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记不起是多久以前,几乎和童年时代似的。有一类同人文的写法是这样的:
1针对原作中的某个点提出一个新设定。
2从新设定直接出发制造矛盾/危机。
3所有人跟着这套新设定像闯关一样一个个解决问题。
4原作中真爱cp见缝插针发糖作为感情线。
5原作中配角或新人物组和剧情无关的cp作为点缀和增加爱情(各种感情)小品氛围。
6强行制造矛盾/误会/危险推进情节。
7插大段华丽场面,看得出来作者写了这么久就为写这段。
8强行插流行梗,强行加萌点,不管剧情风格如何。
9真爱cp结婚,配角cp圆满,甜甜甜就对了。
冰雪奇缘2也就中了那么八九条吧。
如果说第一部是有活力的独立作品,第二部就只是一篇亦步亦趋的仿作。第一部中每个人物的思想感情都是在情节和环境下自然迸发的,观众的关注点始终被人物的行为和动机紧紧抓着。第二部中人物就仿佛是按步就班地前进,观众就不由得走神关注起其他问题来。比如,当城中市民被自然精灵逼离家中聚集到崖边,大半夜的艾莎说“现在最紧要的是找到精灵恢复家园”——咦,最紧要的不是为身后那些站在露天泥地里的灾民盖赈灾棚吗?这既是剧情结构的松散,也是编剧执著于设置好的剧情线,而忽视了情节元素本身的生命力。
幕后帖说,为了续集,编剧团队们深入研究了人物心理,甚至走访了心理学家,对人物性格进行类型分析。但是心理学和文艺的最大不同在于,心理学是以把一切矛盾变得直白清晰为目标,而文艺是以把矛盾提炼升华为目标。这就像,同样是一团乱线,心理学要把它理顺卷成一团线团,而文艺则要把它编结成一朵漂亮的花。心理学和有板有眼的分析能够理清逻辑,但却提供不了分析以外的力量,故事中的各元素有逻辑上的关联,却不能擦出火花。
从一个细节就能看出本片中的人物是多么僵硬无力——开篇父亲为两个女儿讲述北地人的故事,一个不短的故事,竟没有找个全家人坐下的舒服姿势就开始讲,从头到尾,父亲一直站着,手端蜡烛,身体在床边前倾!有哪个父亲会以这样别扭的、几乎是个过渡动作的姿势讲完一大段家族故事呢?即使看了后文知道,这段是为了表现父亲对往事有所抗拒和隐瞒(确切地说是父母一起,因为母亲也在场),那也只能说制作对这段父母亲的表现太过于不用心了。这段往事、确切说是对家族历史的回忆与探寻,是全片的根本动力,就像第一部的艾莎隐瞒魔法和安娜向往恋爱一样,本应该在最初几分钟就大书特书的。
对画面的追求有点舍本逐末,家族往事的风光片一出来,就完全弄不清重点在家族矛盾还是自然精灵了。后面看得一头雾水:自然精灵想干嘛?是的,诚如雪宝所唱的,长大了倒确实是经常不造自己在干嘛,那面对莫名其妙的声音和灾难,连点儿情绪也没有吗?那么多人连坐下的地方都没有,不再是good girl,就不管人民死活了吗?(所以最后决定还是退位了……?)
为画面,可以去看看。虽然歌被许多人说俗,但也还算是好听。但要是为了剧情……我宁愿这是平行世界,谢谢。

冰雪奇缘2Frozen II(2019)

又名:魔雪奇缘2(港) / Frozen 2

上映日期:2019-11-22(美国/中国大陆)片长:103分钟

主演:克里斯汀·贝尔 伊迪娜·门泽尔 乔什·加德 乔纳森·格罗夫 

导演:克里斯·巴克 珍妮弗·李 编剧:珍妮弗·李 Jennifer Lee/克里斯·巴克 Chris Buck/马克·史密斯 Marc Smith/克里斯汀·安德森·洛佩兹 Kristen Anderson-Lopez/罗伯特·洛佩兹 Robert Lopez

冰雪奇缘2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