,可内心却关爱着所有对她好的人。
与玛琳菲森相比,艾莎的感情更加内敛,好像迪士尼会玩魔法的女王都是这傲娇性格。
艾莎和玛琳菲森这两位魔女,一个伤过所爱之人,一个被所爱之人伤过,不同的经历,相似的心路,使得她们……
越在乎一个人,就越不愿接近。
而艾莎和玛琳菲森最大的不同是,她的自我认同感极其弱,不似玛琳菲森那样洒脱。

爱洛不相信玛琳菲森,玛琳会伤心难过,但不会迷失自己,陷入迷茫。

可如果安娜质疑艾莎,那艾莎基本就自闭了。
艾莎自我认同感弱,早早失去了父母的疼爱,甚至主动拒绝妹妹的关爱,逐渐养成了回避型人格。

到了《冰雪2》,艾莎虽然完全掌控了自己的魔法,但她孤僻的性格并没有得到太多改善。
对于家庭游戏,艾莎也表现得很局促。可以看出,她不擅长于和人打交道,尤其是家人。
即便她完全掌控了冰雪魔法,她依然害怕伤及亲人。
然而,接近喜欢的人是人之天性,婴儿天生就会想靠近妈妈,需要妈妈的关爱。
小神特别喜欢影片中,艾莎、安娜的妈妈用手指轻刮安娜鼻梁哄她睡觉的一幕,那就是现实中,母亲哄孩子睡觉的方式。
这么好的母亲,如果能陪孩子长大,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只可惜她的早逝,成为了艾莎的心结。
像艾莎这类人,他们很难建立亲密关系,越是面对自己爱的人,越是会紧张和不安。
艾莎之所以变成这样的性格,要追溯回童年。

童年时期,艾莎无疑是幸福的,可这种幸福持续得太短暂,妹妹因为自己受伤,父母为了自己远航,却不幸沉船去世。
这极大地影响艾莎的心理安全感,她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被喜欢。

具体表现就是,艾莎一直略微抗拒安娜的热忱的关心,以至于安娜的成长期也是缺乏亲人爱的。
天知道,童年的艾莎承受了多少痛苦,她压抑自己对爱的渴望和对他人的关心,竭力隔离和压抑自己的感情。
后来才意识到艾莎这种性格,就是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的回避型人格:
我不够好,没有人会喜欢真实的我。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听《Let it go》的时候,才会觉得那般畅快。

艾莎终于肯正视真实的自己,尝试去欣赏真我,而不是掩藏。


然而《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只学会了与自己相处,她并没有完全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影片中,艾莎抗拒他人的原因是害怕自己的魔法伤害到他人,就像生活中的我们,之所以社交恐惧是害怕不被人喜欢。

可越这么害怕,越容易适得其反。
因为让他人喜欢自己的能力是不可控的,就像艾莎的魔法。
第一部,艾莎的冰雪魔法算是个被动技能,一个不注意,她就能自动清兵。
安娜来到冰宫,掏心掏肺地请姐姐艾莎回家,艾莎极力拒绝,不小心平A了一下,把安娜冻得一个劲儿掉血。
第二部,艾莎依然犯了这个错误。
她为了寻找真相,打算前往回忆之河,安娜不放心,一定要陪在姐姐身边,艾莎用魔法造了艘小冰船,执意将妹妹送走了。
她以为这样能护妹妹周全,可我们都知道,安娜被姐姐送到了石怪窝。

要不是安娜自己机智,死里逃生。
结局就是,两姐妹一个死在野区,一个挂在敌方水晶,直接GG。
这其实挺细思极恐的。
艾莎性格悲剧的来源不是魔法,而是童年丧失双亲,以至不再敢爱。
这是艾莎的心结,她的愧,她的伤。
只有解开艾莎的这个心结,艾莎才能真正走出来。
而这个道理,只有安娜能够教给她。


再来说说安娜。
虽说她也很早失去双亲,可让她成为这么乐观豁达之人的动力,就在于父母给予她的美好童年。
所以说,原生家庭真的很重要啊喂!广大父母请一定要注意啊喂!
艾莎是幸运的,她有个深爱自己的妹妹。
安娜是迪士尼中的“史湘云”,那是“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的个性。
她即便知道姐姐外冷内热的性格,也并不介意姐姐给人的疏离感,因为她喜欢一个人,从来只遵从本心。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自我认同很强的女生,上一个自我认同这么强的迪士尼公主还是《沉睡魔咒》中的爱洛公主。
爱洛也具备同样的豁达性格,若没有这般热忱,玛琳菲森坚硬的心,也不会被爱洛融化。
很多人被《沉睡魔咒2》的一段剧情气得要死,爱洛阻止玛琳菲森杀皇后,结果导致玛琳菲森被皇后反杀。
大家纷纷大骂爱洛公主“傻白甜”,坑母狂魔;与其骂爱洛,倒不如说,编剧的功底没有达到。
皇后的阴谋就是挑起人类和精灵之间的仇视,如果真的让玛琳菲森杀了皇后,那人类和精灵之间的仇恨就彻底坐实了。
爱洛阻止玛琳菲森的行为是明智的,只是编剧编得太儿戏。
相比之下,《冰雪奇缘2》对于安娜的人物塑造,则成熟很多。
安娜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君主,她有责任和担当,有大局观和牺牲精神。
安娜的祖父以建交之名,行奸狡之事,修筑水坝,隔绝了北地人的资源,导致北地生灵涂炭。

安娜为了弥补过错,只身犯险,冒着被石怪砸死的危险,引石怪破水坝,这份勇气和担当,叫人敬佩。
你能发现,安娜这个人物,不仅有承认错误的勇气,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爱洛所不具备的品质,也是安娜的伟大之处。


相信看到影片最后,我们都知道风、火、水、土之后,第五元素就是爱。
而这个爱就是艾莎本身。
这个设定本身并不算新鲜,可却极其适合艾莎这种回避型人格的人。
其实,小神我多多少少就属于回避型人格者,还被身边的朋友戏称是“假笑男孩”。
和讨好型人格不同,回避型人格者主要的心思不在于如何取悦别人,而是避免被别人讨厌。
我们一般会用“假自我”与人交往,而不敢展露自己的真实性格和想法与人互动。
可面具戴久了,我们连自己原本是什么性格的人,都不知道了……
我们有的人成为了工于心计的汉斯王子,或许你学会了很多有魅力的社交技能,但你很难得到真心;
我们有的人成为了“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艾莎女王,保持着温和疏离的姿态,只是唯恐被人看穿。
也正因此,当我们看艾莎变身的时候,都会感叹艾莎绝美的姿容和悦耳的歌喉。
那正是影片想传达给我们的,请Show yourself,因为——
真实的自我就是最美的。
曾有个朋友跟我说,艾莎让全世界喜欢粉色的小女孩,爱上了蓝色。
与其说是爱上了蓝色,或许我们还可以说,艾莎让所有人都有了那么一点儿展现自我的勇气。
哪怕那点勇气很短,只持续了一首歌的时间,我想,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便已经达到了。
最后小神想说,你可以迎合别人的喜好,但请不要迎合别人的性格。

让他们,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我也是我吧。


冰雪奇缘2Frozen II(2019)

又名:魔雪奇缘2(港) / Frozen 2

上映日期:2019-11-22(美国/中国大陆)片长:103分钟

主演:克里斯汀·贝尔 伊迪娜·门泽尔 乔什·加德 乔纳森·格罗夫 

导演:克里斯·巴克 珍妮弗·李 编剧:珍妮弗·李 Jennifer Lee/克里斯·巴克 Chris Buck/马克·史密斯 Marc Smith/克里斯汀·安德森·洛佩兹 Kristen Anderson-Lopez/罗伯特·洛佩兹 Robert Lopez

冰雪奇缘2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