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丹尼·博伊尔的《史蒂夫·乔布斯》,我很感动,导演还原了一个天才的真实人生,戏剧性的传奇淡化了,舞台上的光环也很少,更多的是描述他的困境,不被理解。

公司的人说他不切实际,花巨资在无法预测的未来。他的行为方式跟主流不一样,他从不作市场调查,因为那只是逃避失败的借口,内心的最真实想法无须用一份苍白的问卷来证明。

曾经一起在车库打拼的朋友说他是混蛋,因为后者非但不承认同事一丝一毫的努力,反而说他们的产品很垃圾,差点弄垮苹果。

女儿辍学照顾母亲,埋怨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

一切源自于乔布斯坚持已见,不会妥协。看起来勇敢的行为,却让他“冠盖蛮京华,斯人独憔悴”。

他是超前的,特立独行的,追求完美的,正如他大发雷霆的怒斥:艺术家领先时代,而庸才只会举手投票。

因此,董事局如他所愿,把他开除了。那一次,他掉入了人生的低谷。他怎么不会想到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

虽然,大把大把的鸡汤告诉你: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可是,没那么容易。跌倒谷底,必须负担多大的压力与勇气。

1998年苹果濒临破产的时候,董事局又把他请回来了。也是莫大的讽刺。

回来后,他仍旧不改勇于冒险,勇于领先却也容易得罪人的特质。

当时,有人问他市面上这么多手机品牌:诺基亚、索尼爱立信、三星……你为什么还要作手机?

他说,我没有要作手机,我要重新定义手机(之前的手机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它是有按键的)。

重新定义,来自于大破大立的勇敢,也是一种人性关怀。

楼顶上,女儿生气地转身离开,乔布斯突然叫住她,我要在你的口袋塞下五百首、一千首音乐,我们不是野人,干嘛用硬邦邦的随声听。

“你确定?”

“当然”。

不追随前人的脚步,另辟蹊径,聚焦未来,乔布斯完成了他诺言。

当“苹果”全球发售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连夜排队,守候在门口,我想,不见得是追赶时尚潮流,更多是体验脱俗,体验一种人性化的设计吧?

乔布斯令人敬仰,不止是他重新定义了手机产业,还有他永不停歇的斗士精神。

2010年,他病情加重,在手术开刀、换肝的状况下,依然坚持完成了ipad。

永远不停止,永远有路。这也是一种勇敢。

乔布斯走了,但好像又活着,在人们使用“苹果”的时候,在需要勇气,打破束缚的时候,在思考的时候……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2015)

又名:时代教主:乔布斯(港) / 史帝夫贾伯斯(台) / 乔布斯 / Jobs

上映日期:2015-10-23(美国)片长:122分钟

主演:迈克尔·法斯宾德 凯特·温斯莱特 塞斯·罗根 杰夫·丹尼尔斯 

导演:丹尼·博伊尔 编剧:艾伦·索金 Aaron Sorkin/沃尔特·伊萨克森 Walter Isaacson

史蒂夫·乔布斯的影评

茄子
茄子 • jobs